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面向于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作为自动化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九五国家重点教材《鱼雷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八章,内容有鱼雷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概况、MATLAB语言的使用与程序设计、利用SIMULINK进行建模和仿真的基本方法、MATLAB控制系统工具箱简介、鱼雷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鱼雷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经典设计方法、鱼雷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现代设计方法、鱼雷制导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建模与仿真。为方便读者学习使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图表、数据、计算实例、设计与仿真源程序。 本书主要对象是为高等学校鱼雷自动控制专业的学生,也可供鱼雷有关专业的师生以及从事鱼雷研究和设计的工程技术。
本书首次从综合集成的角度对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进行探讨,提出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关键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并根据该类项目数据透明性差的状况,创造性地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支持向量机引入武器装备研制项目风险定量评估,提出了风险应对策略和监控预警技术。
本书运用定量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装备技术保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求实现装备技术保障的科学化和精确化。 全书在介绍装备技术保障概念、研究方法以及装备技术保障运筹分析数学理论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装备系统可靠性分析、装备技术保障日常管理、装备维修、装备备件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力量运用以及装备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等问题的有关理论与应用实践。既体现了理论的深度,又注重了与实践的结合。 本书可作为装备管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从事装备使用与装备管理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部队官兵的参考书。
本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中力量体系对抗过程建模与效能评估的关键问题研究”(70671106)的支持下,根据当前新形势下空中力量体系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空中力量体系的静态复杂性及其对抗过程的动态复杂性,采用面向仿真模型的军事概念建模方法建立了空中力量体系对抗过程的军事概念模型,利用提出的“对象—关系—规律—模型”的主动元建模方法构建了主要作战阶段的元模型,分别对采用马尔科夫链和元胞自动机建立空中力量体系对抗过程动态聚合模型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构建了军事复杂体系的效能空间,对空中力量体系对抗效能空间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和建模,进一步对空中力量体系对抗效能进行了探索性仿真和评估。分别采用区间数和不确定语言对预警机作战效能评估以及航空信息支援系统能力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改进的兰彻斯特方程和战役
本书针对导弹和航天飞行器在靶场进行发射试验的测控需要,系统介绍了靶场试验测控的基本理论、测控原理、测控方法和测控系统,内容包括靶场基本知识、导弹试验测量原理、测控系统设计、测控设备、测控设备联试校飞以及测量设备精度鉴定,并对靶场试验测量技术的发展也作了简要介绍。本书强调靶场试验测控的系统性和总体性,由理论到系统,由总体到分系统及设备,便于学员从试验测控的全局来学习、理解测控系统。每章的后还编写了思考作业题,供练习使用。 本书是为相关高等院校的导弹及航天飞行器试验测控类专业本科生、试验类任职教育、靶场试验干训班等编写的,也可作为导弹武器装备光电跟踪测量、无线电跟踪测量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可供从事导弹及航天飞行器试验测控的技术干部和机关技术干部参考。
火炮装药设计安全学是现代内弹道学、装药设计原理和安全学相交叉的学科,是有关火炮膛内压力波理论与装药设计性评估的学术专著。主要阐述压力波机理及有关影响因素、火药床动力学现象及火药的破碎规律、火药床燃烧转爆轰(DDT)、压力波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膛炸模式及其机理、装药设计安全性评估实施规程和检测装药安全性的实验方法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内弹道和装药设计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火炮、弹丸、引信及火药专业的参考书,并可供从事兵器研究、生产和试验工作的技术人员及高校教师、研究生参考与使用。
本书针对使用开式循环、泵供式、活塞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的鱼雷热动力推进系统的控制问题,介绍了开环与闭环两种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实现方法。全书论述了鱼雷热动力推进系统的工作机理和数学模型,基于压强调节阀和流量调节阀的转速开环控制方法、转速闭环的线性和非线性控制方法,转速闭环控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转速控制器的单片机实现,开式循环热动力鱼雷的工况范围、涡轮发动机系统的自动控制等内容。其内容自成体系,理论性、可读性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中兵器热动力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总结了国外40多年和国内30多年来在气动物理靶试验与测量技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及宝贵经验,总结继承了许多老专家的学识见解和丰富的试验经验。 本书根据气动物理靶的特点,对气动物理靶试验与测量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分7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气动物理试验研究的内容及用于气动物理试验研究的主要试验设备,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气动物理靶的工作原理,气动物理靶试验的一般方法。第2章简要介绍了气动物理靶试验模型发射技术、模型设计方法和模型与弹托的分离方法,重点介绍了二级轻气炮构造与工作原理、二级轻气炮的内弹道、影响超高速发射的因素。第3章~第5章是本书的重点,第3章介绍了气动物理靶高超声速飞行体尾迹流场电子密度的诊断技术,包括微波干涉仪、微波谐振腔和静电探针测量技术;第4章介绍了气动物理靶电磁散射
本书针对防空雷达飞机目标识别的难题,以“物理机理-数学模型-具体方法-实验验证-工程应用”为研究主线索,考虑实际雷达、飞机和环境等主要因素,结合实际雷达回波数据,重点研究飞机目标特征产生的物理机理、回波特性的数学建模、回波中相对不变特征分析和提取方法、调制特征应用与分类识别器设计等理论与技术内容,还简要介绍了适合防空雷达目标识别实际的一些新的识别方法与技术。 本书可供雷达预警探测理论与技术领域,特别是雷达目标检测与识别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材和参考书。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导弹与航天领域会不断增加许多新的人员,在这本书里作者将介绍一些关于弹道导弹总体与控制的基础知识,供刚步入航天领域的大、中专学生们,导弹部队或发射基地的指挥人员或相关院校的学生们参考,希望能使他们对弹道导弹与控制技术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进一步钻研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加强祖国国防和发展航天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由于弹道导弹涉及的内容很多,这本书只能介绍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侧重于地地导弹的总体与控制技术,也涉及一点潜地导弹和卫星方面的知识。叙述的方式采用问答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写,未按章节划分,这只是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