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船体常用放样工具的使用、几何作图和几何体展开的方法,并按照船体放样的工艺流程,系统介绍船体理论型线放样、肋骨型线放样、结构线放样、船体纵向构件和外板展开、草图绘制、样板样箱的制作等操作方法。 本书根据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船体放样实训教学大纲》编写,按照船体放样中级工应达到的技能水平组织内容。 本书适用于高职、中职和技工学校的船体放样实训教学,也可以作为在职船体放样工的培训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船舶常规涂装,船舶特种涂装,船舶特种涂装设备,船舶特种涂装工程,船舶特种涂装工程管理,船舶特种涂装技术标准,船舶涂装管理七个项目。
《底盘磨损组件检查维修》是本系列丛书的第6个学习领域,主要包括:LS6.1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液压制动系统结构原理检修)、LS6.2制动效能严重不足(制动助力器结构原理检修)、LS6.3轮胎胎纹上有孔穴(悬架和减振器的结构原理检修)、LS6.4万向节通道区域内发生振动(万向节和传动轴的结构原理检修)、LS6.5上坡加速性差同时转速升高(离合器结构原理检修)共5个学习情境。本书的主要任务是用小组拼图法 单一工作站法解决底盘磨损组件的检查与维修问题,使学生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习惯,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应变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成本控制、协调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信息获取、沟通展示、团队合作、计划决策、自我管理和英语运用能力。本书定位为高职院校汽车维修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中职院校以及其他职业培训学校汽车维修相关专业用书。
《交通运输建设科技丛书·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水路危险品运输与管理》以国际海事组织关于危险品运输法规的版本为基础,紧密结合危险品船舶安全运输的实际经验和技术,吸收了外危险品运输过程中航海技术和海事管理的相关内容,是一本集法规、运输、安全技术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运输工程教材。《交通运输建设科技丛书·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水路危险品运输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海上危险品运输的国际、法规,危险货物的分类和标准,危险货物的包装形式和要求,托运程序及国际公约、我国的管理要求,危险货物的积载和隔离,危险货物事故的应急,散装固体危险品、散装油类物质、散装危险化学品以及散装液化气的安全运输的特殊要求等。《交通运输建设科技丛书·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水路危险品运输与管理》全面阐述了水上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GB ll602--1989《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 ll602—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和第3章术语和定义,其他章号后推; ——第4章 一般要求: a) 增加了相应的集装箱箱型、载重和所载货物特性应采取的措施(见4.4); b) 将原标准2.8和2.9合并,增加了箱顶作业安全措施的具体要求(见4.6); c) 增加了安全指示装置的基本要求(见4.7); d) 修改及增加了运输车辆在港区内转弯及箱区、主干道的行驶速度要求(见4.8); e) 修改及增加了大风天气装卸作业要求,并对防风装置的配置、风速警报仪的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见4.9、4.10)。 ——第5章 船舶装卸作业: a) 增加了船舶集装箱栓固的基本要求(见5.1); b) 增加了小船型可采取
本部分是GB/T 24955《船舶和海上技术 艏向发送设备(THDs)》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22090—1:2002《船舶和海上技术 艏向发送设备(THDs) 第1部分:陀螺罗经》(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 22090-1:2002。 本部分相对于ISO 22090—1:2002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前言和引言部分未纳入; ——“本国际标准”一词,在本部分中改为“本部分”; ——引用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了对应的调整; ——标识小数的“,”改为“.”; ——纳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2005年对ISO 22090—1:2002的勘误内容; ——表述方式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航海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2/sc 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船
本标准等同采用IS08729:1997((船舶和海上技术船用雷达反射器》(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08729:1997。 本标准相对于IS08729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前言和引言部分未纳入; ——“本国际标准”一词,在本标准中改为“本标准”; ——引用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了对应的调整; ——标识小数的“,”改为“.”; ——表述方式按照GB/Tl.1—2000的规定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航海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l2/S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元。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电气设备的保护系统的设计。
本书是根据劳动部和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联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大纲)”中对初级船舶电工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分两编。编为理论部分,主要内容有:交直流电路、晶体管电路、变压器与电动机、常用低压电路、电工仪表与测量;第二编为技能部分,主要内容有:照明配电设备控制系统、照明灯具及其电路、启动器类控制系统、报警及呼叫控制系统、子母钟系统、声力电话系统。 本书为初级船舶电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种的技术工人参考。
屠文斌主编的这本《船舶管系工识图》共分五章,章介绍点、线、面、体等的投影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管系工常遇到的零件图,如标准法兰、菱形法兰、滤器法兰、盲板法兰、平肩接头、温度计管座。温控器管座的零件图,以及它们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和标题栏等知识;第三章介绍从事管系工作的人员经常遇到的球阀、直通截止阀、齿轮泵和离心泵等装配图的识读方法及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第四章重点论述船舶管系放样识图,以及对船舶管系放样绘图演变过程[手工绘图(样棒放样)→计算机AutocAD绘图→PCPS绘图→TRIBONM3绘图]的介绍;第五章介绍钣金展开方面的知识。 《船舶管系工识图》可作为船舶修造企业和技校及职校的教学培训用书,也可作为船舶专业的员工自学之用。
本书为适应港口与航道工程现代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要求,依据现行法规、规范和定额编写。主要内容有:水运工程施工组织概论,施工组织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原理,水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与实务,水运工程定额和概预算编制,P3软件在水运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等。本书兼顾教材内容的规范性和实践操作的指导性,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辅以案例解析。可作为高等院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及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从业工程技术管理专业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船舶管路概述、管路附件、管系生产设计、船舶管路系统、管子加工和管系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知识。具体介绍了船舶常用管系和附件材料规格,船舶主要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布置原则,结合管系生产设计的基础知识,对管系加工、安装、校验、调试等作了详细叙述。 本书是针对船舶行业管系工培训所编写的教材,也可供中等船舶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参考用书。
本书是《海岸动力学》第三版。全书包括两大部分:部分为海岸动力因素,包括波浪、近岸波浪流和海岸带潮波;第二部分为海岸泥沙运动及其岸淖演变,包括沙质海岸泥沙运动、淤泥质海岸泥沙运动和岸滩演变。 本书由吴宋仁主编,各章编写人员为:吴宋仁编写前言、绪论、、二章,周华君编写第三、四、五章,张庆河编写第六、七章。全书由吴宋仁统稿,严以新主审,后由交通部组织专家审定,并确定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 本书为高等学校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亦可作为本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生和相近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0092—305:1980《船舶电气设备 第305部分:设备 蓄电池》(英文版),以及1989年的修正案。 本标准等同翻译IEC 60092-203:1980。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引言; ——表述方式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做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大屹、严苹。
本标准包括BFe10-1-1、BFe10-1.6-1和BFe30-1-1三个合金牌号,其中BFel0-1.6-1等同采用G JB5980-2006《舰船用白铜管材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制定。 管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参照采用DIN86019-19976管道用拉制CuNil0Fel.6Mn无缝管标准管与精密管的尺寸》进行制定。 管材的力学性能参照采用MIL-T-16420K(SH)-1978《铜镍合金无缝管及焊管》进行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上虞金鹰铜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笔、文继有、曹建国、朱卫光、王耿、赵学龙、翁祥金、孙立金、梁兴强。
本书旨在宣扬帆船文化和海洋文化,对世界各地区帆船的特点、发展过程、著名的航海业绩与海上战斗,以及有关的著名人物等,都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本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历史上的一些疑点,去伪存真,寻求实情。因为只有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吸取教训,才能“古为今用”,并为今后发展,找到正确方向。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加以发扬光大,是战胜竞争对手的不二法门。这在船舶、航运和海军的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与国内外同类书籍相比,本书的内容比较全面,系统性也较强,较为详实地介绍了东方国家的帆船和航海发展情况。西方著作很少谈到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和“南岛语人的航海伟绩”等,本书都有所介绍。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无线电测向仪、罗兰C、GPS卫星导航系统、磁罗经、陀螺罗经、回声测深仪和计程仪的基本工作原理、组成及结构、误差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使用维护保养和定位方法等。 本书适合于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对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教科书以及供船舶驾驶人员自学参考。
本标准代替GB/T 12917—1991《油污水分离装置》。 本标准与GB/T 12917—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范围由“处理油性污水的分离装置”改为“处理矿物油性污水的装置”; ——修改了引用标准; ——对试验用油的密度进行了修改,删去了分油元件部分; ——删去分油元件浸泡试验和耐久考核试验。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书是根据船舶高级电焊工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大纲)的鉴定内容编写的。全书突出焊接工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全书共三编。主要内容包括:焊接质量管理、焊接试验方法、焊接劳动定额制定;多种焊接结构施焊过程中的工艺方案、工艺措施和操作要领;依据高级电焊工必须进行操作技能鉴定(实考)的要求,拟定的考核样题。
遗传算法是模拟生物自然进化的过程和机制发展起来的智能优化算法,在许多行业和多个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本书重点阐述遗传算法的收敛分析等理论成果和其在船舶横摇运动控制中的应用。全书共分9章,第1章给出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改进方法;第2章~第4章研究了遗传算法的收敛性定义、收敛性分析和收敛速度估计方法;第5章探讨了遗传算法的种群多样性;第6章给出了模糊遗传算法;第7章提出了综合改进的遗传算法;第8章和第9章介绍了遗传算法在船舶横摇运动建模和控制中的应用成果。 本书可以作为研究遗传算法的参考书,可供智能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
本书是“船员专业知识培训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分为基本理论部分和练习与测试部分,以帮助广大海员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本书可作为参加船员专业证书培训学员的培训和考试教材,也可供相关教学人员作为教学和参考用书。
《船艇振动与噪声》的主要内容有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船体振动、船体振动的原因、船体振动的危害及减振措施、声学基础概述、船体噪声及其控制。以系统振动理论和声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船艇振动与噪声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衡准,提出船艇在设计、建造以及完工后减振降噪的方法和工艺措施。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船舶工程专业和游艇专业的课程教材,亦可供船舶与海洋工程有关技术人员参考。本书由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黄迎春担任主编。
本教材包括船舶电力系统、船舶发电机及配电设备和船舶电站自动化三个部分。船舶电力系统部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运行的特点和要求、使用的电压和频率,着重介绍船舶电站主接线的各种结构形式。 船舶发电机及配电设备部分主要介绍了交流无刷发电机的运行原理及要求、船舶主配电板的空间布置和汇流排工艺、应急电力系统供电的转换方式以及轴带发电机的一般知识。着重介绍发电过电流保护的几种典型装置、保护设定值的计算和调试方法。 船舶电站自动化部分主要介绍一般船舶和无人机舱对电站自动化的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的系统组成原理和设备性能。着重介绍发电机并联运行自动控制的几种典型装置;功率管理的系统原理和设定值的计算方法。 本教材为培训船舶高级电工编写,也可供从事船舶电气工作的人员和船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