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识图与绘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是结合水利水电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编写的。《水利工程识图与绘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主要包括基本制图标准与技能、工程形体的表达、水利工程图和计算机绘图等四个学习型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包含若干学习型工作任务。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水利水电类专业工程制图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胡建平、晏成明主编,刘亚莲主审。
为规范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掌握大坝运行性态,指导工程施工和运行,反馈设计,降低大坝风险,制定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601-2013·替代SDJ336-8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中的1级、2级、3级、4级混凝土坝的安全检测,5级混凝土坝可参照执行。
本书以浙江省安吉县赋石灌区为例,对赋石灌区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 主要内容包括安吉赋石灌区的发展历程和概况、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升级和改造、数字灌区建设等。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基础,在赋石灌区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信息化升级和改造,包括感知体系建设、网络建设、自动化建设等“补短板”建设,为之后的智慧灌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智慧灌区为目标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包括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建设、数据仓建设、模型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等,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适合于对灌区现代化建设有兴趣的读者、对水利智慧灌区有研究的同行、水利专业大学生及研究生等对象阅读。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 (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以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修订的《水闸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代替SD133-84)。 本标准自2001年4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根据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规设字(1995)0037号 “关于开展《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修订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规局技[1997]7号“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四大效益为一体的一项巨大系统工程,对促进中国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一项水利系统工程,而且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涉及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技术方法。 本书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针对施工完成后的三峡坝区将由施工期过渡到管理运营期的现实情况,面对新的转变和调整,对构建后建坝时代的坝区规划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对国内外大型水利枢纽区在运营期间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管理有所裨益。本书可供广大建设管理者、规划师、建筑师、水利工程师等学习参考。
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为我国首创,此项技术的研究进行了20多年。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课题,包括水工结构、混凝土坝温度应力补偿水泥化学、混凝土变形及工程现场施工和原型观测等学科。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不仅是一项简化温控的混凝土坝防裂措施,也是一项快速施工的筑坝技术。 本书的内容包括: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特点、基本方法及发展历史;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温度应力补偿理论及设计方法;水泥、混凝土中氧化镁的膨胀机理和变形控制;采用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工程实例。本书由国家科技学术专著出版基金和电力科技专著出版资金资助编著出版,为国家资深水电专家所推荐。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科研、教学以及工民建、铁路、公路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具有流量大、落差大、流速高、水深大等特点,截流施工采用双戗堤联动,其填筑强度大、影响因素多、技术要求高、施工组织协调系统复杂,是当今世界综合难度的截流工程。本书围绕导流明渠截流施工,全面介绍了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水流数学模型计算与进占方案研究、施工水力学计算与进占方案研究、截流施工信息化研究、截流施工组织设计研究和截流施工实施。本书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截流施工,保障了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高效、有序、安全地实施。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水电站》除绪论外,共分3篇13章。篇水轮机, 内容包括:水轮机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水轮机蜗壳、尾水管及空化与空蚀,水轮机特性及选型,水轮机 调节;第二篇水电站输水系统,内容包括:水电站布置型式及其组成建筑物,水电站进 水口及防沙、防污和防冰措施,水电站渠道、压力前池及隧洞,水电站压力管道,水 电站水击及调节保证计算,调压室;第三篇水电站厂房,内容包括:水电站厂区及岸边 式厂房布置 设计,其他类型厂房布置及设计特点,厂房结构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水电站》主要供本科院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师生使用,授课时数为55 ~70学时。同时也兼顾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动力工程等专业使用,授课内容 和时数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此外,本书对
本书是在1989年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橡胶坝》一书的基础上,增补近10多年来我国橡胶坝工程蓬勃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经修改充实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橡胶坝工程的规划、坝袋设计、锚固结构设计、控制系统及安全观测装置设计、坝基土建工程设计、施工和坝袋安装、工程概算、运行管理和不同类型橡胶坝工程实例、有关的试验研究成果,以及供设计参考的主要资料等。 本书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较系统地阐述橡胶坝的建设和管理技术,图文并茂,具有先进 性、系统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是从事橡胶坝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人员重要的参考书、实用的手册,还可作为有关大专院校或培训班师生的参考教材。
本书是一本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论文集。本书共收入论文31篇。主要内容是作者对西线工程众多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和期工程规划》提出的质疑和建议。涉及的问题主要有8个:一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二是青藏高原冰川退缩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四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西电东送工程发电影响的I司题,五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调水区居民、生态补偿的问题,六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藏区宗教、文化、文物等保护的问题,七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投资和运作模式的问题,八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替代方案的问题。
水电是绿色能源,是目前人类能够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一些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缺电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大力开发水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支持,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枢纽工程的设计成果,并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还简述了建设和运行情况,带有诸多总结、反思。 本书适用于从事大中型水电站枢纽工程的设计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学生。
本书为《橡胶坝工程技术指南》第二版,是在进一步总结和吸取国内外橡胶坝工程建设的新成果和新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主要包括橡胶坝工程规划、坝袋设计、锚固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土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运行管理等内容,并在书后附录中列入了坝袋材料技术要求、坝袋参数计算表和坝袋用橡胶材料与防老化配方等。 本书可供从事橡胶坝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颜宏亮,闫滨主编的这本书是研究水流与建筑物矛盾的科学,是为治河防洪、发电供水、灌溉排涝、航道港口、综合利用、生态水利等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全书除绪论外共分三篇(十二章):篇是蓄水枢纽的主要水工建筑物,着重介绍各种坝、溢洪道、隧洞等主要建筑物,还有蓄水枢纽布置;第二篇是取水枢纽的主要水工建筑物,着重介绍水闸等与取水相关的建筑物及枢纽布置;第三篇是渠系中的主要水工建筑物,重点是渠系中常用的渡槽、倒虹吸管及涵洞、陡坡及跌水等建筑物。 本书还兼顾专科和高职的教学需要,编写的构架可以使教师方便地大块跨过某些章节内容,又不失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也可作为水利类其他专业的教材,并解决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之需。
耿波、王福敏、汪宏*的《三峡库区桥梁船撞技术与工程实践》以三峡库区跨航道桥梁为对象,总结了作者近些年来在桥梁船撞风险评估以及防撞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工程经验,介绍了桥梁船撞风险评估理论和防撞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库区典型桥梁的评估和设计案例。主要内容包括:桥梁船撞技术及其评估分析方法、三峡库区跨江桥梁船撞安全等级分类、三峡库区典型桥梁船撞安全评估事例、三峡库区桥梁防撞设计、三峡库区典型桥梁的防撞设施设计案例和三峡库区桥梁船撞设计数据库信息系统。 本书可供桥梁科研和设计人员、桥梁养护管理人员、港航及航道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桥梁工程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较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脆弱性和恢复力在各个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概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变化特性,构建了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评价模型;采用了模糊聚类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力进行分区和定量评价研究;并对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分区标准进行了研究;结合ipcc对未来年份气候变化的预测、未来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和社会经济等情景预测,对未来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书中对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研究。本书以山西省为例,对山西省历史典型年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力进行分区和定量评价。分析了山西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时空变化;并采用ipcc
本书是根据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1中央1号文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z006]16号)等文件的精神,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而编制的。本书共分10章,包括:绪论、岩基上的重力坝、土石坝与堤防、其他坝型及过坝建筑物、水闸、河岸溢洪道、进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水电站厂房、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等。 本书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监理、水利工程施工等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