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编 *的《综采集中控制操作工(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 技能鉴定实操培训推荐教材)》结合近几年瓦斯检查 工技能鉴定作业项目,由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汇编,包 括初级工、中级工、**工三个部分。技能鉴定作业 项目是根据劳动部和煤炭工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基本要求编写的,详细知识点 学员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暨技能 培训教材和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学习,同时可结合宁夏煤业集团对新技术、新工艺的 发展要求及时掌握新的知识点。
本标准代替JB/T3277-1991。 本标准与JB/T3277-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修订为:“本标准适用于非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盘形制动器及径向弹簧制动器的液压站”; ——基本参数中取消了11Mpa的设计压力等级; ——取消了残压至设计压力区间压力可调级数的规定(1991年版的4.7) ——修订了调压部分的要求(1991年版的4.8、4.9;本版的4.7、4.8); ——增加了具有“恒减速制动功能”的液压站的有关要求(见4.12、5.2.4、5.3.3); ——修订了液压站用液压油、压力表部分的规定(1991年版的4.13、4.15;本版的4.16、4.18); ——修订了液压站用滤油器及其过滤精度部分的规定(1991年版的4.17、4.19;本版的4.20、4.21、4.22、4.23、4.25、4.26;) ——修订了液压站标志、包装等部分的规定(1991年版的
《NB/T 10022-2015 煤层气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规范》规定了煤层气测井资料收集、预处理、处理、综合解释、图件及解释成果的要求。《NB/T 10022-2015 煤层气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规范》适用于煤层气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NB/T 10022-2015 煤层气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规范》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根据铝电解工业飞速发展的需求,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铝电解工程建设中铝母线焊接的施工及质量验收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题调研,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监理及生产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书依据*法律法规编写,初训、复训教材同时出版,配套教学课件,培训题库。主提升机操作工、主信号把钩工适用。
本书内容包括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与职工安全生产的权利及义务;煤矿生产安全基础知识;煤矿职工入井须知;矿井通风与灾害预防;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等六章。 本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关于:“对全体煤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包括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季节工等)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作业。”的规定,以及《煤矿安全培训大纲》的具体要求编写。 本书可供煤矿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使用。
本套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权威性、规范性、科学性强。本套教材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的《煤矿安全培训教学大纲》、相关的新规程和新标准为主要编写依据,既全面介绍了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反映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要求;又注意了内容的创新,注意吸收矿山安全生产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 ??二是实用性、技能性、可操作性强。本套教材针对矿山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点,本着少而精、实用、适用的原则,内容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形式图文并茂。为便于培训教学,每一工种都有配套的考试习题集。考试习题集的大题量、多题型也为各安全培训机构建立题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是指导性、可读性、实效性强。培训教材在全面反映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插入了一定量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本标准代替JB/T 10171-2000《现场混装炸药车 移动式地面辅助设施》. 本标准与JB/T 10173-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由于混装车品种增加与之相配套的移动式地面站功能作了调整 ——增加了自动化控制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肪火、防爆等安全要求; ——对蒸汽压力提出了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惠丰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有景、杨现利、张东生、吉学军、秦启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10173-2000。
本标准适用于采矿专业和井建专业各咨询、设计阶段的设计图和通用图,制度中涉及其他专业时,应按有关专业制图标准执行。2010-12-01实施。
本标准代替JB/T 8550-1997《履带式露天钻车》。 本标准与JB/B 8550一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GB17957《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安全要求》对安全性要求的内容; ——增加了GB/T 1 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对出口产品的规范要求; ——增加了QC/T 518《汽车用螺纹紧同件扭矩》对紧固扭矩的要求; ——根据市场情况,将原标准中具体的产品型号改为了“轻型、中型、重型”; ——将原标准第5章分为第5章“试验方法”和第6章“检验规则”,在第6章中增加了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等相关内容。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为“煤矿生产安全知识普及读本”之一,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与法律法规,矿井通风和瓦斯、粉尘及火灾防治基本知识,矿井防治水和顶板管理基本知识,瓦斯、煤尘爆炸现场自救互救知识,火灾现场自救互救知识,透水现场自救互救知识,冒顶现场自救互救知识和现场创伤急救知识等内容。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的事故案例和插图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作为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教材,也可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煤矿自救互救知识》由正高级工程师袁河津主编,开滦集团总医院袁楠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编,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郭劲夫、高静和河北省唐山市博仁科技有限公司李菲插图。
《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及复审教材配套用书》是全国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的*培训教材与复审教材,还可作为矿山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矿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尾矿工考试习题集》分册。
??本书根据国务院部署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各业务部门的专家编写。全书内容共分六章,从煤矿生产与事故特点入手,介绍了有关煤矿事故隐患治理的规章制度,讲述了煤矿安全生产检查知识,重点介绍了煤矿生产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防范措施、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和典型的预案,并精选了全国煤矿生产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本书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之一,可作为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指导用书,还可作为全国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和班组学习的安全培训教材。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8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
本规范适用于煤矿采用轨道运输的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2009-12-01实施。
本标准代替JB/T7888.1—1999((JTP型矿用提升绞车》。 本标准与JB/T7888.1—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型号表示方法中增加了参数:卷筒宽度; ——增加了四个产品型号规格; ——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对第4~6章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 ——增加了防锈包装的要求; ——部分章节进行了合并(1999年版第7章和第8章合并为本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公司、河南理工大学、重庆泰丰矿山机器有限公司、株洲力达液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宏、朱华富、安琴、齐新民、梁开谧、李建设、李晋卫。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
在工作环境中,与劳动者健康密切相关的物理因 素主要包括噪声、振动、不良气象条件和电磁辐射。 我国各种不良物理因素危害严重,存在广泛,受害人 数众多。但多数劳动者对物理因素危害认识不足,自 觉防护意识不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编的这本 《企业物理因素危害防护》以图表等形式介绍了噪声 、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来源及对健 康的影响。内容包括这些因素所致职业病的主要表现 和诊疗程序,接触物理因素工人健康监护的内容及要 求,作业场所物理因素监测,危害防护措施,用人单 位防治物理因素危害的责任和义务,工作场所物理因 素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可为企业负责人、劳动者 认识和预防物理因素危害、加强危害管理、加大执法 力度提供帮助。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煤矿生产基础知识、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局部通风及矿井通风设施、矿井灾害防治及救护常识。通过本书的学习,培训学员可从事矿井通风工岗位的工作。 该书主要面对操作工人,内容切合煤矿行业生产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易学、易懂,符合企业特点,实用性强。 本书、四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张居仁编写,第二、三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徐景贤编写,韩文东主编。 由于编审时间较紧,教材内容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套教材囊括了矿山特种作业的18个工种:瓦斯检查工、煤矿安全检查工、信号把钩工、电机车司机、空气压缩机操作工、井下爆破工、绞车操作工、测风测尘工、尾矿工、矿井排水泵工、通风安全监测工、矿山救护队员、井下电钳工、主提升机操作工、耙(装)岩机司机、通风机操作工、输送机司机、电气设备防爆检查工;每一工种分为培训考核统编教材、复审教材和考试习题集3册;全套教材共计54册。 ??本套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权威性、规范性、科学性强。本套教材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的《煤矿安全培训教学大纲》、相关的新规程和新标准为主要编写依据,既全面介绍了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反映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要求;又注意了内容的创新,注意吸收矿山安全生产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选煤辅助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天明、徐彬、张凯博、朱雯、崔慧君、符国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侧重于实际操作,对于较强的有关于理论性知识,只作简要的叙述。对于在尾矿设施、工艺等方面应用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作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部分主要叙述尾矿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为本书的重点,阐述尾矿操作工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操作技能及应知应会;第三部分叙述有关制度、规范、法律和法规知识;第四部分为我国尾矿的现状和事故案例。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并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危害的作业。对于矿山这种高危行业来说,特种作业人员操作的正确与否对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重大。据统计,在各类矿山事故中,因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和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实践证明,矿山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是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必须做好抓实的重点工作。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矿山安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为贯彻落实上述法律规定,全面提高矿山特种作业人员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和识灾、防灾、避灾自救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我们特组织全国各有关
本标准代替JB/T7888.2—1999《JTK型矿用提升绞车》。 本标准与JB/T7888.2—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型号表示方法进行了修改; ——将JTK—一0.8和2JTK—O.8型矿用提升绞车中制动形式为块式闸的参数和技术要求从本标准中删除; ——增添了JTK一1×0.8、JTK一1.2×1.2、2JTK--1.2X1、JTK.4×1.2、2JTK—1.4×1、JTK一1.6X1.5及2JTK—1.6×1.2型绞车的参数和技术要求; ——增加主轴的无损检测要求; ——对部分技术要求的参数进行了调整; ——标牌的内容增加了“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增加了安全防护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锦州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