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石油化学工业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原油的性质及分类、炼油主要产品、炼油厂类型、工艺装置、石油化工原料、主要工艺工程及产品、现代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污染物防治等。 本书由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研究及生产的专家撰写,具有科普性、知识性、实用性。
本书概括地介绍了钻机的基本组成、类型和基本参数;重点讲述了钻机的起升、旋转、循环三大工作系统和绞车、转盘、钻井泵中三大工作机及钻机的驱动与传动系统和气控制系统;介绍了海洋石油钻井设备、液压传动技术、离防泵和液力传动技术。 本书可作为石油钻井技术专业高职高专的学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石油钻井和石油机械工作的职工上岗、考级、培训的参考书。
徐进学主编的《根据轴测图绘制三视图辅导教程》共分为六章,主要介绍了基本几何体的轴测图与三视图,切割体的轴测图与三视图,组合体的轴测图与三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轴测图画三视图综合举例。《根据轴测图绘制三视图辅导教程》配合“机械制图”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适用于油田各工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技能鉴定的培训,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万军和朱国文主编的这本《油气集输操作技能问答》内容分为联合站、油库、中转站和放水站三部分,收集了大量的生产现场岗位工人在技能操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正确的解决办法。 《油气集输操作技能问答》可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集输系统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105号)的要求,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1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安全生命周期,安全完整性等级,设计基本原则,测量仪表,终元件,逻辑控制器,通信接口,人机接口,应用软件,工程设计,组态、集成与调试、验收测试,操作维护、变更管理,文档管理等。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石化工
《大宗气体纯化及输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724-2011)》是一项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111号公告批准,编号为GB50724-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20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共分11章3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站房布置,工艺系统,设备选择,高纯气体输送系统,建筑结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及消防,电气及仪表控制,施工及验收。本规范附条文说明。 本规范适用于电子工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电子工业大宗气体纯化及输送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本规范面向大宗气体纯化及输送系统工程设计人员、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
杨秀华主编的《油气储运专业英语》内容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简介、管道运输、长输管道工艺、设备和设施、管道工程、管道维护和管道自动化等7个主题单元,具体涵盖了石油天然气基础知识、管道行业概况、输油系统、输气系统、油气工艺设备、场站管理、线路维护、管道施工、焊接检测、SCADA系统以及检测仪表等与油气储运专业相关的各个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以及真实工作场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 本书既可满足高职高专油气储运等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需求,也可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自学或培训教材。
动火作业活动的相关定义;动火作业危害识别及危害后果;动火作业主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动火作业***或其他作业过程控制票证的管理,如办理前准备、办理、审批、停止、重新办理、关闭等;动火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监护内容及监护人培训(如有监护人);动火作业过程的其他注意事项;典型的未遂事件或事故案例;应急措施和急救常识等。
本书结合新型钻机的使用,对石油钻井作业各个岗位和主要工序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基层管理制度做了具体、明确的规范性要求。本书可供从事石油钻井作业的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使用。
近年来,石油石化工业又有了快速发展,先进技术不断涌现;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天然气开发与利用在行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时间推移,原有分册中的一些数据已经过时,需要更新;各方面读者也反映,要求继续补充编写一些新的分册等。在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对原先出版的11个分册进行修订,并补充编写9个新的分册,包括海洋石油勘探、海洋石油开发、天然气开采、天然气利用、石油沥青、炼油催化剂、炼油助剂、加油站、绿色石油化工。这9个分册分别邀请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编写。原有分册的修订工作主要是补遗、更新、完善,不做大的结构性变动。《石油钻井》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组织编写,为当代石油和石化工业技术普及读本其中一册,供读
王长城、徐国强、左银辉主编的《地震地质解释基础(双语版)》以地震与地质紧密结合的研究思路为主线,从地震反射波的基本地质属性人手,详细阐述了地震子波、波阻抗与反射界面、显示极性、地震记录道与地震剖面等相关概念,重点介绍了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基本原理与制作方法、地震反射特征与地质特征的对应关系,并详细探讨了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后以波形分析的实例来说明“岩性地层一地震记录道一波形分析”的工作流程。 本书融入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可为读者提供系统的地震解释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英文表达方式,可作为高等院校油气勘探相关专业的双语教材,也可供生产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人员参考。
由王彦伟和肖艳所共同主编的《油田化学品合成 与生产(石油高职高专教材)》一书介绍了石油勘探 开发过程中使用油田化学品的种类、合成和应用方面 的知识,详细阐述了钻井用化学剂、油气开采用化学 剂、提高采收率用化学剂、油气集输用化学剂和油田 水处理用化学剂的类型、合成方法、应用情况?br/ 本书适合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化工专业教学 使用,也可作为精细化工和相关专业的教材,并可供 从事精细化工、油田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br/
《油田加热炉节能监测与评价方法》是在油田加热炉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关热工知识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油田加热炉的节能监测方法、节能评价方法和节能提效技术。 《油田加热炉节能监测与评价方法》适用于油田加热炉现场测试、能效评价、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技术培训,也可以作为节能监测管理人员业务指导用书。
本书从石油库油品储运工技师的工作要求出发,着重介绍了石油库油罐的合理使用、石油库管道工艺、气阻和气蚀的控制、泵的泄漏与密封、阀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石油库生产安全管理、石油库电气安全等内容,可作为油口储运工技师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石油库储运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4310:2001《石油天然气工业 井下工具封隔器和桥塞》(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14310:2001。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引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石油工业井下工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GB/T 7631《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目前分为以下部分: ——第l部分:总分组; ——第2部分:H组(液压系统); ——第4部分:F组(主轴、轴承和有关离合器); ——第5部分:M组(金属加工); ——第6部分:R组(暂时保护防腐蚀); ——第7部分:C组(齿轮); ——第8部分:X组(润滑脂); ——第9部分:D组(压缩机); ——第10部分:T组(涡轮机); ——第11部分:G组(导轨); ——第12部分:Q组(有机热载体); ——第13部分:A组(全损耗系统); ——第14部分:U组(热处理); ——第15部分:N组(绝缘液体); ——第16部分:P组(气动工具); ——第17部分:E组(内燃机油)。 本部分为GB/T 7631的第1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7631.12—1994《
《燃气带压接(切)线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专业名词解释,燃气带压接(切)线安全技术相关要求,手工降压接(切)线作业操作要求,燃气管道不停输接线、切线、改线作业操作要求,燃气PE管不停输作业操作要求等内容,书后还有附录。《燃气带压接(切)线技术》系统地介绍了燃气带压接(切)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一总结了城市燃气带压接(切)线安全技术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燃气带压接(切)线技术》可供从事城市燃气管道带压接(切)线技术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使用,也可供城市燃气专业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本书阐述在石油化工厂内进行生产作业的现场安全控制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现场管理安全、生产操作安全、生产泄压排放安全、液体产品装卸车安全、生产储罐区安全、生产电气防爆安全、投料试车安全方案以及危险化学品仓库区安全等方面内容。 本书语言简练,内容充实,是现场直接经验的科学总结,适合于作业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有关领导作为培训学习、现场安全管理之用,也可为石化企业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提供参考。
本标准依据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客理通则》的规定和要求,结全石油石化行业的特点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公司、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计量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一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