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基础》一书针对环境微生物学专业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基础实验原理和环境微生物监测等领域的实验技术。全书共七章,包括29个实验。主要内容为:微生物形态观察与测定技术、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消毒技术、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技术、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环境微生物的丰度与多样性分析、微生物与环境监测和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本书既设置了微生物分离、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菌种保藏等基础性实验,还设置了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监测等综合实验内容。在每一个实验中,通过介绍实验原理、试剂配制和详细的实验操作过程,结合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实验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实验教学教材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项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随着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如何认识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的生态治理前景如何?面对这些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问号,社会各界都在寻证求解。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给关注生态文明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视角。 全书共为6大部分,开篇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出发,以全新的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定位进行理性分析。把生态问题上升到文明层面,又将文明分为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产业文明四个方面,在学理上有所创新。
本书是根据近年来外环境工程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与教学要求编写而成。 本书由三篇组成,篇是实验设计、误差与数据处理、样本的采集与保存等。第二篇是实验教学篇,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噪声控制、环境化学实验。该篇详细介绍了42个实验项目,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整理及实验结果讨论等。第三篇体现了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数字模拟技术对实验的进一步要求,内容包括综合开放性实验、数字模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以从实验教学角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实验教学手段与当今科技发展趋势相一致。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科研、设计及管理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