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特编制防灾减灾科普系列图书。 森林草原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处置最困难、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森林草原防火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特编制本书,以有效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本书生动地描绘森林草原火灾的形成,科学讲述了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和如何避险自救。本书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益于青少年阅读学习。
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尤其是5·12汶川地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的经验总结,突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按治理工程设计工作步骤和分部工程分步论述设计原理与结构设计,着重于地质分析与参数、设计思路与方案、工程结构与计算,还论述了震后山地地质灾害的特点与防治对策。全书内容以工程设计为主体,辅以勘查要点和施工技术,共分滑坡与边坡、预应力锚索、崩塌落石、泥石流和勘查设计工作要点等5部分。
本书基于洪水预报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洪水预报系统开发中预报模型库、洪水预报方案构建、通用模型参数率定、交互式洪水预报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建立了通用化洪水预报系统开发的技术体系。并依据此技术体系,开发研制了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系统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便、通用性强等特点,已在我国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技术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洪水预报系统开发方法,洪水预报模型库建立技术,洪水预报方案构建技术,模型参数率定技术,交互式作业预报技术。下篇为实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洪水预报系统介绍,系统管理介绍,系统建模介绍,作业预报介绍等。 本书可供从事洪水预报的工程技术及研究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人类与自然灾害?藏文版》由刘兴诗等著
社区灾害管理实践工作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培训团队在多方帮助和支持下,以项目为支撑,分两阶段开展工作。阶段是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和贯岭乡10个实践村已完成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项目,第二阶段是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中乡和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老厂乡正在进行的中国乡村减灾与扶贫能力建设项目。 《社区灾害管理*实践案例》作者通过案例详细介绍培训团队的实践活动,以飨读者,并回报为这项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的绵阳市行政学院的领导和同事,提供资金支持的国际美慈组织和欧盟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持的国际友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华中师范大学减贫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等,提供实践指导的国务院扶贫办及实践点的地方政府,提供智慧和力量的社区群众和其他关注该项工作的热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上篇为理论探讨,主要从滑坡的分类、形成与危害,国内滑坡的分布概况,河南省滑坡发育特征,国内外滑坡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与进展等方面对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进行了充分说明;下篇为工程实践,主要以作者亲身主持并参与治理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新集镇向阳新村滑坡应急勘查治理工程为例,从花岗岩地区滑坡概况与发育特征、滑坡勘查、治理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防治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竣工资料整编等几个方面详细说明了滑坡勘查方法与采用的手段,设计依据、设计计算方法,防治方案比选与确定,施工程序,抗滑桩及土钉墙等分项防治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以及工程材料的整编等,并对滑坡防治工程的治理效果、效益等进行了分析判定。 本书可供铁路、公路、矿山、水利、国土资源及城建等部门从事滑坡和高边坡勘查
本书以江苏省森林防灭火工作为主线,阐述了江苏省森林分布和森林火灾基本情况、等级划分、预测预警,森林火灾扑救的准备工作、扑救方法、力量编成、等级响应、协同联动、战术技术、安全事项、火场清理方法、避险方法,以及消防救援队伍“供水灭火”操法和相关测试数据、其他常用扑救操法与扑救思路、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预案要素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各地消防救援部门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技术战术训练,以及制定森林火灾扑救预案的参考用书,同时也是江苏省消防救援队伍的岗位培训用书。
......
本书结合我国基本水情的特点 ,以言简意赅的问答形式,重点介绍公众面对突然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灾害所应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应采取的防范及自我救助措施,内容包括:独特的基本水情,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建设成就,水旱灾害防御理念、政策与法规,治水开辟中华文明发展的道路和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共计900个问题。
《设备安全工程》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安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全书除了介绍设备通用的安全理论外。还介绍了典型金属加工机械及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压力容器与气瓶、压力管道和锅炉)的安全技术与管理。全书共分五章,包括设备安全概论、典型金属加工机械安全技术、起重机械安全、压力容器(含气瓶)及压力管道安全、锅炉安全。 《设备安全工程》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安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安全及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全书由吕保和担任主编。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九寨沟为例》以九寨沟为例,对旅游地进行多种情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理论研究部分研究了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和管理机制。实证研究部分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荷叶景区、树正景区)为例,构建九寨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九寨沟为例》计算了九寨沟在遭遇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和1000年一遇6种暴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等;运用参与式GIS方法对树正、荷叶景区的居民进行调研,对各类建筑物的结构和房龄进行分类,建立六种情景下泥石流与两个寨子建筑的脆弱性关系;通过调研得知每户家庭的财产状况和建筑物状况,计算6种情景下泥石流对两个寨子所造成的各项潜在损失;针对当地的可接受风险,进行防灾降险的成本与效益综
本书重点阐述了滑坡灾害稳定性智能评价、滑坡灾害风险评价和滑坡灾害治理方案选择以及滑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新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共分6章:第1章绪论,介绍了滑坡灾害评价及其治理研究现状与发展;第2章滑坡灾害与滑坡灾害经济学,介绍了滑坡灾害内涵与属性特征、滑坡灾害的形成机制与危害和滑坡灾害经济学基本理论;第3章滑坡灾害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及其应用,阐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滑坡稳定性的灰色聚类空间预测法、基于遗传算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动态聚类方法、边坡稳定性评价的自适应模拟退火聚类分析法、边坡稳定性的可拓聚类预测方法、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基于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集成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和基于网络并行计算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第4章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主要阐述了
本书为“防灾减灾技术丛书”分册之一,该丛书由国内防灾减灾领域科研一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本书全面总结了农村综合防灾减灾领域的*新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共分为6章,包括:农村灾害及特征、农村防灾减灾基本对策、农村居民点体系及防灾减灾、农村防灾减灾规划、农村防灾减灾的工程措施、农村防灾宣传教育和培训。本书适合防灾减灾专业相关科研、工程人员参考借鉴,也可为政府管理人员作出相关合理决策提供支持,亦可作为相关专业院校师生教辅使用。
......
本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发生地震、火灾、交通事故、触电、溺水、急性中毒、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以及在野外、海上遇险等,当事者应如何判明情况、如何逃生自救、如何救助他人均做了常识性的描述,公众可以藉此学习应对各种灾难危险的必要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防灾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