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为全面和详细地介绍了天然水体中有机物的特性,并着重介绍了其有机物分子量,亲疏水性以及三维荧光光谱;饮用水处理的各种技术、特点和所起的作用;饮用水不同的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特点以及去除的技术和工艺;同化有机物和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生成、特点及去除的技术和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以及膜技术等。本书适合从事饮用水处理的研究、设计以及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给排水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亦可作为饮用水深度处理课程的研究生教材。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主管领导郑天翔同志1952-1958年间的日记,它以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的独特视角,翔实记录了北京现代城市规划起步阶段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大量项目、工程、会议、事件和人物等重要史实,以及1953年、1957年和1958年三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和决策的过程,首次披露一大批鲜为人知的往事与细节,生动再现了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者的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为官方史料的补充,可供城市规划史、建筑史、城市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研究参考,以及关心首都城市工作及城市发展问题的人士阅读。
《中国大坝70年》突出了70年来中国大坝在不同年代建设运行的轨迹,客观反映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时代背景、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特点、建设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成效等,系统总结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成功经验和经历教训。全书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以概述加案例的写法,按照年代撰写概述和挑选代表性工程,邀请相关院士、专家和大坝建设管理单位参加编撰工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生动展现了70多年来我国大坝建设的辉煌成就,向业内人员提供具有系统分析和生动案例的中国大坝工具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按照十章呈现,*章呈现中国大坝发展历程,第二章至第八章呈现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中国大坝工程;第九章讲水库移民安置和文物保护;第十章
水下工程是指水域环境中的土木工程,涉及范围极厂,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港口码头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以及海洋石油、潮汐能、海底资源的开发等。《水下工程》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水域环境、建筑材料、水中建筑物的设计、地基和基础、水下地基的开挖和处理、钢筋和混凝土工程、水中浮体和锚旋、水下工程的修补和工程实例。《水下工程》详细介绍了水下工程的环境特点、设计理论、施工技术以及修补措施,并附有大量工程实例。《水下工程》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图文并茂,是水下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长江三峡工程(技术篇)》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三峡工程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主要介绍了枢纽工程的施工规划、施工导流与通航、枢纽建筑物施工、机电安装等方面的内容,重点论述了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要技术方案、解决的主要难题,以及实施的工艺措施。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三峡工程环境问题,本书从环境评价、应对措施及监测成果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同时,本书还简要回顾了三峡工程论证决策历程和组织建设过程,并对工程建设质量和初期运行效益作了扼要分析。 《长江三峡工程(技术篇)》图、文、表、照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平实,着重于工程实录和工程纪实,许多施工技术和施工措施,都是建设者长期实践经验的沉淀和总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机械组振动测试、振动故障诊断、转子及轴系平衡、振动事故分析方法及经验,并对振动故障和事故机理作了详细的阐述。本书在总结我国火电厂40多年来的机组振动故障诊断、转子及轴系平衡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练出一套有效的故障诊断、消振和事故分析方法,其中不少内容还是次发表。在故障诊断和事故分析方面,本书不是一般的经验总结,或振动现象和可能原因的罗列,而是强调故障的范围、特征及形成机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供热力装置运行、维修、安装人员、振动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由于篇幅所限,《长江流域的科学技术》只能主要介绍长江流域各民族在古代和近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至于长江流域在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科技成就,只能留待将来另行整理和介绍了。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的曙光(原始社会时期)、“三大文化”中的科学技术(商周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秦汉六朝时期)、科学技术的繁荣(隋唐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高峰(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
在水处理中使用臭氧进行消毒和氧化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对有机物转化历程的研究却一直欠缺。近些年来,臭氧与模型化合物反应生成潜在的氧化副产物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使得有机物的转化研究变得愈发重要。这些研究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氧化产物数据,对于水溶液中的臭氧反应机理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研究进展。基于获得的臭氧反应机理,我们可以在尚未开展系统研究的情况下对某一化合物的氧化产物进行预测,并在已知几类相关化合物毒性的基础上对该化合物氧化产物的潜在毒性进行评估。基于这一思想,Clemens von Sonntag、Urs von Gunten编著的《水和污水处理的臭氧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精)》这本书不仅全面探讨了迄今为止已知的所有臭氧反应机理,还将这些机理广泛应用于微污染物(如:药物和内分泌干扰物)降解的研究中。本书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并更
《“十一五”国家规划重点图书: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理论与技术》共9章,从流域整体性角度,分析流域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创新理念;科学地规划流域水系总体布局和与水资源保护的协同方案,提出污染物减量、污染源系统截留净化和区域综合控制的技术途径;在分析河流动力特性的基础上,制定了河流水利与生态功能复合的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的工程技术方案;研发给出了河流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工程的技术措施和设计要求;分析研究了跨区域或跨流域调水引流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集成分析和开发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的信息系统,形成完整的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的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系统。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将为我国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5》为2015年卷,依旧分抽水蓄能发展规划与建设管理、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抽水蓄能机组装备试验与制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实践等部分,共收录抽水蓄能技术人员、学者关于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建设、运行、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经验的的文章90余篇。
本书就流域梯级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运行相关问题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系统地对梯级水电站群的联合运行模式、径流预测、洪水预报、运行自动化系统等进行了分析。全书共分6篇21章,其内容主要包括外流域梯级水电站群运行管理、我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与运行管理现状、流域梯级水电站群联合运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流域梯级水电站群运行管理模式探讨,年径流预测、月径流预测、日径流预测,流域梯级水电站群中长期联合优化运行、流域梯级水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运行、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流域梯级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运行算法,流域梯级水库群防洪运行、流域洪水预报,系统总体结构及水文站网布设、水情信息采集、水情信息传输、水情预报系统,流域梯级水电站群运行自动化系统结构、通信方式等。本书可作为电力系统、水电厂、流域水电开发公司运
《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结合一系列水利工程实例,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ANSYS软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及计算方法。全书分为3大部分共12章,包括ANSYS基础应用篇、APDL语言篇和工程实例篇。ANSYS基础应用篇主要介绍软件的功能、菜单命令选项及软件的建模基本过程,并介绍了两个简单结构静力学问题的完整分析过程,使读者大致了解ANSYS的基本分析步骤。APDL语言篇介绍了软件参数化程序语言的特点、参数定义和用法等主要内容,该部分内容使读者熟悉命令流操作。工程实例篇分别介绍了水利工程设计中常见的水工建筑物的分析实例,该部分实例都是作者工作中的实际工程,计算结果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可作为理工科院校土木、水工结构、力学和隧道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及教师学习ANSYS软件的
《石壁立江西:中国三峡工程决策建设实录》是一部全景式状写三峡和三峡工程的长篇报告文学。作者长期置身于三峡热土,既亲历工程建设,亦追踪三峡移民,力求客观公允地为三峡工程作传。读这《石壁立江西:中国三峡工程决策建设实录》,您足不出户,便能对三峡工程的历史和现状有较深的了解。
本书是北京送变电公司在1992年制定的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守则的基础上,从实际施工需要和具体操作应用出发编写的.全书共分四篇28章,着重贯彻国家和行业现行规程、规范、导则及规定;侧重介绍近年来输电线路建设施工中出现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重点阐述按施工程序和技术要求指导施工操作的规则。主要包括:通则、工地运输、施工测量;土石方工程施工、混凝土电杆及铁塔的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施工;普通线路导线和避雷线架设、紧凑型线路架设、光纤复合架空避雷线架设、跨越架设及接地装置施工等。本书可供从事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对于从事输电线路工程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运行检修、教学培训等工作也可参照使用。
《水科学数学模型丛书:水力学数学模型(修订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介绍紊流及伴随紊流运动发生的传热、传质问题的数学模型。首先介绍了紊流及其数学描述中的一些相关知识,然后详细介绍了描述紊流运动的基本方程;介绍了求解基本方程的各类紊流模型,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k-E模型、雷诺应力代数方程模型和微分方程模型;详细介绍了数值求解过程及其相关方法。下半部分主要介绍针对不同对象的专题模型,其中包括溃坝洪水模型、渗流模型、复式河槽水流模型、弯道水流模型和求解双曲型方程的特征线法等。本次修订主要补充工程应用实例。《水科学数学模型丛书:水力学数学模型(修订版)》可作为水利、水电、水运、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上述专业以及从事传热、传质、流体流动和其他有关专业工作的
《工程项目市场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地阐述了工程项目市场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工程咨询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工程项目市场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共分四个部分。首篇是市场分析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市场的具体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市场供求理论,成本及价格形成理论和市场竞争的相关理论;第二篇阐述了市场调查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市场调查的类型、原则及其应用步骤,以及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及报告编写;第三篇阐述了市场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市场预测的内容、方法及实施步骤,以及工程项目市场预测所采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主要方法;第四篇则阐述了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各种方法在工业、交通运输、能源及服务业等产业部门中的具体应用。另外,《工程咨询专业分析评价方法及应用丛书工程项目市场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还介绍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