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等七部法律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对其中的第六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四十二条、四十三条、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进行了修改。本书主要内容为近期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文。
为配合 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贯彻实施,规范大气固定污染源中锡的测定,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固定污染源中锡的样品采集和样品保存方法,锡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步骤等。 本标准经文献调研,方法研究和方法验证等过程,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后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扩大了标准适用区域,将乡村地区纳入标准适用范围; ——将环境质量标准与测量方法标准合并为一项标准; ——明确了交通干线的定义,对交通干线两侧4类区环境噪声限值作了调整; ——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的要求。 本标准于l982年首次发布,1993年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 3096——93和GB/T 14623——93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
党的十七大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观点,也是十七大报告理论创新的一个亮点。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全面学习、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观点,编者们编写了这个学习读本,对有关生态文明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读。
本书揭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各种表现,阐述了全球在治理生态环境中的矛盾和斗争,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搞好环境保护的对策。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1989年共组织召开了10次学术交流会议,会上发表了许多有学术参考价值的论文。根据中国科协的意见,将其中的优秀论文汇集成册。本书中的论文涉及环境统计学、环境病毒学、环境标准、全球和区域大气环境化学、环境中的化学元素和效应、水污染治理技术、国防环境保护、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旅游与环境等内容,展现了我国在环境科学各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动态。 本书可供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参考。
过程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没有过程工业就没有产品制造业,也就没有灿烂的现代文明。而传统的过程工业大都以天然资源为原料、对环境形成一定程度的改变为代价,且容易造成突发的环境灾难。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现任工业的发展应该起与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清洁生产。本书既从这一角度出发作了简要介绍,特别指出了两类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强调发展以绿色化学、绿色过程为特征的清洁生产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本书是为理工科院校非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编写的教材。章对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及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的产生、研究对象、内容及发展趋势作了概述。第二章至第六章介绍了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它是环境生态学导论的基础理论。第七至第十章围绕着环境污染与控制、资源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环境监测与评价等问题作了阐述。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介绍了目前讨论得十分热烈的关于人类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渗透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在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阐明人类对环境影响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本书根据作者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处置一线工作实践、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原高寒地区灾害现场安置装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攻关及2003年“非典”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积累的经验和解决疑难技术问题取得的成果,以及近十年来在船用焚烧炉、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车、医疗废物处置方舱等研发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编撰而成。本书紧密联系实际,采用问答形式,内容涵盖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基本特征、医疗废物应急焚烧技术及焚烧设备、焚烧过程中涉及的环境管理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医疗废物应急焚烧处置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解答了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使读者花较少的时间即可掌握较多的现场工作经验,并能具备独立解决医疗废物应急焚烧工作中各种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书根据作者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处置一线工作实践、2017年 重点研发计划“高原高寒地区灾害现场安置装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攻关及2003年“非典”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积累的经验和解决疑难技术问题取得的成果,以及近十年来在船用焚烧炉、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车、医疗废物处置方舱等研发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编撰而成。本书紧密联系实际,采用问答形式,内容涵盖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基本特征、医疗废物应急焚烧技术及焚烧设备、焚烧过程中涉及的环境管理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医疗废物应急焚烧处置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解答了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使读者花较少的时间即可掌握较多的现场工作经验,并能具备独立解决医疗废物应急焚烧工作中各种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书根据作者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处置一线工作实践、2017年 重点研发计划“高原高寒地区灾害现场安置装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攻关及2003年“非典”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积累的经验和解决疑难技术问题取得的成果,以及近十年来在船用焚烧炉、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车、医疗废物处置方舱等研发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编撰而成。本书紧密联系实际,采用问答形式,内容涵盖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基本特征、医疗废物应急焚烧技术及焚烧设备、焚烧过程中涉及的环境管理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医疗废物应急焚烧处置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解答了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使读者花较少的时间即可掌握较多的现场工作经验,并能具备独立解决医疗废物应急焚烧工作中各种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