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编写的《油品储运调合操作工安全手册》是为油品储运调合操作工编写的安全手册,主要内容包括:装置安全特点和基本安全要求、操作安全要求、事故报告、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应急设备、危险化学物品安全资料、常见“三违”行为、典型事故案例等。
本书主要阐述在石油化工厂内进行现场作业的安全控制方法。主要是针对用火、进入受限空间、工业探伤、装置检修等危险作业所涉及的每一个作业步骤、每一项作业内容,提出应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针对现场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提出应如何注意防止事故的发生。 本书语言简练,内容充实。书中所述,是由作者现场工作笔记整理而成,是作者多年从事现场安全监督工作直接经验的科学总结,适合于石化企业作业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有关领导作为培训学习、现场安全管理之用,也可为石化企业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提供参考。
《中国石油岗位员工安全手册》系列手册以安全为主线,以风险识别和控制为依据,以案例分析为警示,密切结合岗位员工的现实需要,旨在有效指导一线岗位员工的工作和学习。本系列培训教材为岗位员工提供了应该了解的基本安全信息,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认真学习、熟知这些信息,并应用到工作中去。本书是为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编写的安全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催化裂化装置安全特点和基本安全要求、操作安全要求、事故报告、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应急设备、危险化学物品安全资料、常见“三违”行为、典型事故案例等。
《中国石油岗位员工安全手册》系列培训教材。 手册以安全为主线,以风险识别和控制为依据,以案例分析为警示,密切结合岗位员工的现实需要,旨在有效指导一线岗位员工的工作和学习。本系列培训教材为岗位员工提供了应该了解的基本安全信息,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认真学习、熟知这些信息,并应用到工作中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编著的《机泵维修钳工安全手册(中国石油岗位员工安全手册)》是为机泵维修钳工编写的安全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安全要求、操作安全要求、事故报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应急装备、常见“三违”行为和事故案例等。
《石油沥青(第2版当代石油和石化工业技术普及读本)》编著者张于玉贞。众所周知,沥青是古老的石油产品,人类在认识石油之前便开始使用沥青了。早在5000多年前人们发现了天然沥青(主要是湖沥青与岩沥青),并且利用其良好的黏结能力、防水特性、防腐性能等特征,以不同的形式用作铺筑石块路的黏结剂,为宫殿等建筑物作防水处理,作为船体填缝料等。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就有人在约旦河流域的上游开发沥青矿并一直延续到现在。据统计,1890一1900年间,仅在该地就采掘出6.6万吨辉沥青矿,用船装运到美国制造涂料。21世纪的今天,沥青作为工程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广泛的用途,在许多领域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产品,而且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宽。
乙醇与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清洁燃料,其应用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乙醇燃料与生物柴油》简要介绍了乙醇燃料与生物柴油的基本情况,包括乙醇燃料与生物柴油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生产与性质、实际应用等。可作为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普及读本。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问答丛书: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问答》采用问答形式,详细介绍了关键机组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等基本知识,并根据作者在设备维护检修方面积累的经验,从振动与测试的概念、常用振动信号的分析、不同类型故障诊断、润滑监测及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参考方法,更利于为关键机组在使用、维护方面提供帮助。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问答丛书: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问答》特为石油化工行业从事大型转动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而写,对于从事设备管理和制造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问答丛书: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问答》可以作为大型转动设备技术人员、操作工及保全工的参考书或工具书,具有简单、易懂、实用的特点。
本书主要介绍了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的准备、清管器的用、清管作业过程控制及对异常情况的判断处理方法。适合作为采气工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与采气工有关行业人员参考用书。
NB/T 14003.1-2015《页岩气 压裂液》按部分发布,分为3部分:——第1部分:滑溜水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第2部分:降阻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第3部分:连续混配压裂液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本部分是NB/T 14003-2015 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NB/T 14003.1-2015页岩气 压裂液 第1部分:滑溜水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供电企业岗位培训考核典型题库》以操作技能为主线,以提高供电企业岗位工作能力和和产技能为目的,突出典型题库特色。 本题库内容能客观反映专有工种岗位对员工知识技能的要求,覆盖现场工作需要,是实施培训和检验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是供电企业人员开展生产岗位知识技能培训考核的理想用书。 本书是《供电企业岗位培训考核典型题库》之一,本书为《油务员岗位培训考核典型题库》,可用于供电企业油务员值班员岗位培训考核,亦可供油务员值班员的生产、培训、学习时参考。
《HSE学习手册》针对石油工程建设企业的业务特点,全面介绍了HSE管理的四个方面:管理理念、作业安全、HSE知识、HSE管理工具,图文并茂,简明易懂。《HSE学习手册》适合石油工程建设从业人员学习使用,相关专业人员也可以参考借鉴。
近年来,石油石化工业又有了快速发展,先进技术不断涌现;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天然气开发与利用在行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时间推移,原有分册中的一些数据已经过时,需要更新;各方面读者也反映,要求继续补充编写一些新的分册等。在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对原先出版的11个分册进行修订,并补充编写9个新的分册,包括海洋石油勘探、海洋石油开发、天然气开采、天然气利用、石油沥青、炼油催化剂、炼油助剂、加油站、绿色石油化工。这9个分册分别邀请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编写。原有分册的修订工作主要是补遗、更新、完善,不做大的结构性变动。《开采》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组织编写,为当代石油和石化工业技术普及读本其中一册,供读者
本规范共分为10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加气站分级和站址选择、站内平面布置、工艺设施、消防设施及给水排水、电气、建构筑物、采暖通风、绿化、施工与验收。
本标准代替JT/T 38—1994《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船舶油舱计量交接标准》。本标准与JT/T 38—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船舶舱量油高度的修正(见5.3.6); ——修改了取样舱数(见5.5.1.2); ——修改了舱壁温度对标定容积的影响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见5.7.2.1); ——增加了计算沉淀物和水体积的内容(见5.7.2.2); ——增加了船舱残油的计算(见5.7.2.3)。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熊鸿文、曹光浩、周金河、何杰、张恒利、徐亦欣、吴菲菲、何爱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T 38—1994。
《NB/T 14001-2015 页岩气藏描述技术规范》规定了页岩气藏描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评价阶段、先导试验阶段、产能建设与生产阶段的页岩气藏描述。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勇民、胡宗全、龙胜祥、高波、曹艳、陈舒薇、武清钊、顾志翔、杨洪志、刘勇、郭战峰、孟志勇、熊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50650-2011)》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防雷场所分类、基本规定、户外装置的防雷、防雷装置。书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天然气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替代能源。全球天然气消费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以及市场竞争加强,天然气生产有较快的增长。跨国输气管道建设十分活跃,为构筑天然气国际大市场创造了条件;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建设成本不断降低,将促进天然气消费全球化和大众化。发达国家天然气储备系统日趋完善和加强,这将有助于稳定世界天然气市场。天然气利用将进一步呈现多样化,天然气发电和民用燃料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世界各国政府不断放宽对天然气工业的干预和管制,为天然气市场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得21世纪天然气工业成为能源市场发展的主流。
《当代石油和石化工业技术普及读本》第三版共出版了26个分册,涵盖了陆上石油、海洋石油、开采与储运、天然气开发与利用、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化工绿色化及信息化、炼化企业污染与防治等石油石化工业相关领域的内容。《普及读本》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非炼化专业技术人员为读者对象,强调科普性、可阅读性、实用性、知识及技术的先进性,立足于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石油石化工业各个技术领域的概貌有一个基本了解,使其能通过利用阅读掌握的知识更好地参与或负责石油石化业的管理工作。《石油炼制——润滑油和石蜡(第3版)》为其中之一,由孙毓霜、水琳编著。
气田特殊的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决定了页岩气井流物参数特征及变化规律与常规气或非常规气中煤层气等存在一定差异,页岩气气田滚动开发模式也对地面工程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规范针对页岩气气田的非常规特殊性,制定适用于气田地面设施设计的有关规定,以指导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和地面工程设施设计。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气田地面集输工程设计,未规定部分应参照GB 50350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