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真华、刘琦编著的《矿物和岩石鉴定实验指 导》介绍了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 以及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分为四章和一 个附篇。章介绍了依据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 力学性质,利用简单工具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的方法 ,列出了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第二章、第三章和第 四章分别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以 及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给出了常见岩石的 特征及鉴定描述顺序。附篇是透明矿物的光学显微镜 鉴定的具体方法。 本书适合于工科院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 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测量工程等专业 的工程地质学及普通地质学的室内实验教学使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煤矿生产基础知识、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局部通风及矿井通风设施、矿井灾害防治及救护常识。通过本书的学习,培训学员可从事矿井通风工岗位的工作。 该书主要面对操作工人,内容切合煤矿行业生产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易学、易懂,符合企业特点,实用性强。 本书、四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张居仁编写,第二、三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徐景贤编写,韩文东主编。 由于编审时间较紧,教材内容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了减少煤炭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和提高煤炭利用率,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已成为“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环节。我国选煤工业正处于发展时期,选煤厂的数目迅速增加,选煤工艺、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也在迅速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选煤科技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选煤厂的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选煤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书是在笔者1991年出版的《选煤厂经营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近10年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选煤厂的技术管理而编写的。 本书对选煤厂技术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笔者力求将现代管理的理论知识、信息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模型和模拟、预测和优化等应用到选煤厂技术管理中。书中介绍了与技术管理有关的相关标准,并结合选煤厂的生产应用实例,力求深入浅出地介绍选煤
本书是一本关于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方面的教材,介绍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阐述了采矿对土地与环境的影响,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详细讨论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十大技术:工矿区环境破坏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土地复垦管理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煤矸石山绿化技术、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信息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评价与验收技术和微生物复垦技术。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了减少煤炭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和提高煤炭利用率,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已成为“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环节。我国选煤工业正处于发展时期,选煤厂的数目迅速增加,选煤工艺、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也在迅速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选煤科技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选煤厂的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选煤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书是在笔者1991年出版的《选煤厂经营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近10年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选煤厂的技术管理而编写的。 本书对选煤厂技术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笔者力求将现代管理的理论知识、信息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模型和模拟、预测和优化等应用到选煤厂技术管理中。书中介绍了与技术管理有关的相关标准,并结合选煤厂的生产应用实例,力求深入浅出地介绍选煤
本标准适用于采矿专业和井建专业各咨询、设计阶段的设计图和通用图,制度中涉及其他专业时,应按有关专业制图标准执行。2010-12-01实施。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并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危害的作业。对于矿山这种高危行业来说,特种作业人员操作的正确与否对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重大。据统计,在各类矿山事故中,因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和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实践证明,矿山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是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必须做好抓实的重点工作。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矿山安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为贯彻落实上述法律规定,全面提高矿山特种作业人员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和识灾、防灾、避灾自救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我们特组织全国各有关矿山
本规范适用于煤矿采用轨道运输的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2009-12-01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井压裂方案设计方法,压裂方式的选择,压裂设备的选择,压裂过程中压裂液及支撑剂的选择,压裂施工方法,压裂作业流程,现场验收要求,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要求及资料汇总与上交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方案设计和压裂施工。
Array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6]136号文《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及江西省煤矿设计院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的经验,吸取了近年来成熟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研究、多次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5章,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井筒断面布置及支护、井筒装备及设施、斜井硐室布置。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代替JB/T7888.2—1999《JTK型矿用提升绞车》。 本标准与JB/T7888.2—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型号表示方法进行了修改; ——将JTK—一0.8和2JTK—O.8型矿用提升绞车中制动形式为块式闸的参数和技术要求从本标准中删除; ——增添了JTK一1×0.8、JTK一1.2×1.2、2JTK--1.2X1、JTK.4×1.2、2JTK—1.4×1、JTK一1.6X1.5及2JTK—1.6×1.2型绞车的参数和技术要求; ——增加主轴的无损检测要求; ——对部分技术要求的参数进行了调整; ——标牌的内容增加了“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增加了安全防护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锦州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8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天明、徐彬、张凯博、朱雯、崔慧君、符国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编 *的《综采集中控制操作工(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 技能鉴定实操培训推荐教材)》结合近几年瓦斯检查 工技能鉴定作业项目,由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汇编,包 括初级工、中级工、**工三个部分。技能鉴定作业 项目是根据劳动部和煤炭工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基本要求编写的,详细知识点 学员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暨技能 培训教材和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学习,同时可结合宁夏煤业集团对新技术、新工艺的 发展要求及时掌握新的知识点。
本标准代替JB/T7888.1—1999((JTP型矿用提升绞车》。 本标准与JB/T7888.1—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型号表示方法中增加了参数:卷筒宽度; ——增加了四个产品型号规格; ——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对第4~6章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 ——增加了防锈包装的要求; ——部分章节进行了合并(1999年版第7章和第8章合并为本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公司、河南理工大学、重庆泰丰矿山机器有限公司、株洲力达液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宏、朱华富、安琴、齐新民、梁开谧、李建设、李晋卫。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
本书以提问的方式介绍了近几年来电动钻机方面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器件及其使用。主要展现了现代数字控制技术在电动钻机设备中的广泛应用,从一部电动钻机到一台逆变焊机都离不开数字控制技术,突出了现场总线、PLC、矢量控制和电传动系统,钻井设备涉及到顶部驱动钻井装置、SCR房、VFD房、柴油发电机组、自动送钻装置和电磁涡流刹车等。其中,以国产交流变频电动钻机为主,在介绍国产直流电传动系统的同时,也提到进口直流电传动系统的相关问题,本书内容丰富,含括了发电机、电动机、自动控制、电力电子、微电子及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并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危害的作业。对于矿山这种高危行业来说,特种作业人员操作的正确与否对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重大。据统计,在各类矿山事故中,因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和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实践证明,矿山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是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必须做好抓实的重点工作。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矿山安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为贯彻落实上述法律规定,全面提高矿山特种作业人员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和识灾、防灾、避灾自救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我们特组织全国各有关矿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常识、煤矿安全心理学、煤矿生产系统的安全检查、煤矿事故的防治以及煤矿职工规范安全行为的养成。本书是煤矿安全检查工复审教材,也可供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和使用。
本标准代替JB/T3277-1991。 本标准与JB/T3277-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修订为:“本标准适用于非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盘形制动器及径向弹簧制动器的液压站”; ——基本参数中取消了11Mpa的设计压力等级; ——取消了残压至设计压力区间压力可调级数的规定(1991年版的4.7) ——修订了调压部分的要求(1991年版的4.8、4.9;本版的4.7、4.8); ——增加了具有“恒减速制动功能”的液压站的有关要求(见4.12、5.2.4、5.3.3); ——修订了液压站用液压油、压力表部分的规定(1991年版的4.13、4.15;本版的4.16、4.18); ——修订了液压站用滤油器及其过滤精度部分的规定(1991年版的4.17、4.19;本版的4.20、4.21、4.22、4.23、4.25、4.26;) ——修订了液压站标志、包装等部分的规定(1991年版的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抚顺隆基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承臣、邵贵成、黄嘉琳、刘风亮、孔凡祝。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代替JB/T 9853--1999《向上式凿岩机》。 本标准与JB/T 985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第2章中增加引用了GB/T 6247、GB/T l.7957和JB/T 9854等三项标准; ——在第4章中删除了原标准的4.2和4.9,增加了本标准的4.2、4.14和4.15; ——在第5章中增加了5.4、5.5、5.7和5.8; ——细化了检验规则。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7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阿特拉斯·科普柯(沈阳)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学文、王传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7B J84 002—1986; ——JB/T 9853—1 999。
本标准代替JB/T 8550-1997《履带式露天钻车》。 本标准与JB/B 8550一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GB17957《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安全要求》对安全性要求的内容; ——增加了GB/T 1 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对出口产品的规范要求; ——增加了QC/T 518《汽车用螺纹紧同件扭矩》对紧固扭矩的要求; ——根据市场情况,将原标准中具体的产品型号改为了“轻型、中型、重型”; ——将原标准第5章分为第5章“试验方法”和第6章“检验规则”,在第6章中增加了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