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〇 〇 二~二 〇 〇 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及代号;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测量;6.路基;7.基层;8.沥青混合料面层;9.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l0.水泥混凝土面层;11.铺砌式面层;12.广场与停车场面层;l3.人行道铺筑;l4.人行地道结构;l5.挡土墙;16.附属构筑物;17.冬雨期施工;l8.工程质量与竣工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施工技术要求;对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了修订。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〇 〇 二~二 〇 〇 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及代号;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测量;6.路基;7.基层;8.沥青混合料面层;9.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l0.水泥混凝土面层;11.铺砌式面层;12.广场与停车场面层;l3.人行道铺筑;l4.人行地道结构;l5.挡土墙;16.附属构筑物;17.冬雨期施工;l8.工程质量与竣工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施工技术要求;对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了修订。
现代交通运输业为国民经济提供生产性运输和旅客运输及相关服务,沟通生产和消费环节,是经济正常运转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和货物空间位移需要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数量的扩张过程,而且还包括交通运输结构和布局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技术、体制和管理的不断创新,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等多方面的发展过程。 湖北省交通厅与北京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在共同合作完成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著完成了《高速公路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一书。本书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对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的剖析很有见地,也非常实用,系统地从经济学、工程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高速公路在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各个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与相
《公路工程竣工资料编制指南》共四篇,在部颁《公路工程竣工验收方法》的基础上,对业主、设计、监理、承包单位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做了具体的分工和规定,明确了竣工资料编制责任和内容,并列出了一些参考表格。
本书以宜黄等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的研究为实例,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研究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诸多环境问题,提出了有利于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它是一部系统而简明地阐述高速公路的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专著。 全书共分八章,以丰富的高速公路环境监测数据与大量的国内外调查研究资料为基础,全面、系统、多层次地论述了高速公路的各种环境评价方法与技术,以及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作用。其内容涉及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研究方法,高融洽以路的生态环境评价、高速公路一半污染研究与评价、高速公路环境地质评价,高速公路社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与公众参与、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等诸多方面。 本书内容广泛,资料丰
本书阐述了公共客运换乘枢纽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模型和方法,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主要阐述公共客运系统换乘枢纽系统特性,重点对公交枢纽界定和规划内容进行了说明;第2章介绍了公共客运换乘枢纽规划主要原则、区位分析和选址方法;第3章对公共客运枢纽客流预测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第4章讨论了公共客运系统换乘枢纽信息服务系统设计问题,重点介绍了换乘枢纽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基本方法;第5章对客流换乘枢纽的网络可靠性进行了研究,这部分对枢纽规划设计非常重要,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第6章介绍客流换乘枢纽的网络可达性理论及其可达性评价方法;第7章重点讨论客流换乘枢纽与对外交通方式衔接规划,介绍几种客运方式间的衔接规划设计问题;第8章介绍中心城区外停车换乘规划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客流换乘模型;第9章介绍了公共客运系统换乘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道路勘测与设计(第3版)》主要介绍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和勘测的基本理论、原理与实用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道路勘测与设计(第3版)》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吸取了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方法,以*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内容全面、资料新颖、数据准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道路勘测与设计(第3版)》内容主要包括汽车行驶理论,道路等级与技术标准的确定,可行性研究,交通量与通行能力,选线与定线,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路线线形质量的分析与评价,道路交通安全,道路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设计等。
本书分为两篇,共10章,篇为高等级公路养护及机械化施工,内容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及机械化施工,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及施工,路基养护及维修,桥梁养护及维修,高等级公路日常养护等。第二篇为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内容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机械,保法绿化及桥梁检测机械。 本书可供高等级公路的施工及养护的从业人员参考使用,可以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广大师生学习参考。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优质核心课程改革教材?交通电子类:智能停车场系统集成与应用维护》主要面向智能停车场系统设备的生产与系统集成、应用、维护企业,培养能胜任智能停车场系统集成、应用、售后技术支持、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的人才,其典型工作过程是工程设计→管线敷设及测试→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系统保养维护,其专业能力应该包括知道智能停车场系统相关标准及规范,知道施工规范,工量具和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系统装调、运用和维护,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
????本书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吸收借鉴了*的规范和标准,系统地介绍了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前期准备及综合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分析、交通需求分析及预测的主要理论及方法,并介绍了如何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条件、技术标准确定的方法、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工程概略设计的相关知识。本书还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编制、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等内容做了详细介绍,*后介绍了不确定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和工可阶段安全评价的主要方法。 ????本书可作为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等高年级本科生专业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专业师生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一本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工具书。全书共分上下两篇,分别讲述了CASIOfx—4500PA(4500P)型和CASIOfx--4800P(4850P)型计算机程序编写的基本知识、基本编程技术和基本编程的操作方法步骤,在此基础上,详细讲述了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中常用公式的程序清单、算例及程序执行的操作方法步骤。 本书可供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工程师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有关院校路桥工程测量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机场跑道是机场重要的硬件设施之一,其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场的运行安全。国际、国内民航界历来对跑道工程质量都极为重视。近年来,民航总局对机场场道工程技术规范不断进行修整和完善,对验收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确保机场跑道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民航总局质监总站和民航华东质监站对浦东机场第二跑道工程实施了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根据民航验收规范、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核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优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跑道摩阻系数、平整度及外观质量。可以说,浦东机场第二跑道是近年来国内机场建设中质量好的跑道之一。
《市政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沥青工》是根据建设部《职业技能岗位标准和职业技能岗位鉴定规范》编写的,内容涵盖了沥青工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知识。主要包括:沥青工常用的基础知识,如机械常识、常用附件、电工常识、供电系统与电动机、电工仪表与测量;沥青工知识,如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沥青、燃油、乳化沥青设备、该性设备、沥青混合设备、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利于培训,方便自学。
欧冬秀主编的《交通信息技术》是在2007年同济 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交通信息技术》一书的基础上改 版,按照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 制专业本科的教学内容编写的。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 了交通领域的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应用 技术等,并将交通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紧密地 融合为一体,以交通工程为应用背景,全面介绍各相 关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应用方法。本书在改版后,将交 通信息传输技术和交通信息传输网络两部分合并为一 章,新增了交通诱导技术,使得全书的内容具备了按 照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分层体系即采集、处理、传输 、控制、诱导、管理的特点。 《交通信息技术》适用于高等学校交通工程类专 业作为本科教材,或者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研究 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和开 发应
本书系统阐述了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交通安全概况及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法规、任务和内容;驾驶员安全管理;车辆运行安全管理;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处理、分析和预防;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学校交通运输管理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以及交通运输系统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学习和培训用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桥梁结构损伤诊断的各种诊断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共6章:绪论、基于震动模态分析技术的结构损伤诊断、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模型、基于动力特性的神经网络损伤诊断、桥梁结构损伤诊断的神经网络方法、总结与展望。 本书可供道路与桥梁工程、土建工程、工程检测等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教材》分册之一。以现行标准、规范为基本依据,主要介绍公路几何线形检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共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公路线形的组成、平面位置的检测、纵断面高程的检测、横断面的检测。此外,还重点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检测仪器以及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道路几何测试车等几种新仪器的使用方法。 本书为公路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教材,亦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公路与城市道路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与实用技巧》取材实际,简明实用,系统性强,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既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的选修教材,也可以供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SMA路面设计与施工》在综合分析国内外SMA路面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于SMA路面中混合料的组成与特性、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重点介绍SMA路面的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与质量管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