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 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张伟、刘静、李霞编*的《设计制图》针对建筑、环境艺术、展览、公共艺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培养设计能力,借鉴传统工程图制图方法,以“看得懂、学得会、能制图”为原则,全面阐述设计制图基本体系。内容主要有手绘图工具介绍、几何作图法、制图基本规范、投影、组合体视图、轴测图、透视图等;着重讲解了建筑制图、装饰设计制图等方面的内容,尤其对室内设计平面、顶棚平面、立面、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室内设计透视原理与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文字叙述结合制图步骤及实际案例的方法,图文结合,循序渐进,力求以科学的方式表现设计目标,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力求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切合实际,让设计师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具有可以实现的基础,体现出感性创想与理性思维智慧的交融,表现出科学与艺术共同的光辉。 本书可作为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海岸与河口水运工程建设及其模拟研究工作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统一、规范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研究工作,确保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交通部组织了本规程的编制。 本规程包括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两部分,主要内容有海岸与河口潮流定床模型试验、潮流泥沙模型试验、波浪泥沙模型试验、河口人海船闸模型试验、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三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及波浪泥沙数值模拟等。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各有特点,在使用中应该发挥所长,有机结合。 本规程共分10章64节304条,6个附录,并附有条文说明。 本规程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不断发展,请各单位在使用中,注意总结经验
本书通过对巴家嘴水库建设、运行、改建过程的剖析和研究,提出了黄土高原缺水地区,多沙、高含沙河流水库工程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主要介绍建设、运用、改建及高含沙水库泥沙运动机理研究,中篇主要介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泥沙设计,下篇介绍水库泥沙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书通过对巴家嘴水库建设、设计、运用的长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排沙、减淤、保持有效库容的角度,提出了“设计满足各级设计水位泄量要求的水库泄流曲线,这是多沙河流水库泄流曲线的显著特点”等观点,提出了兼顾地方用水和排沙要求的水库运用方式,为水利工程师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工程实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以《高等职业教育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基础要求》及《高等职业教育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编写完成的。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制图,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标高投影,水利工程图,计算机绘图及水工CAD实训指导。本书还配套出版了《水利工程制图习题集》及水利工程制图MCAI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光盘。在MCAI课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动态的二维动画形式详细描述习题的解答过程,用动态的三维动画形式表达工程形体及专业图的识读。该系统可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精粹,既有利于学生自学或课外辅导,又可用于教师多媒体教学。该配套教材将现代教学手段融入情景教学中,真正体现了计算机绘图与尺规绘图的相互交融。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广播电视大
全书共分11章,包括绪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计算原理,碾压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变化规律,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混凝土坝三维有限元温控仿真计算程序,分区浮动网格法在有孔坝段温度应力场计算中的应用,利用MgO混凝土解决重力坝温度应力问题的应用研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保温计算方法研究,考虑昼夜温差的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仿真分析,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计算研究和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研究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的基础知识、测量原理、方法、应用等内容。全书共分17章,内容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简介、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工程测量仪器设备及其应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摄影测量、地籍测量、施工放线基本工作、河道与渠道测量、线路测量、建筑物的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测量、水利水电专业工程测量、工程测量竣工与验收等。 本书内容齐全,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人员工作时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规范系在行业标准《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JTJ211—8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港址选择、平面、装卸工艺、铁路、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照明和连续输送机械系统控制、通信和船舶交通管理、助航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 关于规范的名称,根据1996年8月交通部颁布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的规定,以及国内外有关行业的情况和部审会的意见,将原《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改名为《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本规范共分11章51节,4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 本次主要修订的内容包括港址选择,煤炭、矿石、散粮、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机械选型和工艺布置,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油品码头与其他货种码头的安全距离,辅助生产建筑物指标,设计船型尺度,环境保护及公用设施等。增补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型港口和大型深水码头
这本书由王笑峰主编,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八章,主要介绍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高差、角度、距离三项测量基本工作,分别讨论了普通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和检校方法,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现代测绘技术的新成就、新仪器和新方法;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测设(放样)的基本方法,水利_T程建设中常见的大坝、隧洞、渠道等的施工测量技术以及变形观测,同时补充了部分有关路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监理、水土保持_亡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局部修订是在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的基础上,增补和修订了部分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增加了工程观感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工程质量检验资料用表的统一规定。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自1999年实施以来,对加强港口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提高综合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对原标准中原则性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加之近几年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工艺方面*成果的应用,急需补充这些方面的内容。为此,交通部组织中港航务工程局对原标准进行了局部修订。 本局部修订是在广泛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局部修订的内容替代《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中相应的章节和附录,并应与《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汇通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裕生智能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天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街、蔡小兵、成建宏、王虹、郭林、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要求,对DL/T5074—1997《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要求,在修订中坚持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先进性,引进成熟的工程经验和勘测方法;强调现场勘测质量,更加突出岩土工程分析,注重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岩土体的整治和利用等方案的优化和论证.本规程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125MW~1000MW级新建、扩建、改建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场地及各类建(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测。其他机组的发电厂可参照使用。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按照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及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编写完成的。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应用、施工测量的方法、渠道测量、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和GPS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等。本书配用《水利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与习题》(另册)。 本书主要供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技术、水文水资源、给水排水和水文地质等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上述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依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2007)及相关水利水电定额进行编写。全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绘制、水利水电工程费用构成与计算、水利水电工程基础价格的确定、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水利建筑工程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水利安装工程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清单计价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人员、管理人员与投标报价编制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全书共分16章:第1章至第5章介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检验和校正方法,以及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6章至第8章为地形图测绘,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和地形图的应用;第9章为施工测量基础知识;第10章至第13章介绍水利工程的测量方法,包括渠道测量、水库大坝施工测量、水闸施工测量和隧洞施工测量;第14章至第16章为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了全站仪的原理和几种常见全站仪的使用方法、GPS系统、数字测图的方法等。 本书力求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适用于高职高专及成人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监理、环境治理等专业使用,也可供从事以上专业的技
本教材在高等学校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河海大学和武汉大学共同进行编写。全书共分17章:第1章至第5章介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检验和校正方法,以及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6章至第10章介绍小地区控制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第11章至第17章介绍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大坝、隧洞施工测量,渠道和线路工程测量;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以及大坝变形观测的有关内容。 《水利工程测量》主要供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土木建筑类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和供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内容包括:施工点的测设,全站仪的使用,厂房的施工测设,渠道的施工测设,施工道路与桥梁的施工测设,管道的施工测设,输电线路的施工测设,水利枢纽施工控制网测设,大坝的施工测量,设备安装的施工测设,隧洞的施工测设,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施工测设,施工测量管理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以及专业岗位(群)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施工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
本书是一部基础资料类书籍,对我国1820余条主要河流(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源流和分布情况与水系关系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内容包括河流名称与沿革、主要自然特性、河流所在位置与河系干支流关系、河流特点以及七大流域干支流相对位置等。 本书对我国江河湖泊基础水信息进行了规范化分析和梳理,为全国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广大水利工作者、各行各业人员和社会公众了解相关知识提供方便。
本书是《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十六章。~四章为测量学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测量学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及观测结果精度分析;重点介绍高差测量、角度测量及距离测量所采用的各类仪器和工具、测量原理、测量方法、精度要求等内容。第五一九章介绍地形图测绘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加大了数字化测图的比重,并且对地形图的一般应用及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第十章着重介绍GPS定位原理和应用。第十一章介绍全站仪在地形测量和工程放样中的具体应用。第十二~十六章为工程测量部分,主要介绍渠道、道路、管道和输电线路测量,施工放样基本工作,水工建筑物放样,水工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内容,并在第十四章对河道(水下)地形测量作了详细介绍。每章附有复习思考题,书后附有主要仪器技术参数和参考文献,以便读
《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工程测量技术(第2版)》是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是根据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及有关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及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大坝施工测量、隧洞测量、渠道测量及大坝外部变形观测,3S技术与应用等。《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工程测量技术(第2版)》除作为测量与水利工程专业的教材外,还可作为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规划、给排水工程、水利信息技术、环境工程、工程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