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系统地阐述了核工业通风与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核工业与通风的关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辐射防护及卫生安全标准;叙述了核通风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核工业的特种通风;论述了进排风净化处理原则、净化机理和排出物的大气扩散;传授了净化室布置的知识;并介绍了核空气净化设备性能和其检测与维护技能等。 本书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也是从事通风与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科研、建造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核工业工艺、安防、环保等专业人员参考。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C787:2006《浓缩用六氟化铀标准规范》中的天然六氟化铀技术内容。 本标准代替GB/T 13375-1999《天然六氟化铀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 13375-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增加了六氟化铀液化方法; b)“检验方法”一章中增加了引用10个测定方法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核四。四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虎生君、张慧中、张玉华、蒙秀君、朱永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3375-1992、GB/T 13375-1999。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准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准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准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准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相继爆炸成功,核潜艇下水,核电站的规划、设计和建造……这些都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干部、工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全国各地、各部门共同奋战的结果。 《核科学家的足迹》反映了中国核工业发展进程的一个侧面。本书以报告文学形式着重介绍了19位核科学家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它将激励人们奋进,鼓励人们为“四化”建设多作贡献。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准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微粒爆惊雷——核能科技》叙述从伦琴发现X射线到核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十世纪世界核科技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历史;围绕着各个时期的核能科技演绎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1)核能应用在核武器的制造上。书中叙述从原子弹、氢弹到中子弹的基本原理和历史故事,其中也包括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的试验过程;(2)叙述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进程。核能已成为当地*能源,核电站林林总总,为人类造福,送来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多种类反应堆聚集着人类的智慧。(3)核能在工、农、医、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核能在工、农、医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叫人类深深感到离不开她,应用中的环保问题也列在其中。本书还采用普及手法,介绍探索核能奥秘的部分中外知名科学家(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中国两院院士)的业绩。本书在后还对核能的发
本书介绍了核反应堆的基本设计原理。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核动力堆的发展方向和选型、设计概述、堆物理设计计算、热工水力分析、堆结构和燃料元件设计,以及安全分析。书中也介绍了计算、分析和设计中所用的计算机程序。 本书为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能源和核能利用、核能与能源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核反应堆管理、设计和运行人员以及关心核能利用的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由张敬康主审,经核反应堆工程教材委员会核应堆设计原理及安全课程组于1990年5月由花家宏主持召开的审稿会审定,同意作为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日本3月11日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国民造成了重大灾难,也给我国驻日机构人员和旅日同胞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地震引起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灾情至今未得到有效控制,给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并引起临近地区公众的普遍担忧。作为专门从事放射医学研究的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编者们对日本人民此刻遭受的灾难深表同情,对我国驻日机构人员和旅日同胞的安全保持高度关注。为了帮助人们正确应对核电站事故可能的健康影响,我所专家针对此次核事故以短时间编写了这本小册子。《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由刘超主编,以问答的形式,通俗的语言,对公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希望为大家的健康安全防护提供帮助。
本书阐述核反应堆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特点。其内容包括:中子通量测量的一般原理,反应堆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以及反应堆噪声分析方法。 本书是高等学校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简要介绍了什么是离子源,离子的产生和消亡;介绍了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ECR源的“用武之地”等内容。
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一直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综合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左右,约占我国GDP的6%。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事件时有发生,威胁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2004年2月*总理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纲、28件专项预案、80多件部门预案和31个省(区、市)总体预案为框架的全国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