为贯彻落实原国土资源部、工信部、财政部、原环保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要求》。本文件主要介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内容、监测点布设与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监测数据采集、存储与汇交、监测数据分析与成果表达等内容,可供矿山环境修复工作者参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附录C、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A、B、E为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主要起草人:于成龙、孙贵尚、杨耀红、孙晓
《非常规地质能源概论》以非常规地质能源类型、分布及其地质成因的认识与分析为基本线索,系统阐述了煤层气、页岩气、油砂、油页岩、页岩油、甲烷水合物、地热能、核能等地质基础知识、勘探开发方法以及理论和技术进
钦杭成矿带蜿蜒穿越于华南地区中南部,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与华夏两个古陆块于新元古代碰撞拼接所形成的板块结合带。该带南西起自广西钦洲湾,经湘东和赣中,往北东延伸至浙江杭州湾,总体呈NE-NNE向反S状弧形蜿蜒于中国东南部,全长约2000千米,宽100~300千米。通常以九岭西缘为界,将该成矿带划分为东段和西段。西段的南部和北部地形相对平缓,以丘陵和河谷平原为主,间有少量低山地貌,中部为南岭山系。主要山脉有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苗儿山、九万大山、元宝山、大瑶山和云开大山等。成矿带内发育地质遗迹有数百处,其中重量、重量地质遗迹五十余处;已批准国家矿山公园5处,国家地质公园15处,更有重量的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如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及其湖光岩玛珥湖。钦杭成矿带是华南地区一条重要且独具特色的铜金和钨锡多金属成矿
《地质灾害地声监测技术指南(试行)T/CAGHP 029-2018/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本指南共分为九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要求、滑坡崩塌微震监测、泥石流次声监测、泥石流地面震动监测、监测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本规程规定了岩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地声监测的仪器选型、网点布设、仪器安装、维护、数据采集、处理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岩质滑坡、崩塌的微震监测,以及泥石流的次声和地面震动监测,塌陷、矿震、山崩、雪崩等灾害事件或现象的地声监测可参照执行。
本书围绕测控系统的可靠性技术,介绍了测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包括可靠性理论基础、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测控系统硬件可靠性、测控系统软件可靠性、测控系统通信网络可靠性、测控系统可信设计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内容。
本书共分6个学习情境。前面两个学习情境是测量平差的误差理论部分,包括观测误差、偶然误差的特性、衡量精度的指标、平差原则、协方差传播律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等;为了遵循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学习情境3中将平差计算所需的基本内容,如权的概念、定权的常用方法及协因数传播律等与直接平差合并编写,这对高职学院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平差方法有一定的好处;学习情境4、学习情境5是测量平差方法的主要内容,即条件平差法和间接平差法;学习情境6为误差椭圆的内容。全书各学习情境在编写中均突出了实例计算的内容,以利于学习者对计算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每一个学习情境内容后均配有知识能力训练的内容,以利于对应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检验。 本书为工科高职学院工程测量专业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材,也可作为测量及其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储征伟、岳建平、张涛著的《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与应用--以南京河西地区为例》在总结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控的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漫滩沉降历史演变的特点,对长江漫滩沉降机理与特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借助模型试验探讨了建筑荷载对漫滩地面沉降的影响,介绍了SAR监测技术及其在漫滩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对地面晨降监控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综合阐述了地面沉降控制技术,重点对地面沉降危害进行了分析与评估。书中介绍了一套长江漫滩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陛、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和能够扩充等先进特征,可以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指导。 本书是―部关于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控方面的专著,可以作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专业参考书
《水文地质学基础》共分13章,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学基础》是系列教材中的一本,编写时融入了水文地质学的一些近期新内容。书中对地下水的赋存、运动的基本规律、化学成分、补给与排泄、动态与均衡以及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等作了详细介绍。《水文地质学基础》还特地编写了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与环境保护以及水文地质学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学基础》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兼顾,注重科学性、先进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水文地质学基础》可作为高校和大专学校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和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交通、建筑、煤炭、水利、地质、铁道、冶金和建材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立足于矿山生产人员对专业英语的岗位技能需求,在内容编写上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从矿山地质、矿物术语的词源构词到常用矿山生产设备的结构图、使用说明书,以及矿山采、选、施主要工作操作规程等组织材料,针对各主要岗位、各工种工作现场专业英语的需求,以及专业英语学习中的难点、重点,运用认知语言学、汉英语言对比等英语教学、研究的近期新方法,用中英对照的编排方式,对关键专业词汇标注音标、释义,加注专业背景知识、插图等,强化对有色矿业英语的学习内容进行解析与指导,以帮助学习者阅读、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提高矿山一线各岗位生产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