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导书》是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国家职业标准和题库建设的要求编写的,其内容主要由“职业概况”、“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鉴定试题库”四部分组成,分别对技术等级、工作环境和职业能力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对培训期限、教师、场地设备及培训计划大纲进行了指导性规定。本书重点是文字试题库。 试题库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电力行业》和针对本职业(工种)的工作特点,选遍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理论知识(含技能笔试)试题和技能操作试题;还编制有试卷样例和组卷方案。 《指导书》是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考核命题的依据,可供劳动人事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评人员使用,亦可供电力(水电)类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和企业职工学习参考。
水利行业标准SL/T 242-1999《周期式混凝土搅拌楼(站)》于1999年首次发布、实施,至今已达10年。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在科研、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等方面的技术水平都有快速的发展,混凝土坝型和混凝土种类不断增多,混凝土搅拌楼(站)总体技术水平也有着十分明显的进步,水电工程中使用大容量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越来越多;随着我国桥梁、码头建设工程的不断增长,船载混凝土搅拌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技术水平和要求也迅速提高。原标准已不能满足这些新技术的需求。 本次修订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参考*的美国混凝土工厂标准CPMB 100-00和CPMB 100M-00,吸收各方面技术发展的特点,以促进混凝土搅拌楼(站)的质量全面提高。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而且
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国内外已逐步被应用于各种水工建筑物。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我国,沥青混凝土应用于大型水工建筑物的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三峡工程茅坪溪防护土石坝、冶勒水电站及尼尔基水利枢纽等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成功应用,沥青混凝土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本标准。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既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适合水工沥青混凝土的有关内容,又突出了水工沥青混凝土的特点。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安排制定的。 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国内外已逐步被应用于各种水工建筑物。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我国,沥青混凝土应用于大型水工建筑物的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三峡工程茅坪溪防护土石坝、冶勒水电站及尼尔基水利枢纽等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成功应用,沥青混凝土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本标准。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既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适合水工沥青混凝土的有关内容,又突出了水工沥青混凝土的特点。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内容、方法和质量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利水电类《水工钢结构教学大纲》组织编写,编写的主要依据是《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本书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钢结构的材料与设计方法、钢结构的连接、钢梁、其他受力构件、平面钢闸门等。为便于教学和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书中增加了有关案例、习题和思考题,书后附有相关附录。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学,也适用于电大、职大同类专业的教学,同时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JJF l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和GB/T l.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8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概述; ——技术要求; ——校验条件; ——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 一一校验结果和校验周期。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北京中水新华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晓明、邵奎兴、冯新红、曹淑敏、江培福、刘杰
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为主编单位修订的《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 本标准实施后取代《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试行)》SDJ17-8。 本标准自2000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测定仪(气压式)的首次校验、后续校验和使用中检查。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制定工作自2005年启动以来,编制组收集了大量国内外工程资料,结合我国已建和在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为制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共7章,主要内容为:常规焊缝检测和质量分级,主要采用了GB/T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和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波检测》。针对未焊透深度检测定量难题,进行丫相关试验研究,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基本可靠的未焊透深度检测的方法和未焊透深度计算公式。本标准中的未焊透深度检测方法,也参考了三峡工程建设标准TGPS.J69—2003《了形接头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未焊透深度超声波探伤导则》。T形接头未焊透深度评定,对I形坡口角焊缝和大钝边组合焊缝,专门制定了评定条款;对T形接头组合焊缝,规定按照水王金属结构产品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和/或标书合同、图纸等有关
根据水利部1997年下达的“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按水利部1997年7月发布的sL01—97《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对SDJl7—78《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进行修订。 《水利水电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对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程序、勘察阶段和勘察精度作了统一规定; ——明确各勘察阶段的勘探任务和取样试验的要求; ——规定了各设计阶段必须提交料场勘察报告及报告的编写提纲; ——规定了天然建筑材料质量技术要求。 对SDJl7—78《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进行修改的主要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了规程前引部分、术语、符号和有关共性要求的一般规定; ——修改了部分料场勘探网(点)间距和图件比例尺,要求每个
《土木工程材料(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以基本土木工程材料为主,共分10章,内容包括绪论、土木工程材料导论、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砌筑材料、金属材料、木材、高分子材料、沥青及沥青基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筑功能材料及附录。 《土木工程材料(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适用于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也可用于土木建筑类其他专业,并可供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等相关人员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78-2012):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共分4章10节55条和1个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 ——术语; ——湿磨细水泥浆材的性能试验; ——湿磨细水泥浆材的现场制备和检测以及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578-2012):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为全文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78-2012):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