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纲岭、边照阳主编的《烟用三乙酸甘油酯质量分析与检验技术》共分为八章, 章简要叙述了烟用三乙酸甘油酯概况,第二章介绍了烟用三乙酸甘油酯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基础知识,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详细介绍了烟用三乙酸甘油酯外观、色度、密度和折光率、三乙酸甘油酯含量、酸度、水分、砷和铅等技术指标的分析技术,第八章介绍了卷烟滤棒中三乙酸甘油酯添加量和施加量均匀性的测定技术。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分技术委员会(SAC/TC l44/SC 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中国卷烟销售公司、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展计划司。
YC/T 384《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基础管理规范; ——第2部分: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 ——第3部分:考核评价准则和方法。 本部分为YC/T 384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委员会企业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44/SC 4)归口。
本书研究了典型烟区烤烟品质的区域特征及主要生态因素的影响。首先,采用模糊数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曲靖烟区烤烟品质区域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实现空间可视化。其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气候因素对曲靖烟区烤烟品质影响的主要体现时期,系统研究了烤烟品质与主要气候因素的关系。然后,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曲靖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就各养分丰缺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曲靖烟区不同土壤类型生产的烤烟品质特性和差异,以及主要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一步,采用二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气候、土壤及气候-土壤互作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三者对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形成的贡献率,证明烟区的气候因素是影响烤烟品质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
本报告呈现了WHO烟草制品管制研究小组在其第六次会议上达成的结论和给出的建议。在第六次会议期间,研究组审议了两份受会议特别委托而撰写的背景文章,分别阐述以下两个议题:①烟草和卷烟烟气中的有害元素;②降低烟草制品潜在致瘾性的管制框架基础。本报告第2章和第3章分别阐述这两个议题,在各章结尾处给出研究组的建议;第4章为总体建议。
本书以烤烟、烤房、烘烤人员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知识、实操技术及应急预案三个层面分析烤烟烘烤系统,解决当前烤烟生产中的烘烤问题。本书以当下 生产技术、理论研究成果和近十年的烘烤实践经验为依托,从烤烟成熟度的形成机制、烘烤过程中烤房内部环境变化、烘烤过程中烤烟的外观变化、烘烤过程中烤烟的生理生化变化、烤后烟的回潮技术、烘烤人员及实操技术六个方面层层递进,全面阐述烤烟烘烤系统的烤烟、烤房、烘烤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阐释烤烟成熟度的发育、烘烤环境和烘烤生化变化规律,另一方面分析烘烤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和烘烤人员思维问题,以了解烤烟,为顺利烘烤提供参考。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烟草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烟草科研单位和烟草生产与管理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共分为十章, 章介绍了K326品种引育过程,历史地位及推广种植变迁,目前在卷烟工业中的应用规模,在卷烟配方中的地位、作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系统地介绍了K326的品种特征和烟叶品质及风格特征,以及影响K326品种产量、质量的适宜种植的生态环境及区域分布;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介绍了所开展的K326关键配套栽培及施肥技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关键配套烘烤及调香技术,原烟储藏与片烟复烤、醇化及调香技术,以及生产、收购扶持政策等研究成果;第十章结合上述研究成果,介绍了K326关键配套生产技术成果应用。 本书内容涵盖了K326品种的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应用和商业收购扶植政策的研究成果,是工、商、研合作的结晶,可适用于烟草行业部门生产技术推广人员、卷烟企业烟叶原料开发部门的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