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论文集。本书共收入论文31篇。主要内容是作者对西线工程众多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和期工程规划》提出的质疑和建议。涉及的问题主要有8个:一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二是青藏高原冰川退缩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四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西电东送工程发电影响的I司题,五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调水区居民、生态补偿的问题,六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藏区宗教、文化、文物等保护的问题,七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投资和运作模式的问题,八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替代方案的问题。
本书较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脆弱性和恢复力在各个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概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变化特性,构建了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评价模型;采用了模糊聚类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力进行分区和定量评价研究;并对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分区标准进行了研究;结合ipcc对未来年份气候变化的预测、未来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和社会经济等情景预测,对未来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书中对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研究。本书以山西省为例,对山西省历史典型年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力进行分区和定量评价。分析了山西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时空变化;并采用ipcc
彭雪辉、蔡跃波、盛金保、李雷、张士辰等*的《中国水库大坝风险标准研究》回答了如何根据我国水库大坝风险进行科学决策这一问题。全书共分为10 章,包括绪论,水库大坝风险分类与分区,水库大坝风险评估,水库大坝风险评价与决策理论,溃坝风险的地域性、时变性与社会性分析,中国水库大坝风险标准制定,水库大坝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关于大坝风险标准的若干思考,实例分析,基于脆弱度的水库大坝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以及两个附录等。本书前九章基于溃坝概率和溃坝后果研究水库大坝风险标准,第 10章基于脆弱度研究水库大坝风险标准。 本书可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采用水库大坝风险评估方法指导水库运行管理、维护与除险加固,也可供从事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关科研、技术人员参考。
水电是绿色能源,是目前人类能够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一些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缺电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大力开发水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支持,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枢纽工程的设计成果,并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还简述了建设和运行情况,带有诸多总结、反思。 本书适用于从事大中型水电站枢纽工程的设计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学生。
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为我国首创,此项技术的研究进行了20多年。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课题,包括水工结构、混凝土坝温度应力补偿水泥化学、混凝土变形及工程现场施工和原型观测等学科。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不仅是一项简化温控的混凝土坝防裂措施,也是一项快速施工的筑坝技术。 本书的内容包括: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特点、基本方法及发展历史;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温度应力补偿理论及设计方法;水泥、混凝土中氧化镁的膨胀机理和变形控制;采用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工程实例。本书由国家科技学术专著出版基金和电力科技专著出版资金资助编著出版,为国家资深水电专家所推荐。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科研、教学以及工民建、铁路、公路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在材料结构研究所10多年水闸安全检测与评估分析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水闸安全检测与评估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结构无损检测、安全评估理论等国家和部颁标准编写,对水闸安全鉴定的各项工作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工程现状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安全检测的内容与要求,复核计算内容和要求,水闸检测方法,安全评估准则、指标、方法,耐久性评估方法,水闸安全类别评定标准与方法等。提供了10座不同类型、不同安全级别的水闸安全检测与评估分析的工程实例。为方便读者查阅,附录提供了SL214-98《水闸安全鉴定规定》和SL75-94《水闸技术管理规程》的主要内容。 本书可供水闸管理单位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水闸安全检测与评估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绪论,水工建筑物设计综述,岩基上的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水闸,岸边溢洪道,水工隧洞,闸门,过坝建筑物、渠首及渠系建筑物和河道整治建筑物,水利工程设计,水工建筑物管理。 本书除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外,还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浙江省安吉县赋石灌区为例,对赋石灌区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 主要内容包括安吉赋石灌区的发展历程和概况、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升级和改造、数字灌区建设等。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基础,在赋石灌区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信息化升级和改造,包括感知体系建设、网络建设、自动化建设等“补短板”建设,为之后的智慧灌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智慧灌区为目标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包括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建设、数据仓建设、模型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等,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适合于对灌区现代化建设有兴趣的读者、对水利智慧灌区有研究的同行、水利专业大学生及研究生等对象阅读。
本书是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用书。全书共分15章,包括:总论,水工结构上的作用,水工水力学问题和水力设计,岩基上的重力坝,拱坝,支墩坝,土石坝,河岸溢洪道,水工隧洞,土基上的闸坝,水工闸门,过坝建筑物,渠首及渠系建筑物,水利枢纽布置,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控及运行管理。每章附有复习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水利类专业及其他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汇总、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工程设计实例的基础上,针对平原、丘陵区常见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经过几十年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设计中的不足,结合现代新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绪论、水闸、橡胶坝、引水防沙枢纽、河岸溢洪道与迷宫堰、重力坝、土石坝、平原水库优化设计方法、其他水工建筑物、基础防渗处理、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水利枢纽布置等。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阅读,或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专业的教材。
本书是在1989年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橡胶坝》一书的基础上,增补近10多年来我国橡胶坝工程蓬勃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经修改充实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橡胶坝工程的规划、坝袋设计、锚固结构设计、控制系统及安全观测装置设计、坝基土建工程设计、施工和坝袋安装、工程概算、运行管理和不同类型橡胶坝工程实例、有关的试验研究成果,以及供设计参考的主要资料等。 本书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较系统地阐述橡胶坝的建设和管理技术,图文并茂,具有先进 性、系统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是从事橡胶坝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人员重要的参考书、实用的手册,还可作为有关大专院校或培训班师生的参考教材。
本书结合三峡监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三峡三期工程施工监理现场工作内容、现场检查项目、现场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检验与评定等内容,可供水利水电工程生产一线的设计、监理、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使用参考。
吴义泉编*的《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管理)(精)》是“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成果。全书共十二章,包括:绪论,工程建设管理组织,工程概算、经济评价与融资,工程招标、合同与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工程移民安置与水土保持管理,工程运行管理组织,厂坝枢纽工程运行管理,库区工程物业化管理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咨询的相关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介绍无损检测法检测堤防和大坝内部渗漏隐患、混凝土坝裂缝及缺陷;同时介绍了作者首创的采用压实计法控制土石坝碾压质量和电化学法监测碾压混凝土初凝时间;具体介绍了各种无损检测法检测堤坝内部隐患的机理、有关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构成及使用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无损检测法在大坝、堤防、城市地下排灌系统和景观湖泊渗漏检测等现场应用经验。本书适合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和大坝安全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大学和科学研究单位的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
本书是全国水利水电类高职高专统编教材,是根据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全书内容共分9章,包括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水闸、河岸溢洪道、水工隧洞戌坝下涵管、过坝建筑物、渠系建筑物、水利枢纽布置等。本书的编写全部采用新规范、新标准,广泛吸纳新技术,并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突出实用性,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枕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监理和水利上工程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其他相近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造的灌溉、排水、调水及工业、城镇供排水的大中型泵站及安装有大中型主机组的小型泵站的设备安装及验收。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2]15号“关于2002年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及主编单位的通知”,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SL 1—2002)的要求,对《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 211—98)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12章33节254条和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土冻胀量的分级及其确定方法;冰冻荷载的分类、取值和组合;抗冰冻材料、结构的选用与布置要求;各类水工建筑物(结构)的抗冰冻设计。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将总则中的适用范围改为“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1、2、3级水工建筑物的抗冰冻设计,4、5级水工建筑物的抗冰冻设计和多年冻土区水工建筑物的抗冰冻设计的有关内容可参照执行”;增加“主要术语和符号”一章; 土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和水利行业标准做了修改;取消原规范第2章中的标
北京古建筑物语.一:红墙黄瓦 定价 48.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开本 32 作者 张克群 著 装帧 页数 216 字数 ISBN编码 9787122296283 重量 北京是雄伟的皇城,六个朝代的帝王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辉煌遗产,透过红墙黄瓦,我们能看到历代王朝的兴衰,并从皇城、皇家园林巧夺天工的技艺中体味到中华文明的璀璨。作为系列书的第一本,本书将为您揭开紫禁城的神秘面纱,从一个不同侧面感受一个个王朝逝去的背影。
本规范的内容包括:坝型选择和泄、引水建筑物布置;筑坝材料选择和填筑要求;坝体结构和坝基处理;坝体与坝基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坝的计算和分析;分期施工和扩建加高;安全监测设计等基本规定和要求。
《水工建筑物的空化与空蚀》分10章,依次是:泡动力学基础、空化、空化噪声、空蚀、过流表面不平整引起的空化与空蚀、坝身泄水孔进口及闸槽的空化特性、孔板与洞塞的空化特性、有压弯曲管道和岔管的空化空蚀特性、其他水工建筑物的空化空蚀特性、掺气减蚀。前4章用相对简短的篇幅阐明空化和空蚀的力学机制,第5~9章叙述了主要水工建筑物的空化与空蚀特性,第10章说明了掺气减蚀的原理及其工程措施。《水工建筑物的空化与空蚀》可供水利工程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水利工程各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和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参考书。《水工建筑物的空化与空蚀》还可供流体机械、船舶工程等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南水北调东、中线的各类工程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识别、评价、预测南水北调东、中线的工程风险,研究提出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各种复杂情形下的调水运行工程风险分析方法,制定相应的运行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为南水北调工程高效运行提供科技支撑。 本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方法性,书中论述的南水北调工程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等,对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书可供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各级管理者及其他工程管理人员参考,在开设风险管理课程的各院校也可以作为辅导教材,对风险管理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规范保留了原《规范》的章节结构,共分为总则、溢洪道布置、水力设计、建筑物结构设计、地基及边坡处理设计,安全监测设计等六章,并有五个附录。 本规范对原《规范》主要作了如下修改: (1)明确本规范使用范围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岩基上的1、2、3、级河岸式溢洪道、删去了原《规范》中“兼顾厂顶溢流厂前挑流及泄洪隧洞出口的水力设计”的内容。 (2)充实了关于侧槽溢洪道的内容,并增加了关于面流戽流消能布置的内容。 (3)水力设计方面,在实用堰堰顶负压、WES堰、宽顶堰泄流能力,侧槽内横向水面差、边墙脉动压力、挑流鼻坎流速、泄槽收缩段、弯道及消力池等计算中,增加了若干系数的取值规定,补充了若干计算公式、图表。 (4)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一章中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改用了强度等级体系;按照GB50287-99《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