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骏编写的《高等水工结构(普通高等教育十 三五规划教材)》重点介绍坝工技术新进展以及坝工 结构分析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坝工建 设进展及其关键问题、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面板堆 石坝、坝工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法、水工混凝土温度应 力与温度控制、土石坝的渗流有限元分析。 本教材主要供水工结构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修读 《高等水工结构》学位课程使用,也可供本学科博士 生及其他相近学科研究生参考使用,同时还可供相关 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及专业技术干部培训使用。
本手册分上下两篇,共二十四章。 上篇为“水工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部分,是按新颁布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DL/T5057-1996)编写的。它分十四章,主要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特性,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基本规定,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各类构件的承载力、裂缝、挠度等计算公式、实用计算图表和配筋构造规定。此外,还包括深受弯构件、叠合式受弯构件的设计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温度作用设计,非杆件体系结构按弹性应力图形配筋方法和非线性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方法,预埋件和支座的设计构造,钢筋混凝土牛腿和基础设计等内容。 下篇为“结构构件内力计算”部分,共十章,分别列有常用的数学力学计算公式和荷载资料,梁、板、刚架、排架、拱的内力计算图表以及水
本书系“中国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技术丛书”之一,主要介绍在“概念加固”理念下,以“整体理论”统筹水工程的主要地质缺陷及其加固治理常用技术。 全书共计8章,第1章凸显了水工程堰塞坝倘的除险加固措施;第2章和第4章给出了水工程地质缺陷的基础理论和主要地质灾害作用机制:第3章为水工程地质缺陷和地质灾害勘察;第5章为水工程地质缺陷及其灾害防控处置;第6章~第8章为水工程地质缺陷常用的锚杆、锚喷和灌浆加固技术及案例。 本书概念新颖清晰、技术应用与时俱进,既可供水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科研与管理人员使用,又可供土木建筑、冶金采矿、石油化工、公路交通、铁道桥隧、供水工程、市政建设的科技人员和中职、中专及高等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由吴义锋、吕锡武*的《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是一本关于水体岸线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原理与实践应用的图书。本书紧紧围绕当前被广泛关注的河湖岸线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热点问题,基于河湖岸线生态功能及生境修复的理论基础分析,全面介绍河湖岸线生态修复型多孔混凝土材料配比及构型优化设计技术,阐述河湖多孔混凝土生态岸线水质净化效应、微生物富集效应、生态化岸线水土界面的物质交换机制,系统研究多孑L混凝土制备与构型优化设计、河湖岸线多孑L混凝土特定生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展示多孔混凝土载体联合植物群落应用于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提供多孔混凝土制备工艺与构型优化设计技术、河湖岸线多孔混凝土生态建设技术及应用两部技术指南。 本书可供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学
本书是按新编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编写的。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内容为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中的若干问题也分别作了介绍。 本书是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的统编教材,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书。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是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是根据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水丁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编写完成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主要参照《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等编写,共有六个学习项目,分别是预备知识、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钢筋混凝土柱设计、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设计、渡槽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介绍。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教材,也可供水利类相关专业教学使用,同时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介绍了不同构造新型组合剪力墙振动台模型试验与动力分析的科研成果,对不同构造新型组合剪力墙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理论研究,分析了各试件在不同峰值加速度输入下的动力反应和破坏过程,揭示了不同构造情况下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机理。同时分别采用ABAQUS软件和SAP2000软件对组合剪力墙模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在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新型组合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建议。
本书由钮新强、汪基伟、章定国主编,依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编写,共14章,主要包括:水工混凝土结构材料,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规定,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各类构件的承载力、裂缝、挠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实用计算图表及配筋构造规定,水工混凝土结构温度作用设计,非杆件体系结构的配筋计算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等。 本书具有技术标准新,内容丰富,图表齐全,计算与构造并重,并附有大量算例等特点,是水利系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的工具书,也可供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科研、管理人员及水利水电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总结了作者近20年来在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果,其中不少是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的渐成果。本书共分七章,包括:概述、混凝土的抗冻性、混凝土的渗漏溶蚀、混凝土的抗裂性、混凝土的水质侵蚀、混凝土的抗冲磨技术、水工钢筋混凝土的防碳化技术。书后还附有水工混凝土工程老化病害典型图例。 本书介绍了许多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新技术、新材料,如:HBC低热高抗裂新型大坝混凝土、高抗冻超抗冻混凝土、柔性全封闭抗冲耐磨混凝土、大坝保温防渗抗裂技术及防碳化技术、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及坷施工等,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工混凝土及其他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及应用的发展。 本书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维护人员,科研单位水工建筑物耐久性及相关材料研究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也可供交通、土建等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水泥土截渗墙渗流理论分析、水泥土截渗墙渗流测试应用、水泥土力学特性、水泥土截渗墙工程质量检测、水泥土应力各向异性试验研究、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水泥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水泥土本构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和结论与展望等。本书结合作者近年来水泥土截渗墙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水泥土截渗墙渗透系数室内和现场试验测定方法、水泥土的渗透特性和力学特性、水泥土本构模型等内容,通过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现场测定水泥土截渗墙渗透系数的方法。对我国水库大坝、堤防、地基和基坑水泥土截渗工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岩土工程试验研究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大专院校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我国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学专家吕有年先生的研究成果,全书共选有论文17篇。内容涉及水工压力隧洞衬砌和围岩的粘弹塑性应力计算、温度应力计算,以及隧洞的锚喷衬砌、灌浆式预应力隧洞衬砌、隧洞的大变形与隧洞的空间应力等问题的分析计算。同时,对水工压力隧洞围岩抗力系数K的轴对问题计算与K的非轴对问题的摄动计算式也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推导。书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具有独创性,而且也具有实用价值。 为了适应读者阅读需要,书中还特意编入了作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用的四篇英文版论文。 本书可供水利、土建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本习题集是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三版)编写的。全书共十三章,主要内容是和新编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三版各章配套的习题、思考题和各种类型的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等。 本习题集除供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的师生使用外,也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修订专题研究成果。全书系统介绍了新《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采用的可靠度、设计和结构分析基本原则;详细地阐述和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无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配置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裂缝开展宽度计算公式、预应力闸墩设计基本原则和计算公式,以及简单锚块预应力闸墩“应力修正法”计算公式、独立牛腿各种剪跨比条件下牛腿配筋计算公式,非杆件体系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验算原则、非杆件体系结构配筋计算原则等所进行的结构模型试验、数值仿真分析、公式的推导和提炼过程。 书中所介绍的成果绝大部分已被写入DL/T5057-2009,对新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帮助。本书可供工
王正中、尹志刚主编的《水工钢结构(第2版)》共分六章,基本内容包括绪论、钢结构的材料及设计方法、钢结构的连接、钢梁、钢柱与钢压杆、钢桁架、平面钢闸门。章节前有内容提要、中有例题、后有章节小结,并附有思考题和习题等。 本书为全国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选用,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水工结构工程学研究的对象是水工结构建造物,它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总结积累,并应用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和其他很多方面的学科理论来提高来逐渐形成的学科理论。本书虽然也参考部分参考书和百科全书,但不同于这两类书籍,而主要内容是总结水工结构工程及其学科自古至今的发展过程,着重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在水工结构工程建设和学科理论方面所取得的发展和成就,并对21世纪水工结构工程及其学科发展作一展望,以促进我国今后水利水电工程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和发展。本书内容力求深入浅出,适合水工结构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的、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科研、教学、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水工结构专业的研究生阅读。
本书系统阐述水轮机与水泵中经常发生的空化与空蚀。论述空化与空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经大量实验证实,水利水电工程实际引用的并非清水,且含有大量泥沙、化学污染物,致使引用水的空化压力显著升高,水轮机与水泵极易发生空化与空蚀。本书基于实际引用水空化压力特性的研究成果,给出水轮机与水泵安装高程正确的计算方法,给出水轮机与水泵空化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论述水轮机与水泵转轮中空化流场计算的理论和方法。
为控制水工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质量、加强掺外加剂混凝土的质量管理、规范试验方法,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水工混凝土中使用的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速凝剂、防冻剂、抗分散剂。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全书共分七章及十二个附录,主要内容有:绪论,钢结构的材料和计算方法,钢结构的连接,钢梁,钢柱与钢压杆,钢桁架,平面钢闸门。章后附有思考题和习题。本次修订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GB50017-2003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2006年送审稿进行的。
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绪论,地震基础知识,工程抗震概论,地震动特性,反应谱,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本书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编写的。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本书除作为教材外,还可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水工钢结构》主要依据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编写。全书共分六章,基本内容包括绪论、钢结构的材料及设计方法、钢结构的连接、钢梁、钢柱与钢压杆、钢桁架、平面钢闸门。章节前有内容提要、中有例题、后有章节小结,并附有思考题和习题等。《水工钢结构》为全国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选用,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按新编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编写的。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内容为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中的若干问题也分别作了介绍。 本书是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的统编教材,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书。
本书根据环境激励的特点,探索研究以泄流激励为系统输入、结构振动响应为输出的水工结构工作模念参数辨识理沦,从数模与理沦、模型试验、原型观测三方面研究大型水工结构的实时工作模态,分析结构动力特性参数,探究结构安伞运行敏感性指标,建立水工结构泄洪振动的状态监测系统,为高坝结构的安伞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在试验数据和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4版)的配套用书,主要内容分为学习指导、综合练习与设计计算三个部分。其中综合练习附有参考答案。前12章的章节编排与教材一致,内容与教材对应;第13章介绍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ACI 318M-05)与我国《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区别;第14章为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资料及设计任务书。 本书除可作为学习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辅助用书外,也可供该课程的任课老师参考,同时还可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用书。
由黄本胜、邱静、刘达、谭超所合*的《进水口防导沙关键技术与应用》一书应用物模试验和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无坝取水防导沙底墙螺旋流产生的机理,分析了导沙底墙周围水流及泥沙运动特性及影响导沙效果的主要因素;以荷树园电厂取水口工程和淡澳分洪河道进口为工程案例,通过动床物理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防导沙底墙的布置型式对螺旋流产生的范围和强度的影响及导沙效果的影响,总结了防导沙底墙组的*优布置型式;以东江下游太园泵站提高取水保证率试验研究为工程案例,提出了平原感潮河段改善取水水质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体系;以芦苞涌水闸典型案例提出了水位下降对无坝取水影响的分析方法及提高取水保证率的工程措施。 本书可供水利、环保、电力、航道等行业相关科研、设计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有关高等院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