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6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气动噪声计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研究内容及展望;第2章为经典的CAA离散格式,主要介绍传统的气动噪声数值离散格式、声学边界条件、人工耗散与过滤器;第3章为网格优化的迎风型色散保持气动声学格式;改进的声扰动方程及其数值验证;第4章为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气动声学计算方法,完善并研究了格子Boltzmann方法,改进了一种吸收边界条件;第5章为FW-H声比拟噪声预测的高级时间方法,主要介绍FW-H声比拟噪声预测的延迟与高级时间方法;第6章为气动噪声预测的半经验模型,主要介绍了数值预测风力机翼型、叶片气动噪声的半经验方法。
本书详细论述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光、热等要素的污染以及这些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和防范措施,还简要介绍了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人们对物理性污染利用的*科研动态。本书信息量大,内容全面,不仅包含了环境物理学的理论,而且图表、数据丰富,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也适用于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金晶编著的《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系统全面介绍了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相关知识,本书可以为热能工程、环境保护、火力发电、能源利用等领域的技术工作者、研究人员、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用书。
本专著通过综合现有的国内外饮食油烟研究领域的各类学术研究成果,结合作者的独到理解,从油烟的来源解析、分析方法、时空分布、迁移转化到监测净化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饮食油烟的环境赋存状态、生物累积和转化过程,以及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提出了油烟的源头控制、末端处理等管控措施。 可供从事饮食油烟研究的科研人员,从事城市饮食油烟监管的工作人员参阅,从事油烟监控或净化技术工作的企业类人员,也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环境科学、环境分析化学、生态毒理学、环境健康、环境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参考书。
本书以毒性较强的灰尘有机提取液中高频检出的有机磷阻燃剂TDCPP 为研究对象,制备浓度分别为0.034 g/mL.0.34 g/mL、3.4 g/mL、34 g/mL、68 g/mL、136 g/mL、272 g/mL、340 g/mL的TDCPP 细胞暴露液,对HCE细胞进行24h暴露后,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计算LC50值。根据结果选择 1/100 LCs0、1/10 LC50和LC50三个浓度进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TDCPP浓度 68 g/mL时,细胞活力才受到明显抑制,当TDCPP浓度 272 g/mL 时,细胞活力降低至 87%。表明用TDCPP 暴露人 HCE细胞后可以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并引发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相关标志基因在TDCPP暴露后被显著诱导表达,而内质网压力诱导的眼表细胞凋亡与众多眼病的发生有关。研究发现TDCPP暴露后促凋亡蛋白表达增强而抗凋亡蛋白表达降低,进一步证实了TDCPP暴露后HCE细胞凋亡的发生。此外,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细胞内ATP含量的降低和Caspase-3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5章。上篇为环境保护,主要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法规、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等内容。下篇为安全生产,主要介绍了安全生产的内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人的安全生产保护、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等知识,讲解了各种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等基础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安全、环境保护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漫谈垃圾分类》采用可爱的漫画将生活垃圾的来源、分类管理及最终去向等知识进行展现,引导大众开展垃圾分类。全书共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的定义、垃圾分类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垃圾分类历程、垃圾分类的原则和目标、垃圾分类的主体范围、垃圾分类的执行标准、垃圾分类的环节和面临的挑战。书末还将部分城市的垃圾管理条例(办法)用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供参考。《漫谈垃圾分类》内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青少年和普通大众阅读。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缔约方的履约义务,记录了公约谈判历次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公约谈判中各焦点议题及主要谈判方立场,记述了中国在公约的谈判、履约过程中的艰苦努力以及取得的积极成果。本书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所取得的可喜成果,既是对过去工作的及时梳理和凝练,也为今后的谈判和履约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宝贵经验。
《仿生植物在对重污染水体氮素去除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当前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特征以及仿生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仿生植物附着生物膜氮素含量分析、仿生植物附着微生物膜对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不同季节条件下仿生植物附着生物膜氨氮降解效能的影响、不同水深条件下仿生植物附着生物膜氨氮降解效能的影响、环境因子对仿生植物附着生物膜对氨氮降解效能的影响、仿生植物对水体污染物净化机制分析、仿生植物材料选择与管理维护技术、仿生植物应用到水质净化技术中的综合效益评价。本书可供从事污水处理的科研人员阅读,还可供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参考。
为更好地满足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亟需调整相应的外资政策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环境效率。因此,应重新审视评价FDI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FDI环境效应的评估工作。本书shou先研究FDI对中国雾霾(PM2.5)污染的影响。其次,研究FDI对中国区域雾霾(PM2.5)污染的影响。再次,研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水平的不同阶段下,FDI对中国雾霾(PM2.5)污染的影响。后,在深入研究FDI对中国雾霾(PM2.5)污染影响的实证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和区域层面提出提高FDI质量和降低中国雾霾(PM2.5)污染的政策建议。
欢迎来到机器人技术的精彩世界!《仿生机器人制作入门》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机器人技术实践参考书。内容包括制作机器人所需的材料、设计思路、常用工具、装配方法以及制作工艺。书中收录了10个低成本、易实现的小型仿生类机器人的制作实例,内容比较丰富,讲解比较具体。读者可以从这几个由易到难的制作中逐渐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的实现方法,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学会从如何玩到怎么玩,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感动! 《仿生机器人制作入门》可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参考指南,也可以供业余电子制作爱好者以及模型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生活在下游》的作者是一位生态学家,更是一名癌症患者。长期以来,她孜孜以求,寻找着癌症的产生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尽管各种防癌手册都在谈生活方式和个人的基因对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各种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质,如杀虫剂、二恶英等污染了土壤、大气、水源、食物,是导致人们癌症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本书在美国好评如潮,被《图书馆杂志》评为2001年*书籍,并被改编成电影,还受到《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国际媒体的赞誉。
《水污染控制工程及设备》针对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按照《环境保护设备分类与命名》(HJ/T11-1996)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污水处理设备,同时注重吸收污水处理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用工程观点分析问题,内容精炼,适合于60~90学时的课程教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及设备》由十一章组成,内容包括绪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化处理基础、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自然净化处理、组合式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备和污水处理厂设计等。 《水污染控制工程及设备》还可供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工程等专业师生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研究、设计与运行管理等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含氯胺水输配过程中管材对水质的影响研究》针对饮用水消毒过程管网输配水水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系统探讨了不同输配管网中的水质变化规律、管材对水质的影响以及水质参数对输配过程水质变化的影响。在模拟不同管材系统中水质变化及对实际管网调研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金属管材中金属离子溶出对消毒剂氯胺的稳定性及消毒副产物生成过程的影响过程及机理,初步阐明了现象发生的主要机理。本研究对城市自来水供水生产及科研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书适合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企业技术人员等阅读。
本书是在十余年《水污染控制工程》本科教学研究基础上编写的。系统介绍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机理;重点阐述了水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注重反映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介绍了废水的生物固体处理、回用和处置,强化了操作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内容。本书编写重视经典理论的传承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注重与工程实践和规范的衔接,并对陈旧的知识进行了删减,以适应新时期工程类本科教学改革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研究、设计与运行管理人员使用。
本书采用项目驱动模式,重点介绍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全书分三篇,12章,包括室内环境污染概论、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污染、室内环境中的物理污染、室内环境的生物污染、室内环境中的放射污染、室内环境检测基础知识、室内环境监测布点与采样、室内物理环境的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污染源控制、室内空气治理技术和室内环境检测治理行业发展前景。
本书全面、系统和深入地阐述了有关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充分反映了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全书共13章,第1章概述了水污染现状;第2章阐述了水中污染物的组分及物理、化学、有机物、微生物学和毒理学指标;第3章详细介绍了废水的物理处理工艺;第4章论述了废水的化学处理工艺;第5章介绍了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原理;第6章详细介绍了废水的悬浮生长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第7章全面分析了废水的附着生长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第8章系统介绍了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第9章介绍了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第10章简单介绍了废水的消毒处理工艺;第11章介绍了废水的生物固体处理、回用和处置;第12章介绍了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水的回收与再用;第13章简要介绍了废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和管理。全书内容详尽、系统全面,既体现了国内外*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和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安全健康,防止重金属污染对海洋水上娱乐与人们食用海产品造成人身健康的危害,特编制近海重金属污染元素监测与评价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海洋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调查和评价以及科研、管理和门作参考。
众所周知,莱茵河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被冠以“欧洲下水道”的恶名,但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条清澈浪漫的河。经过40多年的治理莱茵河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这里鱼游鸟翔,诗歌流淌,音乐飞溅,酒香弥漫。莱茵河成了世界上人与河流关系处理得成功的一条河,它把“欧洲浪漫的臭水沟”的恶名抛给了历史,成为世界大河中成功治理的典范。 莱茵河是如何完成从先污染到后治理的成功转变的呢?本书将带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每一个文明的起源处,你都能听到河水的喧哗声。 然而,当人类文明的行脚印留在河流岸边,我们踏上了从屈服自然到征服自然的征程。50年前,莱茵河曾经历尽劫难,变成了“欧洲的下水道”,生物学宣布它已经“死亡”。由此掀起了欧洲环保*伟大的河流治理行动计划。 如今,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莱茵河,穿过瑞士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