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范了水工碾压混凝土工程质量评定,保证施工质量。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单元质量等级的评定。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 第3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导入、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直流电路、电容器、磁与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和瞬态过程。每单元列有具体明确的“职业岗位群应知应会目标”,每节后有针对性地设置“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后有“应知应会要点归纳”及“复习与考工模拟”;设计了“观察与思考”等栏目,由生产生活实例或实验作为单元相关学习内容的引导,改变过去从理论入手的知识讲解型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 第3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技能学习。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 第3版)/中等职业教
《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探讨的虽然仅是水土资源及其维护,但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却可视为当代生态问题讨论的缩印,其中包含了众多备受争议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生态危机是20世纪末开始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严峻问题。在世人认识到生态危机严重性的同时,随即也引发了一系列尖锐的论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学科理念出发,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理解各不相同,所提出的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也是大相径庭。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背景下,《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一书的出版显然具有其特殊意义。因而,对《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作一个简单的述评肯定有助于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理解的深入。
根据部1994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主持,以全国水机磨蚀试验研究中心为主编单位制定的《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SL193-97 本标准自1997年12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1 小型水电站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加强对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工作的管理,把技术改造工作逐步纳入标准化和规范化轨道,水利部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以电生[1994]13号文委托全国水机磨蚀试验研究中心负责编写《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2 本规程是依据SL01-92《水利水电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NN合作与科技司、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的委托,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对《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发展规划导则》(SL22—92)进行修订。 本标准内容包括总则、规划目标与程序、基础资料、负荷预测、电源规划、电力电量平衡、电网规划、通信及调度自动化规划、科技进步与管理规划、环境影响分析、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规划成果编制等,共12章87条和3个附录。 本标准对原导则主要做了如下修改: ——将原导则“电源规划与电力电量平衡”一章改为“电源规划”和“电力电量平衡”两章。 ——增加“通信及调度自动化规划”和“环境影响分析”两章。 ——要求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不宜规划新建小火电站,逐步关停现有容量小、效率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2]22号文)的安排,由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制订的。 2000年5月组建本标准编写组并开始编写工作,同年7月召开座谈会,编写组在广泛听取三峡工程各参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资料收集和调研,于同年12月完成初稿。2001年4月召开统稿会,同年6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在收集到全国各有关院校、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后进行了修改,2001年10月编写组邀请专家进行审查讨论后再次做了修改。2002年2月形成送审稿,2002年6月召开送审稿查会,2002年8月形成报批稿。
本书致力于培养和提高读者的基本技能,共分七章。章扼要介绍小型水电站的运行管理;第二章于第七章详细介绍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配电装置、直流系统及水轮发电机组辅助设备的运行、操作、维护与事故处理。 本书的编写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强化实验应用,便于读者自学,可作为小型水电站技术工人培训教材,亦可作为水电类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并可供从事小水电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灌溉排水工程学》(第四版)编写的配套教材,主要有6个方面的内容:学习辅导,包括各章的知识点和学习的基本要求;习题,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和计算题等五种题型;参考资料,每章提供1~2个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补充材料;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指导和代表不同气候、地形和作物等设计题目及其要求等;实验,共编入5个实验,涉及了本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试题,包括两套本专业期末模拟试卷和一套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 本书除作为高等学校农业水利专业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通用教材外,也可为从事农业水利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习参考书,更是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考生的教材之一。
为了统一水电工程水利计算应遵循的原则、工作范围、深度和技术要求,1993年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开始组织新编《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制定本规范的程序分为准备工作、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四个阶段。 水利计算应贯彻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对各部门的用水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水电工程水利计算的任务应包括水量平衡、径流调节、洪水调节和专门水力学计算,制定水库及水电站运行方式,配合选择工程规模及特征值,阐明运行特性和工程效益。 本标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部门: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参加编写单位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标准中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步新、秘军海、杜刚民、袁关堂、江宁、孟庆伟。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王英人。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曹阳。
本书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工业(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学大纲,以及2003年3月在郑州审定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地下水利用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首先介绍了地下水次源及其评价方法,主要有水文地质的一般概念,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水井出水量的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地下水资源的计算与评价等内容;接着介绍了开采地下水的建筑物,主要有管井设计和施工,其他取水工程等内容;后介绍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规划和井灌区的管理等。 为了适应开放式远程教育的需要,书中设置了学习指导、旁注、小结和习题等助学内容。
本书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用到的几种地基处理技术,以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作为工作项目单元来编排全书内容.全书共包括l0个项目单元:地基处理基本知识,垫层处理地基,强夯处理地基,深层搅拌处理地基,高喷灌浆处理地基,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灌注桩处理地基,锚固技术处理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处理地基,特殊土地基处理。 本书为高等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作为培训教材或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 本标准共7章,主要技术内容有: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代燃料项目减排效益; ——保护森林植被的生态效益; ——一代燃料项目的其他生态效益; ——生态负面影响分析。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援越、李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系统地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面的原理、方法以及众多的工程实践经验。全书共分16章,分别概括了水库管理、建筑物的养护和维修以及水电工程管理的内容,如水库库区的防护、库岸失稳的防治、水库的泥沙淤积及防沙措施、水库的异重流排沙、土坝和混凝土建筑物的养护和修理、溢洪道和输水建筑物的养护和维修、水电站建筑物的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适合水利水电类学校的大中专学生学习使用,同时也是科研、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参考书。本书由北京动力经济学院顾慰慈主编。
本标准规定了立式水轮发电机(以下简称发电机)现场检修的等级、间隔、项目、试验和工艺质量要求。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增加了内水冷却、蒸发冷却发电机的检修技术要求,多点小支柱弹性支撑。多点弹簧束支撑推力轴承的检修技术要求,升流试验的内容,以及检修技术报告和检修完工资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在15MW及以上的发电机检修。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开展2004年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水总局科[2004311号文)的工作安排以及《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l--2002)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吸收了近年来我国数字式继电保护技术较成熟的成果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经验。本标准共ll章6节144条,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总则; ——一般规定; ——发电机保护; ——电力变压器保护; ——线路保护; ——母线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 ——并联电抗器保护; ——电力电容器保护; ——电动机保护; ——自动重合闸; ——二次回路。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编
本书是全国水利水电类高职高专统编教材,是根据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水电站微机监控与保护》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的输入与输出;微机调速器、微机自动准同期、微机励磁调节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微机继电保护构成、软件原理和算法;微机现地自动控制原理与装置;水电站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城市控制;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和抗干扰措施;水泵站微机监控系统原理与结构等。本书可作为水利电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电站电力设备、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水电站动力设备、机电排灌等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电站、水泵站等相关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两篇七章。篇共四章,讲述水电站自动装置,包括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同步发电机自动并列和同步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第二篇共三章,讲述水力机械自动化,包括自动化元件、水轮发电机组自动控制、机组辅助设备和全厂公用设备自动控制。 本书着重水电站自动装置和水力机械自动化基本原理的阐述,对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也作简要的分析。本书可作为水电站电力设备专业《水电站自动装置》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中小型水电站电气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叙述了水工程技术经济的计算理论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水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给水排水工程投资估算、价值工程等。为适应读者的不同要求,在附录中增加了综合利用水工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投资估算案例及其相关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作为环境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等专业教材和水务工程部门的培训教材,以及有关工程人员的学习参考资料。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水力发电的原理和水电站的类型,水轮机及其选择,水电站进水和引水建筑物,水电站压力管道,水电站的水锤及调节保证计算,调压室,水电站厂房设计,地面厂房结构布置设计。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专业需要,突出实用性和特色性,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锻炼,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结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力求课程内容精炼,基本概念准确,文字通俗易懂,叙述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学习;全面采用新规范、新标准,适当反映水电建设新技术。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工程建设监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
本书在介绍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兴利径流调节、洪水调节、经济计算与评价、水电站及水库主要参数选择的原理和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和水库调度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可供水资源水文、水资源技术经济、农田水利工程和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等专业教学参考,也可供水利水电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22号文)的要求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是对SDJ57-1985《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原标准)的修订。 锚喷支护是水利水电工程临时支护乃至永久支护的重要型式。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锚喷支护,对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有重要的意义。原标准自1985年颁布以来,已执行了十七年,对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锚喷支护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地被采用。为了更好地指导施工,有必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自2000年8月开始编写,经过编写人员分工起草,交叉初审,集中讨论,于2000年12月完成初稿,2001年4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小型水电站辅助设备,全书内容包括油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技术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水轮机进水阀及常用阀门、机组辅助设备的自动控制等六章。包含了作者多年来对水电站辅助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教学和研究成果,收集的有关实例资料以国内近几年的应用实例为主。全书立足于中小型水电站辅助设备的介绍,同时也部分提及了大中型水电站的相关设备,以利于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本书可供有关中小型水电站运行与检修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除绪论外,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计算机自动监测技术、微机现地自动控制装置、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以及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此外还有三篇附录,内容包括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水电站常用自动化检测元件简介和断路器操作箱和电压切换箱。本书的主要内容选自一个水电站的实例,并以此实例来具体说明水电站计算机监控设备和硬、软件系统的各种知识;内容先进,涵盖了当前水电站中的计算机继电保护、监测控制部分。《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主要作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电力技术类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的函授教材,同时可作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