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分设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平分析、防洪减灾对策、农业用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城市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北方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南水北调、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等7个课题,经过43位两院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近两年的紧张工作,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8个专题报告,并在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以下称《报告集》)共分9卷,汇集了该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本书为《报告集》的第3卷,共分4部分:首先阐述了中国防洪减灾对策研究综合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江大河的防洪减灾对策;对我国洪水、风暴潮、旱涝等灾害的发生规律、发展趋势、防御对策及城市防洪的防洪减灾系统的
本书按照国家、水利部、建设部对水文水资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国水文水资源设施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分别从水文水资源设施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招标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投资控制、建设实施阶段管理、建设监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验收、后评价等方面,对水文水资源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各面、各阶段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了系统介绍。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可操作性强,适合从事水文水资源设施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计划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后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使用。?
本书是《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工程卷》。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如何通过实施重大工程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高效利用和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本书将全区分为若干单元(课题综合报告以水资源配置的重点地区划分,专题报告按省、自治区分列),在分析各单元的条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向和必须兴建的重大工程,后提出工程布局和分期实施的建议,以供国家决策参考。
本书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设计和决策实施的生产与科研任务为基础,首次针对中线工程水源区汉江可调水量、调水影响和调水安全等水文水资源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本书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可靠,分析科学合理,定性定量准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性。
本书是作者在近15年来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以世界广泛关注的跨境资源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几年国际上的研究进展,着重对国际河流流域的特点和合作开发中跨境资源环境问题,特别是跨境共享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公平分配与协调管理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国际河流共享水资源的水权、国际水法原则、水资源分配模式与指标体系、水冲突求解方法、流域综合开发与管理理论等一系列前沿科学问题。本书是我国本全面反映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专著,具有基础性、前瞻性与应用性,可供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科学、生态环境保护等部门的科研与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汇集了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及相关研究的成果,全书共分7章,分别为:绪论、水文站网与水情测报、水利信化建设、知识管理系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岳城水库遥测系统、水资源管理及水文测报现代化展望等,内容丰富。 本书可为全国其他流域提供示范和借鉴,也可做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利信息化、水文等技术人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分设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平衡分析、防洪减灾对策、农业用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城市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北方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南水北调、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等7个课题,经过43位两院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近两年的紧张工作,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8个专题报告,并在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以下称《报告集》)共分9卷,汇集了该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本书为《报告集》的第2卷,共分6章。内容包括:引论;中国水资源及其演变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分析;对策与建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和《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史志笔法,横排门类、纵写始末,全面记述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自1980年成立以来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事业和机构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成果,包括机构沿革、水环境监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引滦水资源保护、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水资源保护规划、水生态系统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环境影响评价、财务经济管理、综合管理、改革发展成果等内容,共十四章,同时辅以大事记和附录为补充。 本书具有鲜明的流域特色、专业特色和时代特色,志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对想要全面了解海河流域近40年水资源保护工作全貌和发展变化的各级管理者、相关研究者、水利工作者、史志爱好者,都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本书系 出版基金项目——《大国重器中国 水电工程·锦屏卷》之《水生生态保护研究与实践》分册。本书在研究雅砻江流域特别是锦屏河段环境背景和水生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梳理了工程引发的主要水生生态影响;通过对主要问题分析及锦屏工程长达十余年的生态保护实践经验的总结,构建了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深入论述了生态水文过程维护、大型水库水温影响与分层取水、鱼类增殖与放流、锦屏大河湾鱼类栖息地保护、梯级电站生态调度等措施的关键技术成果。 锦屏工程作为 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的关键工程,其水生生态保护主要措施系 , 了水生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探索与发展。本书可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水利水电工程等多学科的研究者提供案例借鉴,也可供环境保护、水资源等管理部门和水电企业的管理者参考。
《长江档案》(全十册)收录了1929年1月至1948年8月在南京、重庆出版的长江流域水利的系列刊物,设有法令、法规、论著及译述、报告、计划、工程、调查勒测等栏目,并附有许多珍贵的照片和地图。这些档案文献以大量篇幅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地质、地貌、水文、水电开发、水利工程、泥沙、航道等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当时长江水利的测勘与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研究长江流域的变迁及其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书精选了作者发表的70篇论文,反映了近20年来在研究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理论方面的主要成果。这些论文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10个专题:河湖生态模型,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生态水工学理论框架和研究进展,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生态流量和水库生态调度,水资源管理和应急管理,河湖调查监测与健康评估,学习与借鉴,哲学思索与文化蕴涵,人物缅怀。这些论文基本涵盖了河湖保护与修复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方法,也反映了生态水利工程学由初期阶段到日臻完善的发展脉络。“我的学术生涯”回顾总结了作者从事科研工作50年的学术轨迹和治学经验。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学与生态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科研、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主要宣传我国现阶段水资源管理的概念、模式、管理制度、信息化手段以及规范化管理等内容,旨在提高社会广大民众和大中专学生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意识、管理意识和节约意识,有利于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广大民众和大中专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水资源的行业管理,有利于国家水资源的安全。本书由俞建军、张仁贡著。
本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对河湖水系连通面临的水资源、防洪、环境、生态、哲学、经济和法律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全书分为三篇,主要内容包括: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内涵和驱动机制,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框架,探讨了规划设计层面和运行管理层面的关键技术,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总体布局和国家战略,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战略实施对水资源、防洪、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全面剖析和研究了河湖水系连通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依托关中地区和山东潍坊典型案例,分别研究了连通的环境影响、生态效应、法规建设和经济效益,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我国河湖水系连通的基本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河湖水系连通的总体战略格局。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管理和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水文学及水
巩瑞连,朱松昌,王孝军,周学顺,朱庆利主编的《水利行业勘测设计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应用》根据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编写,结合了水利行业勘测设计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收集了大量的水利行业勘测设计单位组织贯彻标准的经验和做法,力求系统、实用,通俗易懂。 本书适用于有以下需求的读者: 管理者,内审员,参考此书自行编制、建立、实施、改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申请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或对原体系升级、换版的体系推进人员,在单位开展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培训的内训师,致力于全面提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实践应用能力的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等骨干人品。
本书包括2019年中国水利发展的总体形势,包括:综合篇,主要介绍水利部领导讲话内容;政策法规,分析政策法规发展形势;发展战略及规划计划,介绍年度发展计划与完成情况;防汛抗旱减灾,介绍年度防汛抗旱情况;水资源配置及城乡供水;水资源节约保护;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体制机制改革,介绍年度水利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果;科技进步,介绍年度水利科技取得的成果,以及分析效果; 合作与交流,介绍 合作情况;水利数据解析,分析水利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