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河道特性,总结了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10年来的防洪报告编制经验,梳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涉水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审查要点、防洪评价计算主要技术手段及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河口区、网河区和内河涌不同河道特征、不同类型建设项目进行了实例解析。本书旨在提高珠三角及河口区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水平,也可作为水行政部门防洪评价审查的技术参考。
本书在充分吸收其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从气象、水情及预报,水利工程基础知识,防汛组织和灾害统计、评估等几个方面做了较全面的探讨,为更好地掌握《堤防工程防汛抢险》和《河道整治工程与建筑物工程防汛抢险》做好铺垫。同时力求打造成为青年水利工作者、防汛队伍技术培训、业务学习的教科书。
本书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量野外实测和室内试验的资料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系统阐述20世纪末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期蓄水前,人为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时期的天然条件下,长江泥沙来源与运行堆积和河道及地理环境变迁特征与规律的专著。全书分三篇共十章:篇,流域产沙;第二篇,泥沙堆积与床沙组成;第三篇,河道及环境变迁。其综合了多学科、多手段的勘测研究成果,具有研究空间大、时段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在长江泥沙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供从事水文、河道、泥沙、地质、地貌及环境等学科相关研究单位和水利、航运、城市与环境等规划、技术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滔滔长江万里画卷,绵绵江水活力无限。在庆祝长江委成立60周年之际,组织编撰了本书,包括:概述、流域规划、治理开发、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水行政管理、科技支撑、历史丰碑、展望八篇。旨在回顾60年来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光辉历程,展示治江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全委广大干部职工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健康长江的使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将治江事业推向前进!
本教材以注册工程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勘察设计技术标准为重点,紧密联系工程实践,不仅能够帮助考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正确运用设计规范、标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也可作为各行各业从事水土保持勘察、设计、咨询、建设项目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学习读本,也是高等院校一本很好的教学参考书。
《遥感水利应用技术丛书: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方法与实践》是多年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工作实践的全面总结。其内容包括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原理、指标、模型及方法,监测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998年以来应用遥感技术开展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的典型实例等。《遥感水利应用技术丛书: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方法与实践》理论先进,技术实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对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相关工作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遥感水利应用技术丛书: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方法与实践》可供从事防洪减灾和遥感技术应用等方向的科研、业务和应用开发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高校师牛参考。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寒区冰情,介绍了寒区冰塞冰坝类型,分析了冰塞冰坝的成因。结合黑龙江和黄河流域的冰情监测技术,介绍和展望了冰情监测技术的发展,总结了黑龙江冰情特点,详细介绍了历次典型冰坝。结合实际,着重阐述了冰凌输沙过程,冰情预报理论及其在黑龙江的实际应用。首次提出了冰凌气候的概念,并对此作了大量的论述和分析。 本书内容丰富,冰情预报方法来自于基层工作实践,经过在冰凌灾害预报上的检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从事江河冰凌防治、水电工程建设、寒区水资源研究等工作的水利、水文工作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适合广大水利工程、水资源及其广大水利读者参阅,亦可作为高等学校寒区冰情研究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水利水电工程的相关规范规程为依据,研究吸收了相关部门在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参考了不同专家学者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借鉴了其他行业的相关规程规范,结合编写单位在除险加固方面的经验,在简要介绍水闸安全鉴定工作技术的基础上,对病险水闸如何开展初步设计、目前可用于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较成熟技术进行了重点论述,同时给出了必要的实例供参考。
由叶阳等编译的《欧洲洪水风险管理——政策创新与实践创新》是 SelinaBeguIn,Marcel StiVe和Jim Hall编辑的论文集《nood Risk Management inEurope》的中文译本,主要内容包括洪水风险管理实践、洪涝事件及其影响、洪水分析和建模、洪水预报、洪灾风险管理政策等。《欧洲洪水风险管理——政策创新与实践创新》可作为从事防汛抗旱相关规划、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全面总结了洪涝灾害防灾减灾领域的很新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共分为7章,包括:洪水与洪水灾害、防洪减灾体系、防洪减灾技术、山洪灾害综合治理、内涝治理、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洪水利用。
本书以江汉平原荆门市五个村庄的治水实践为叙述框架,在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变迁的背景下探讨治水的国家介入和农民合作之关系。作者认为,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是农田水利有效供给的前提,当前市场化取向的水利体制改革之所以陷入困境并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衰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退出及农民合作的瓦解。因此,符合中国国情的农田水利制度安排必须在国家、市场和村庄三者之间寻求的结合方式。
本书以工程结构可靠度及风险分析基本理论为基础,从工程系统的角度,对工程风险影响因素、工程风险率分析原理和计算理论、工程风险评价体系与评价理论等不同方面,系统地对堤防工程系统的风险分析与评价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对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堤防工程风险分析模型、堤防工程的风险分析、堤防工程系统的风险计算、堤防工程系统的破坏风险评价、堤防工程系统破坏的影响及后果评价、堤防工程优先除险加固决策方法及应用等。 本书既有堤防工程风险的计算理论与评价方法,也有应用研究。本书可供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等专业的科技人员、大学生和研究生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