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对地方政府与水污染企业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动态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从地域、水域的视角细致评估河长制政策的水污染治理效果,分析了河长制政策执行差异化的原因,并探讨了其有效实施的障碍因素。后,根据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书在河长制的改革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驱动机制,并分别从地域、水域的视角细致地评估河长制政策的水污染治理效果,从重点城市水质监测点、长江水系中的省界监测点、太湖流域水质三大层面,分析河长制政策执行差异化的原因,并探讨其有效实施的障碍因素,根据不同层面的河长制政策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环境土壤学是研究土壤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土壤与人类环境质量密不可分,与环境保护工作密切相关。《环境土壤学》共分12章,阐述了土壤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环境土壤学的产生和内涵;介绍了认知土壤的主要基础知识,包括土壤母质和土壤的形成、土壤固体物质组成、土壤化学性质、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发生分类及我国的主要土壤类型和特点;同时论述了土壤的环境效应、土壤污染问题和防治技术,包括土壤圈元素循环与环境效应、土壤污染及污染源、土壤环境监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环境土壤学》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等专业的本科教材,还可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管理领域的科研人员、研究生、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环境保护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教育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吴彩斌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第2版)》正是为了适应培养我国高层次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需要编写而成的。内容涵盖了当前环境热点问题,具有选材新颖准确、系统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全书共分为全球环境问题,生态学基础,环境资源及其保护,大气、水、固体废物、土壤和物理污染及其控制,环境与法,环境与贸易,环境与管理,环境与发展等十三个章节。《环境学概论(第2版)》适宜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教学用书和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公共课教材,亦可供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及其他教学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