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树朝、赵春芳、程建国、牛庆仁、仓向辉、李波、詹磊、褚丙武、陈京晖、李荣柱、王力、吴克明。
本教材从原材料、操作工艺、基本原理、常用设备等方面,介绍了转炉炼钢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氧气转炉炼钢用原材料、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工艺操作、高磷铁水的吹炼、氧气转炉炼钢炉衬与转炉炉衬使用寿命、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设备、铁水炉外处理。 本教材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需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应知、应会的教学内容,教材中还穿插了“生产小提示”“知识链接”等小栏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本书是《铸造工人学技术***丛书》之一。书中主要介绍了各类铸钢材料:铸造碳钢、低合金钢、高锰钢、不锈钢、高温合金等的特性、熔炼、热处理与铸造工艺,以及熔炼设备的使用要点,用浅显的文字,通俗的语言,结合应用案例,使读者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铸造方向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可作为铸造技术人员、工人培训和自学用书,也可作为职业院校铸造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共分6章,在介绍重有色金属冶金资源中的共伴生元素及其综合利用概况的基础上,分章介绍了从重金属冶金副产品中回收贵金属、硒、碲、铋、镉、铟、锗、镓、铊以及伴生汞和伴生砷等内容。 全书简明地介绍了上述金属和元素的提取原理和生产与研究实践本书内容丰富、编写简明,适合于重金属冶金工厂的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作技术培训教材用,也可供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校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参照冶金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根据冶金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编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连铸工的职业概况,连铸工的基本要求,连铸工的工作要求,连铸工的考核比重表,连铸工职业技能试题库。题库中有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共1303道。 本书可作为冶金企业和学校连铸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以及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冶金技术人员、企业员工学习专业知识的参考书。
在以煤代焦炼技术中,含碳球团技术备受关注。铁矿含碳球团已在高炉、直接还原工艺中成功应用,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含炭球团熔融还原新工艺。本书全面介绍了目前含碳球团的制造技术,对含碳球团的自原还和在氧化性气氛中的还原进行了热力分析,探讨了含碳球团的还原机理和动力学、含碳球团在氧化性气氛中还原时的抗氧化机理和直接燃烧含碳球团还原时排出的可燃性气体进行含碳球团自然还原的可行性,介绍了含碳球团在高炉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含碳球团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的发展趋势。 本书可供冶金工业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校师生参考。
《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钒钛磁铁矿资源情况,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概况,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主要新工艺流程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包括钒钛铁精矿粉造球、直接还原基本原理、直接还原工艺及主要设备等。重点介绍了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基本原理及其还原特点,转底炉、车底炉、隧道窑、竖炉及回转窑还原钒钛磁铁矿工艺研究情况。另外,还展望了钒钛磁铁矿非高炉还原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 《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可作为有关高校相关专业教学用书、有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员工培训教材,也可供有关科研人员、工程设计人员参考。本书由杨绍利主编。
《冶金技术和材料工程技术(轧钢)专业规范》是举办一个合格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参考标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各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探索“工学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教学成果。由于各地、各院校的特点和需求不同,而本书编写是对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探索,编印出来对举办此类专业的院校以指导和必要的参考,并供高职高专冶金技术和材料工程技术(轧钢)类相关擘业师生使用。教学指导委员会赞同各院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改革,办公自己的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概论、冶金大气污染控制、冶金水污染控制、冶金固体废物处理、噪声及其他污染控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基本涵盖了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方法,并对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作了简略的介绍。 本书为高等院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职业健康知识,事故应急管理知识六章。 本书叙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并配有一些事故案例。本书可作为冶金企业安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由谢振华主编,王璐明、朱灿灿、耿振、韩文书、徐昊参与编写。
本书由浸出过程相关基础知识、浸出过程的热力学、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浸出工艺及设备、浸出过程在生产中的应用5个模块组成。其中,浸出过程相关基础知识、浸出过程的热力学、浸出过程的动力学为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包含了整个浸出生产过程进行的基本原理及实际控制条件选择的核心知识;浸出工艺及设备、浸出过程在生产中的应用为实践教学模块,包含了整个浸出生产过程,即原料的制备、浸出、液固分离等正常技术条件控制,参数调节,设备操作维护与事故处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本书可供冶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之用,亦可作为相关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用书。
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多年教学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冶金工程概论》。 本书简明阐述了从矿石采选、提取金属到加工成材的冶金生产全过程,包括了冶金基本概念、冶金能源、耐火材料、采矿选矿、炼铁、炼钢、有色冶金、压力加工以及冶金环保等。涉及的知识面宽、相关学科多,便于读者对冶金生产有个概括的全面的了解,为继续学习打下一定基础。本教材可作为管理诸专业以及热能、矿物、环保等非冶金专业的冶金工程概论教学用书。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基本建设方针,总结了多年来设计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对实际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4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高炉鼓风机站、转炉余热锅炉系统。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及时把意见和建议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880-2013):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设计规范》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工艺选择、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择、设备布置以及管道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880-2013):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设计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书是“班组班前安全生产培训教材”的一个分册。 本书根据冶金行业生产的特点,结合冶金行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在事故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冶金行业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与技能和管理经验。本书共分原料烧结球团生产安全,焦化、耐火材料生产安全,炼铁生产安全,炼钢生产安全,轧钢生产安全,工业气体安全及有色金属冶炼安全七个部分。 本书叙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冶金企业班组的工作参考书和岗位培训用书,也可作为冶金企业班组安全教育的知识读本。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4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春风、白雪、程继军、朱春雁、熊超。
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程建设中焦化、耐火、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电厂的除尘机械设备工程的安装与质量验收。2010-12-01 实施
本书是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编写的。 本书以常用金属铜、铅、锡、锌的粗金属为原料,讲述了粗金属火法精炼的基础理论、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及操作技术,包括粗铅火法精炼、粗锡火法精炼、粗锌精馏精炼、粗铜火法精炼等内容。 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冶金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按照铝电解生产的工艺流程,分别介绍了铝电解基础知识,铝预焙阳极电解槽及附属设备,铝电解用原料与原材料,铝电解槽的安装、焙烧和启动,铝电解生产正常操作,电解槽的正常生产管理,铝电解生产中的常规测量,槽寿命与故障处理,氧化铝输送和烟气净化,铝电解生产的计算机控制,铝电解生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本书为高职高专冶金技术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