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吴文庆,高军,李仰斌主编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试行)》分六个部分,分别为总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分类分区、自流灌区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提水灌区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井灌区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
是谁早提出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三峡大坝是在江水中建起来的吗?三峡工程共花了多少钱?三峡移民搬迁到了哪里?生活如何?三峡工程具有什么样的综合功能和效益?三峡水库蓄水会不会诱发地震?三峡坝区和库区的文物是如何进行保护的…… 《百问三峡》以较全面的视角,向读者介绍了三峡工程的由来,三峡工程概览、枢纽工程,移民工程、输变电工程,三峡工程的运行和效益、生态与环境、文物保护和自然人文景观等,解答公众对于三峡工程的各种疑问,带领读者走进她的历史与今天,并和读者一起,思考她的未来
SL269-2001《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是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制定、修正计划,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98)水规技便字第12号文下达的任务安排制定,按照SL01-97《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编制的。 沉沙池的设计涉及水文泥沙、水轮机和水泵、水力学、技术经济及水工建筑物等多学科专业。且我国地域辽阔,各流域水系的水沙状况差异较大,水利工程与水电工程的沉沙池也有很大不同。上述情况形成本规范的特殊性。 本规范共10章4个附录。10章分别为:总则;术语、主要符号;设计资料;沉沙池的设置条件及泥沙沉降设计标准;位置及类型选择;工程布置;主要尺寸确定;结构设计;运行设计;原型观测和安全监测设计。4个附录分别为:沉降计算方法;悬移质泥沙沉速计算;水利工程定期冲洗式沉沙池冲洗计算;水电站沉沙池有压及无压排沙
本书是《水电厂生产人员技术问答丛书》之一,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水电厂水库调度的知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的基础知识,水资源的规程、法规与标准,水库的防洪调度和兴利调度,水库的优化调度,以及水库调度自动化。本书内容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讲述了水库调度方面的知识,紧密结合水电厂水库调度工作的实际需要,可以快速提高水库调度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 本书可供水电厂水库调度人员提高业务技能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工程检测与大坝安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作者杨华舒、闫毅志、魏海、杨宇璐、董卫)共有9章,通过对典型水工建筑物病害特点的阐述,讲评工程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结合编者承担的大量科学基金项目和工程技术项目,系统讲解水工监测和结构测试所需的设施选用、测点设计、数据分析、规范应用等诸方面的知识,并归结于大坝安全鉴定的各单项和总体目标。读者通过学习应逐步掌握变形、渗流、应力等安全要素的测试原理和监测设计方法,并在传感器和设备选择、数据筛选分析、结构病害诊断和老化评判、大坝安全综合鉴定等方面获得系统的知识储备。 《工程检测与大坝安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施工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地质灾害防治、尾矿坝病害诊断、岩土工程
本教材为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系列教材之一,由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联合安徽水利建筑工程安装总公司的有关专业技术骨干,以安徽省及华东区域已建、在建、病险水库加固的水利枢纽工程为载体,以专业核心能力(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训练为目的而编写的。本教材内容包括:土石坝设计与施工的相关资料收集;枢纽布置与工程等别的确定;土石坝设计;溢洪道设计;土石坝施工等项目。每个项目由设计或施工方法及案例构成,供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加强实践性训练。 本教材适用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城市水利、治河与防洪等专业,并可用于成人专科学校以及普通本科院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同类专业教学,还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谭超、黄本胜、洪昌红、邱静、刘达编*的《平原大型水库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理论与应用》系统总结了大型水库动态纳污能力的理论体系,研究得出的衰减系数和流速之间的定量公式,建立二维水流 水质数学模型。以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为案例,分别应用常规的衰减常数和实验得到的定量衰减公式,开展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提出飞来峡库区纳污总量控制方案,并严格制定限排总量,从而保障飞来峡库区水质达标,也为水库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有力抓手。 本书可供水利、环保、电力、航道等行业相关科研、设计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有关高等院校师生研究、学习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根据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土工试验指导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本书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土的工程分类、土样和试样制备、含水率试验、密度试验、比重试验、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土的渗透试验、土的击实试验、土的固结试验、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及三轴压缩试验等,并附有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本书适于高职高专院校水利水电工程、农田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道桥、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同样受到很多有识之士关注。长江水利委员会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近半个多世纪的论证、研究工作,为满足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需要,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专家编写了这本科普书。本书内容包括: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中国水资源特征及 其社会效应;南水北调总布局;南水北调西、中、东线工程;南水北调的实施顺序;热线焦点—— 中线工程的若干话题等。 本书适合关心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也可作为水利工作者以及南水北调各线所涉及的地区领导等的参考书。
《DL/T 1558-2016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0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0]320号)要求制定。《DL/T 1558-2016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DL/T 1558-2016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规定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技术要求。《DL/T 1558-2016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适用于水电站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重力坝设计与施工(省部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规划教材)》是省部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规划教材,是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示范建设对专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按照*颁布的重力坝设计与施工课程标准编写完成的。全书共分3部分:第1部分为项目资料及设计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工程的基本资料,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第2部分为重力坝设计,主要介绍重力坝设计基本理论、方法,并列出案例供学生学习;第3部分为重力坝施工,介绍重力坝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编制方法和步骤,同时,列举了案例供学生学习参考。 本书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监理、水利工程施工等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可作为水利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讲述中国运河文化是运河区域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中国的运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水利工程,在维护国家统一、南粮北运、繁荣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运河区域的文学、艺术、风俗、信仰及文化交流活动,都有鲜明的特点。走近运河,游览沿线城镇,观赏风景名胜,我们便不难发现:运河里不仅流淌着载舟行运之水,而且充溢着历久弥新的文化。
本教材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为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水利工程建筑专业课程改革而专门设置的一个新的学习领域,以我院水利工程施工实训中心为载体,分别进行非溢流坝设计、溢流坝设计、枢纽总体布置与设计图绘制、重力坝施工等四个项目的实训,以实现学生对重力坝设计与施工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教材可作为水利类各相关专业施工实训的辅助书,也可作为水利类施工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共七章,章绪论,对小型水库防汛抢险的基本知识、防汛抢险的特点及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加以简述;第二章防汛组织机构与职责,简述防汛方针、任务、机构或专职人员职责以及防汛队伍的建立等;第三章防汛准备与检查;第四章土坝险情抢护,论述土坝渗水、漏洞、塌坑、流土管涌、裂缝、滑坡、防风浪及护坡破坏的具体抢险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第五章抢险应急措施,简述及时加大泄洪流量、防止洪水漫坝临时措施、预警系统以及做好洪水预报和调度等;第六章输泄水建筑物险情抢护,论述输水洞、溢洪道以及闸门和启闭设备险情的具体抢护方法;第七章介绍了20多个小型水库险情抢护的实例,以供各地防汛抢险时参考。该书可供基层水利管理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县(市)水利部门的培训教材。
本书内容共分六章:章绪论,简述水库工程安全现状、安全检查与加固的重要性,安全检查的组织和要求以及大坝安全分类标准;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介绍了土石坝、浆砌石坝、溢洪道、放水设备及渠系工程的安全检查与加固。文中结合全国各地具体事例及其经验教训,分析并论述了上述工程设施裂缝、漏水、滑坡、失稳等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其检查、观测与处理方法。 本书收集全国各地土石坝加固与处理的方法经验总结,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广大水库管理人员及县市级水利管理干部学习掌握,也可作为培训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715-2015):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给出了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总体要求,并规定了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的体系架构、工作内容、过程管理、组织体系及保障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715-2015):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适用于水利行业各单位组织、实施、监督和考核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适用于水利行业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机构组织、监督、考核运行维护工作;适用于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机构建立运行维护服务体系、开展运行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