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服装缝纫车工单项职业能力鉴定规范》的有关要求编写,适用于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及服装缝纫车工单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和培训时使用。
在服装结构设计的诸多研究内容中,服装细部件结构设计及配伍是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书根据服装专业的教学特点,以服装细部件结构设计为研究内容,较为透彻、系统地介绍了衣身、衣领、衣袖、口袋及门襟等结构设计的变化规律及纸样绘制等知识,通过具体的实例诠释了服装细部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服装裁剪实用手册(领型篇)》是一本服装领子裁剪的工具书。全书共分六章,分别阐述了各种类型领子的裁剪原理、制图要点,并采用图解的方式,列举了200多个具有代表性领款的制图方法,具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直观明了的特点。《服装裁剪实用手册(领型篇)》可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对于从事服装样板设计工作者和广大服装裁剪爱好者也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服装裁剪工具书。 《服装裁剪实用手册(领型篇)》图文并茂,便于读者理解和自学,同时兼具知识性、实用性和资料性,除可供服装设计、裁剪制作的读者学习鉴赏外,也可作为培训服装专业人员的教材、高等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课外参考书、服装设计制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服装裁剪实用手册(下装篇)》从介绍女性下装的演变人手,通过对女性人体进行分析,详细地阐述了女性下装的三大品种 裙子、裤子和裙裤的基本结构及其制图要点,各品种主要廓形的结构特点、变化原理。并对近50个基本款式及100多个流行款式进行了剖析,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裙子、女裤、裙裤的结构设计原理、制图方法,并能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地加以灵活运用。《服装裁剪实用手册(下装篇)》图文并茂,便于读者理解和自学,同时兼具知识性、实用性和资料性,除可供服装设计、裁剪制作的读者学习鉴赏外,也可作为培训服装专业人员的教材、高等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课外参考书、服装设计制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上岗之路: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第2版)》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服装基础知识,包括衣服的分类与人体测量、服装裁剪基础知识以及服装缝制基础知识等。第二部分为服装应用知识,覆盖了各个服装种类的裁剪与缝制,包括衬衣、裙子、连衣裙、裤子、夹克衫、马甲、西服等多个款式,具体介绍了服装的设计、打板、排料、裁剪以及缝制工艺等内容。 《上岗之路: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第2版)》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既便于读者自学,又可供参加服装裁剪与缝制培训的人员使用。
本书共分基础知识,缝制工艺,缝制原理,熨烫定型工艺,生产技术文件五个知识模块,每个模块中又分掌握、熟悉和了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了服装工艺专业基础理论和制作基础知识,每章后还附有思考练习。基础知识模块讲解了服装名词术语、常用手针工艺本、基础缝纫工艺等,缝制工艺模块讲解了服装部件、上装、下装等缝制工艺,缝纫原理模块讲解了线迹、缝迹、缝型、缝纫线种类等,熨烫工艺模块讲解了熨烫基本原理与手工熨烫工具、方法等,生产技术文件模块讲解了工艺单于卡、产品标准、技术档案等。本书适合服装类院校师生及服装从业人员阅读。
《服装工艺(基础篇)》共分基础知识,缝制工艺,缝制原理,熨烫定型工艺,生产技术文件五个知识模块,每个模块中又分掌握、熟悉和了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了服装工艺专业基础理论和制作基础知识,每章后还附有思考练习。基础知识模块讲解了服装名词术语、常用手针工艺本、基础缝纫工艺等,缝制工艺模块讲解了服装部件、上装、下装等缝制工艺,缝纫原理模块讲解了线迹、缝迹、缝型、缝纫线种类等,熨烫工艺模块讲解了熨烫基本原理与手工熨烫工具、方法等,生产技术文件模块讲解了工艺单于卡、产品标准、技术档案等。《服装工艺(基础篇)》适合服装类院校师生及服装从业人员阅读。
《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第2版)》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服装基础知识,包括衣服的分类与人体测量、服装裁剪基础知识以及服装缝制基础知识等。第二部分为服装应用知识,覆盖了各个服装种类的裁剪与缝制,包括衬衣、裙子、连衣裙、裤子、夹克衫、马甲、西服等多个款式,具体介绍了服装的设计、打板、排料、裁剪以及缝制工艺等内容。《服装裁剪与缝制入门(第2版)》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既便于读者自学,又可供参加服装裁剪与缝制培训的人员使用。
本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服装教材丛书之一。本集包括三个部分,共分四章。部分为服饰概论、衣服构成与人体,第二部分为制图的基础,第三部分为制作工艺的基础。 服饰概论介绍了衣服的起源、发展,服饰造型过程以及服饰用语等;衣服构成与人体,介绍了人体骨骼、测量部位、测量方法;制图基础,以文化女子原形为重点,介绍了各种原型的制图方法及应用原理。制作工艺的基础,以各种手针、机针针法进行了详细解说。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服装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服装中专、 服装企业工人、技术人员的技术提高、培训使用教材,对广大服装爱好者也是一本的读物。
徐丽编著的《童装的制板与裁剪》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婴幼儿套装的制板与裁剪,第二章为儿童衬衫的制板与裁剪,第三章为儿童套装的制板与裁剪,第四章为各种款式女童连衣裙的制板与裁剪,第五章为分身上衣和大摆裙的制板与裁剪,第六章为儿童背心和裤装的制板与裁剪,第七章为两件套和儿童旗袍的制板与裁剪,第八章为儿童大衣的制板与裁剪。 本书适合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美学艺术设计人士,或者大中院校服装专业师生以及爱好服装裁剪和服装制作的人士阅读使用。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钮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嘉善华亿达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浙江奥华服饰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广东东莞添成钮扣有限公司、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石狮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温州市方圆金属钮扣有限公司、嘉善县东方银河实业有限公司、嘉善县舜凰服饰有限公司、嘉善县雄真金属钮扣厂、江苏泰兴市双环服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嘉善县华友钮扣辅料厂、温州新城钮扣饰品有限公司、永嘉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FZ/T73022--2004《针织保暖内衣》.与FZ/T 73022--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耐水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印花耐皂洗色牢度、印花耐摩擦色牢度考核 项目和指标(见4.3.1); ——修改了一等品、合格品湿摩擦色牢度指标(见4.3.1,2004版4.2。1); ——修改了顶破强力指标(见4.3.1,2004版4.2.1); ——调整了保温率、透气率只考核产品主面料,局部加贴片层织物部位不考核(见4。3.4); ——增加了起球只考核成品正面,磨毛、起绒织物不考核(见4.3.5); ——增加了对于多层结构的产品,顶破强力叠加测试的规定(见5.4.1); ——修改了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方法(见5.4.12,2004年版5.4.9); ——调整了规格尺寸偏差中个别指标(见4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钮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广东东莞添成钮扣有限公司、嘉善县银螺钮扣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嘉善县奔马钮扣服饰厂、浙江省迈利发服饰有限公司、嘉善聚城贝扣有限公司、嘉善县众成钮扣制造有限公司、温州新城钮扣饰品有限公司、嘉善县华友钮扣辅料厂、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永嘉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陈元登、李银林、刘艳新、沈传根、孙永亮、陆罗衣、李天荣、柯永国、俞友金、钱玮、陈素娟。
徐丽主编的《男装的制板与裁剪》综合了当今世界男装最流行的款式、面料色调考究,艳而不俗。 本书共分为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讲述了服装结构与打板设计概要,第二章讲述了男下装结构设计,第三章讲述了
本书通过进行市场调研,结合企业行家、行业专家的典型任务分析,从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呈现出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主的特点。书中介绍的服装立体裁剪,把立体的人体通过平面的版型展现出来。凭借人体模型、布料,运用正确的裁剪方式,形象直观地给学生展示服装的成型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在制作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各个部位特点,从而感受布料与人体之间的可塑造感和空间感,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