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旗舰店】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李广贺 著作 原价 ¥33.4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1-01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基础,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长期以来,全国各地已经编制和实施了很多涉水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由于各类涉水规划内容往往分属不同的专项规划,对涉水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协调。本书以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应用为基础,对滨江地区水资源评价、预测及合理配置、节水减污、应急供水体系、水环境的评价、模拟和预测的理论和计算、水环境保护对策制定、水文计算方法、防洪安全校核、防洪减灾对策、水系规划模式、水生态保护、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水权及水市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相关研究实例进行了分析。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科研技术人员、高等学校师生及相关管
本书主要依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干旱半干旱牧区饲草料地高效用水技术研究”的试验和研究成果编著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牧区自然条件及发展问题、相关技术发展状况、典型牧区自然生态特征分析、饲草料作物需水规律和水肥关系、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饲草料地高效用水技术的集成示范、人工草地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和灌溉饲草料地遥感ET监测等。
《2004:中国水利发展报告》是一部反映水利行业进行治水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年度研究报告,从宏观、战略的高度反映了水利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指导性、性、时效性和实用性,是指导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参考书,是外关心、关注水利的人士和机构了解中国水利的重要窗口。 5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撰文,从可持续发展水利、节水型社会、水利现代化、淮河抗洪与治理、水利体制改革、水权制度与水资源管理、跨流域调水、西部水利与生态建设、事业进展、国际水利十个方面对2003年度水利发展进行了轮廓性地概述,并对2004年水利发展做出了展望,对一些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4:中国水利发展报告》全面反映了本年度我国水利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
1999年以来,在以往大量前期工作成果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水利部在会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编制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水利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提出了未来5~10年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建设重点及保障措施,描绘了新时期水利发展的宏伟蓝图,逐步形成了以全国总体规划为纲、流域规划和专业规划为支撑、各类规划相互衔接的水利发展规划体系.“十五”计划对推进全国水利发展将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对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为便于全国各有关部门和水利工作者及关心水利建设的人士了解我国水利发展有关
水利部已提出了在2010年以前基本完成主要江河的初使水权分配、初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水权体系和用水权交易市场的目标。本书阐述了理解水权和限定水权政策的差距与隔阂。与国家法律对水权的正统解释不同,它在水权方面提供了广泛的思路,承认在有关水的权利主张上可能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它表明,水权不是静止的,而是几乎同水本身作为流动的资源一样,是随着协商而变化的。它使涉及水分配的研究者和基层实践者的工作融为一体。书中的案例研究说明了水权、水权冲突和解决方式的多样性。它们突出了用户直接介入水权协商的重要性。本书不权提供了其主要原则,而且提供了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典型案例。 该书内容适应了我国全面建设节水形社会、提高用水效率、有效保护水资源、协调用水矛盾,对我国建立水权体系和用水交易市场具有可借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日本水资源规划的思路和做法,充分考虑到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突出体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目前全国各流域正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对各流域原有的资源规划进行重新修订,值此,翻译出版《日本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很有咨询,相信日本的经验对我国正在修订中的流域规划具有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分设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平衡分析、防洪减灾对策、农业用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城市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北方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南水北调、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等7个课题,经过43位两院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近两年的紧张工作,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8个专题报告,并在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以下称《报告集》)共分9卷,汇集了该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 本书为《报告集》的第2卷,共分6章。内容包括:引论;中国水资源及其演变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分析;对策与建议。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
《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方法基础上针对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并对每一个河道功能区段,根据假设的取水口位置,引用段首控制法和段末控制法的概念,提出了两种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方法,并结合黑河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计算;在这一过程中考虑生态价值提出了基于生态理论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黑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研究和实践。 《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可供从事水文水资源相关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描述了中国干旱形成的自然背景条件,并从自然条件出发进行了中国干旱区域划分。书中论述了1950年以来中国干旱灾害的特点及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了全国当前农业干旱、因旱人畜饮水困难的主要特征,对中国的城市
本书在西北内陆河流域,水土资源的作用方式深刻地改变着区域的生态环境。本书以新疆博斯腾湖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绿洲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动态特征及其内在驱动力因子;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时间序列、空间结构上人手,针对绿洲景观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景观变化的分析,剖析绿洲演变特征及未来趋势发展变化;揭示绿洲区地下水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地下水的生态效应和绿洲灌区水盐梯度下植被分异特征以及群落多样性。最后基于能值理论,研究了绿洲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博斯腾湖流域水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可供水文水资源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水文地质学以及相关专业科研和教学人员使用和参考。
湖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报告(2013)》是一本研究湖北省水资源发展、立法保护等的学术著作,全书包括总报告、特别关注、深度分析、问题聚焦、政策评估、制度实施、对策建议、他山之石八大版块。既有理论探讨,也有
为规范我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工作,进一步提高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技术标准的规定,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14)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编写的《水之颂――全国水利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获奖作品选》是一部让读者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歌。《水之颂――全国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26nbsp;322-2013)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形”“数”“理”逐层递进深入的编制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26nbsp;322-2013)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形”“数”“理”逐层递进深入的编制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良好的水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人水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书是作者对入水和谐研究探索的成果集成,全书共有9章组成。章研究探索了人水和谐的思想渊源,第二章探索了人水和谐实践的历史演变,第三章阐述了入水和谐的基本理念,第四章提出了人水和谐的追求目标,第五章研究提出了人水和谐的框架体系,第六章分析了人水和谐的实现途径,针对解决当前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突出问题,从水资源管理和工程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七章分析了人水和谐的保障措施,第八章研究提出了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第九章是人水和谐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国内外入水和谐实践的典型工程案例。 本书可供从事水科学、水管理相关的研究人员及管理者参考,也可供水利、环境
《多标准决策分析在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给出了一个构建合适模型的框架,以及提出了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常用方法的集成方案。《多标准决策分析在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除了介绍一些传统经典方法外,还介绍了模糊、方法和模型中的不确定性、社会选择性和冲突消解性。所有方法都配有易于遵循的简单例子。最后,在每一章都有水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的详细案例,具体包括跨流域调水、城市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分配、地下水质管理、林业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评级、水库规划、配水网络设计、以及流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