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识图与绘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是结合水利水电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编写的。《水利工程识图与绘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主要包括基本制图标准与技能、工程形体的表达、水利工程图和计算机绘图等四个学习型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包含若干学习型工作任务。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水利水电类专业工程制图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胡建平、晏成明主编,刘亚莲主审。
本书内容包括:《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编制说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条文释义、调研论证报告共三章。
肖建红和王敏著的《水库大坝建设的经济价值与 经济损失评价--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以千年生态 系统评估等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基础,运用直接市场 法、替代性市场法和模拟市场法等资源环境经济价值 方法和基于生态足迹思想的生态供给足迹(经济价值 )与生态需求足迹(经济损失)方法等两类评价方法 ,分别从全国尺度和区域尺度,定量评价了我国水库 大坝建设的经济价值与经济损失和三峡工程建设的经 济价值和经济损失;并以三峡工程建设的经济价值与 经济损失评价为基础,提出了六种三峡工程建设的生 态补偿标准方案和生态补偿实施方案。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著的《景观都市主义》由九个章节组成,通过3个部分介绍景观都市主义的思想发展史。本书的靠前部分,靠前章到第3章梳理了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这3章将景观都市主义言论的出现置于后现代建筑文化以及对现代主义规划批判的背景中,并以宣称景观设计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规划专家结束。本书的第2部分,第4章至第6章揭示了景观都市主义出现的经济和政治背景。这些章节将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定位在后福特主义城市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中,而非其声称的起源于建筑文化的自主性。本书的第3部分,也是很后一部分,第7章至第9章回顾了这个主题相关不同形式的主观性和表达方法。这一部分内容重新审视了19世纪景观设计的起源,景观设计是一个学术性的学科和自由的职业负责城市的建设,而非田园牧歌般的游离在城市之外。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光传送网(OTN)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设备单机功能测试组网功能性能测试设备可靠性测试设备网管测试控制平面测试互联互通测试时间和频率同步测试电磁兼容测试性能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行业应用的OTN终端复用设备和OTN交叉连接设备的测试,其中OTN交叉连接设备包括OTN电交叉设备OTN光交叉设备和OTN光电混合交叉设备
本书由二十余位富有承包国际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的大型国企专家和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方面享有盛誉的知名教授编著,内容涉及从如何做好准备走出国门开拓市场,到如何组织项目投标、签订承包合同、组织项目咨询、设计和采购,到如何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分包,以及工程项目的融资、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保险与风险管理,直到项目的竣工验收、保修及项目后总结等内容,书中还对实施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描述,同时也介绍了实施项目中经常遇到的有关索赔、仲裁、诉讼,以及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等等。全书对涉及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每个环节都有重点阐述,基本涵盖了在境外实施承包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本书依据工程测量技术服务领域和工程项目施工工艺,遴选汇编十个典型项目作为依托,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测绘人才。本书主要内容有:测量工作认识;测量工作准备;测量基本技能训练;小区域控制测量;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应用;线路中线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测量;桥涵施工测量;隧道施工测量;建筑施工测量等。
本教材有针对性的序化与构建能力单元,按照测量基本技能、区域控制测量、建筑施工控制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与竣工测量构建;按照教学模块构建教学情景,教学情景设计通过生产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任务为载体,突出基本技能操作。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训/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砂石材料试验、石灰和水泥试验、水泥混凝土和砂浆试验、沥青材料试验、沥青混合料试验、钢材试验等检测试验内容。试验内容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从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出发,选取相关试验项目,介绍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仪器设备与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数据整理等内容。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训/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作为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的实训教材,与建筑工程材料教材配套使用。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训/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为高等职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中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师生及人员从事工程施工、工程监理、试验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及诊断关键技术的醉(同音)新研究进展,以工程实例阐述了混凝土坝防裂智能监控技术构成及应用,详细阐述了作者提出的基于泄流激励的水工结构损伤诊断方法,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水下损伤识别难的技术难题。
本书为郑邦民教授长期从事水力学、流体力学的教学和科研的论文集,包括水力学试验、流体数值模拟、洪水模拟计算、溃坝问题、河工模型试验、大型网河计算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