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制造学实验”是“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张洋等编著的《人造板工艺学实验》的目的是配合“人造板工艺学”“纤维板制作学”“刨花板制造学。“胶合板制造学”“人造板表面装饰”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环节,更好地掌握人造板工艺相关的理论知识。本教材的配套教材为《人造板工艺学》等。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的实验教材。全书共分五篇,篇胶合板制造学实验;第二篇刨花板制造学实验;第三篇纤维板制造学实验;第四篇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实验;第五篇贴面工艺实验。
GB/T 13942《木材耐久性能》分为如下两部分: ——第1部分:天然耐腐性实验室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天然耐久性野外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13942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3942.2—1992《木材天然耐久性试验方法木材天然耐久性野外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3942.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一种尺寸较小的试样用于埋地试验; ——腐朽和蚁蛀的分级标准参照美国木材防腐协会AWPA E7~07“Method of evaluating wood preservatives by field tests with stakes”。 本部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明亮、施振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
《药用动物养殖与产品加工大全》对我国主要养殖药用动物的药用价值、形态特征、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药用动物养殖与产品加工大全》内容翔实、技术先进、注重理论和实践统一,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可供药用动物养殖者与中药材加工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医学、农业院校制药与动物科学等专业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GB/T 1934分为如下两部分: ——木材吸水性测定方法; ——木材湿胀性测定方法。 本部分为GB/T 1934.2《木材湿胀性测定方法》。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 4859:1982《木材径向和弦向湿胀的测定》和ISO 4860:1982《木材体积湿胀的测定》。 本部分与ISO 4859:1982和ISO 4860:1982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将上述两个国际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 本部分代替GB/T l934.2—1991《木材湿胀性测定方法》。 本部分与GB/T l934.2—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原理; ——合并了体积湿胀性和线湿胀性的测定中的“试样”和“试验步骤”,并对标题编号作了相应的修改; ——在第6章试验步骤中增加了“需要计算体积湿胀率时,测量试样顺纹方向的长度,精确至0.001 mm”的要求; ——对附录A作了部分修改。 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部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欧洲共同体标准EN14755:2005《挤压法空心刨花板》。含水率、密度和甲醛释放量的试件制作按照EN322、EN323和EN120进行。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和长度尺寸变化率指标测试方法参照EN14755和GB/T17657进行。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密度偏差、检验规则和抽样方法参考采用GB/T4897.1-2003《刨花板》。 本标准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宜兴市凯旋木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丹阳市广胜木业有限公司、江苏胜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华集团浙江德升木业有限公司、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卫东、卢晓宁、金菊婉、张耀丽、张伟、于昌文、王石建、吴晓金、尚言伟、丁观芬、向中华。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沃德森板业有限公司、大亚人造板有限公司、江苏东盾木业集团有限公司、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捷成自鹤木工机械有限公司、江苏贝尔木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捍东、徐长妍、丁涛、陈志林、詹先旭、吉发、胡政、李友余、沈毅、俞敏、张小玲。
本标准与美国木材防腐协会标准AWPA Standard A2-07、Al7-03、Al6-93、A28-05及澳大利亚AS/NZSl605:2006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5606-1995《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本标准与GB15606-1995相比有如下差异: ——调整了一些术语,增加了3.5,3.6,3.7,3.8,3.9,3.10,3.10.1,3.10.2,3.11,3.12,取消了原标准的3.1; ——对4.3和4.4内容的修改; ——删除了原标准第6章和第7章中的具体内容; ——增加了木工(材)车间防火防爆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LY/T 1513—1999 (乐器锯材 钢琴用材》。 本标准与LY/T 151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树种、树种拉丁名进行了修订; ——对锯材尺寸、进级、公差进行了修订; ——删除了对贴面用材的要求; ——对锯材的缺陷允许限度进行了修订; ——对共振音板材纹理方向的要求进行了修订; ——增加了共振材密度的要求; ——对钢琴用材验收规定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木锯材分技术委员会、四川省成都市川雅木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中耐久性试验方法在技术上参考了ENl957:2000《民用家具床和床垫功能特性鉴定的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8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大自然科技有限公司(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中国家具协会软垫家具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渝黔、林坚、赵丽萍、罗菊芬、张堂庆、许俊、戴正烈、时小兵、朱利军、吴贵云、
GB/T 13942《木材耐久性能》分为如下两部分: ——第1部分:天然耐腐性实验室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天然耐久性野外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13942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3942.2—1992《木材天然耐久性试验方法木材天然耐久性野外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3942.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一种尺寸较小的试样用于埋地试验; ——腐朽和蚁蛀的分级标准参照美国木材防腐协会AWPA E7—07“Method of eva1uating woodpreservatives by fie1d tests with stakes”。 本部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明亮、施振华。 本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标准化协会、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广东鸿昌化工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鸿昌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莱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巴德士化工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健、卢炳合、欧阳丹、郭天宇、海凌超、杨泽生、曾晋、梁江、许有为、潘晓明、严修才、周山林、冯钦、蔡春华、王红强、陈展展、李春、侯军霞、何月。
《定制家具:设计·制造·营销》一书以全球化的视野,从中国当代定制家具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定制家具的内涵、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定制家具的设计、生产、销售、营销、服务等基本知识。编者还对定制家具企业的管理和框架构造进行了阐述。本书既可以供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领域的设计师、学者作为研究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用书,还可以成为对定制家具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家具设计爱好者、欣赏者等的科学普及性图书。编者从实践中梳理出的观点、结论,对家具设计行业的企业管理者构建企业框架、设定企业发展方向也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海报:
本书对国产重要树种的木纤维形态、数量、各种细胞占有的比量和总胞壁率等进行比较大量和系统的研究。本书还有根据木纤维识别国产裸子植物材的检索表,供检验木浆和纤维板时参考。本书可为造林育种提供材质预报,指导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以胞壁率来反映木材密度和力学强度参考数据:一是补充只有少数树种的木材已经做过力学试验;二是可以利用木材切片这种简捷的方法取得成果;三是可以用生长锥从树木中取得试样,除考察树木生长速度外,还可以显示木材密度和力学强度,是提供采伐时间和合理利用的参考。 本书研究测度有两大部分,一是针叶树材,二是阔叶树材。细胞组织比量也采用了规则点测法,但由于显微镜下细胞壁边界模糊和观察样本数量较少,所以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较差,费时费事,测度效果不理想,后来有了图像分析仪,
JB/T 7497《木工刨刀刃磨机》由三部分组成: ——第1部分:参数: ——第2部分:精度; ——第3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是JB/T7497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JB/T 7497.1-1999《木工刨刀刃磨机 精度》。 本部分与JB/T 7497.1-1999相比,只按有关规定进行了编辑性修改,技术内容未改变。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木工机床与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锐亚机械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华标、何雪莉。 本部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 J65 012-1989: ——JB/T 7497,1-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879-2013):人造板生产热能中心工程设计规范》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容量与供热介质,热能中心的布置,燃料的贮存与输送,热能中心设备及系统,工艺布置,监测与控制,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