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根据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水利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6章3节38条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基本规定;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大纲和主要内容;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排与印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水利工程项目中包含的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应参照执行。
本规范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2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2〕326号)的要求编制。本规范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专题研究,充分总结分析了地下工程施工测量经验,收集了相关文献资料,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本规范主要内容有: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联系测量、贯通测量、开挖工程施工测量、混凝土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期变形测量和竣工测量。
本书是根据西昌学院水力学实验室多年来实验教学的教学实践,以及西昌学院省级土木工程基础教学示范中心开放实验室的特点而编写的,内容既注重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运用,又注重将学科的新概念、新方法引入实验,力求将知识的传授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对水力学基本原理、基本方程的操作验证类实验和对基本原理、方程的综合应用设计类实验共两大类15个实验,能基本满足各专业的需要。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装置、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记录、结果、思考回答问题等八项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等水利类各专业水力学实验教学的教材,也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书,对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文数据固态存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SL149-2013替代SL/T149-95)》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文数据固态存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SL149-2013替代SL/T149-95)》内容包括: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组成与分类;要求;使用环境条件;电源;存储介质及容量;输入信号接口;输出信号接口;输入信号采集;数据存储时间间隔;记录存储周期等。
本书对中国水利发展史,及古代治水方略、水利技术、历代水政作了简略叙述。在综合分析优越的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七大水系,及中国西南、沿海、内陆诸多河流的概况,以及它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对水利建设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在叙述历来水利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时,并进一步阐明今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改造和开发各条水系。对全国三十余座治江、治河水利工程作了扼要的介绍。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定计划,结合国家下达的水利信息化中“863”计划项目课题,按照《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5章10节和2个附录,共收录了62条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主要内容包括: ——一般术语;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 ——水利业务应用; ——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中的一本,是专门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而编写的,也是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相配套的教材。本书共分4章。章主要介绍课程实训的目的、意义和原则,课程实训的内容和学时安排,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包括实施阶段的工作流程和实施方案的技术路线以及如何提高课程实训的质量等。第二章主要介绍课程设计和野外实习的内容所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第三章拟定四个不同类型课程实训题目和一个野外实习,分别编写了任务指导书。第四章根据工程设计实例,编写了一个范例,以供学生自学时参考。 本书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水利水电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是水利技术标准体系中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之一,是水利行业编制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的基本规定。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定计划,按照《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规定,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5章3节40条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编制基本规定; ——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编制大纲及主要内容; ——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编制与印制要求。
本书是根据暨南大学岩土实验室和西昌学院土力学实验室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以及西昌学院省级土木工程基础教学示范中心的开放实验室的特点而编写的,内容既注重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运用,又注重将学科的新概念、新方法引入实验,力求将知识的传授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本书包括土样和试样制备、含水率、密度、土粒比重、颗粒分析、黏性土界限含水率、击实、渗透、固结、直接剪切、三轴压缩、地基静荷载等共计12大类、25个教学实验,各章节后附有相应的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水利水电工程、土建工程及环境工程等专业及其他有关本科、专科的教材,并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1988年4月原水利电力部教育司颁发的水利电力部中等专业学校水工、农水、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水文和水动等水利水电类专业适用的“水力学教学大纲”编写的一本教学配套教材。除第十一章和第十五章外,其余各章均按思考题、计算题、公式提要、解题指导的编排次序编写。围绕中专水力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全书共分十五章,共选编了462道习题、4个综合练习题以及66道例题。对于一些重要概念或计算内容较多、较杂的章节,书中进行了表格式的简要归纳。 本书可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水工、农水、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水文和水动等专业的教学配套教材,也可供其它水利、土建类专业参考选用。
本标准是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与长江委员会水土保持局1996年签订的《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书》的内容和要求编制。 本标准共有4章包括:总则、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技术管理、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技术管理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技术管理。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实习指导书是在总结我校多年学习教学成果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章~第三章讲述了气象及水均衡要素观测要求、野外调查的基本要求和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第四章和第五章提出了抽水试验的基本要求与求参方法、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以及有关专题报告编写要求,第六章~第八章为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各种专业图件的绘制、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要求;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别介绍了白城实习基地和秦皇岛实习基地的概况。本书主要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或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方向)的师生实习使用,也可供其它有关专业的师生在实习时参考。
根据水利部2002年标准制定修订计划,按照《水利部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规定,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5章14节70条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各类水土保持信息的主要内容、格式、精度和量纲; ——水土保持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水土保持信息报送和发布的制度、内容、介质和程序; ——水土保持信息的存储环境和日常维护技术。
本标准共6章40条和2个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 ——基本条件; ——电源和供配电工程; ——管理; ——效益; ——电气化水平。 本次修订的标准正文为6章。删减了原标准中的“用电水平”、“水电农村电气化市”、“验收”等3章,增加了“电气化水平”1章。
1.本规范是从1988年11月开始采取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组织编制的。部内有关业务司局参加,由24个省(自治区、市)水利(水电)厅(局)和部直属单位组成7个岗位规范编写小组,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分别写出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各编写小组聘请有关专家将初稿审改后,交水利部各有关业务司(局)组织审定。随后,人劳司、科教司组织汇总、统稿,对照、借鉴一些部委已颁布执行的岗位规范进行修订。先后共有300多位有关专家、领导干部参加了编写、修改和审定工作。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列举参与编审人员名单。 2.本规范将我国水利行业的水利(水电)行政、企业和事业各单位现行的行业性较强的处级领导干部岗位及关键、通用的工人岗位分为:领导干部岗位SL 301.1-93;水利(水电)建设岗位 SL 301.2-93;水(火)电(地方电力)
为规范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根据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水利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6章3节37条和4个附录,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基本规定;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大纲和主要内容;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的编排与印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水利工程项目中包含的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应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