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监测技术》结合环境监测岗位任务、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编写而成。打破了传统教材学科体系的构建模式,按照“行动导向,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重组教材结构。全书以环境监测对象为主线,基于环境监测岗位任务、项目和方法,分别介绍了水和污水、大气和废气、土壤、噪声的监测,并设计了环境监测的情境和监测项目,突出实用性,重点培养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完成岗位监测任务。 《环境监测技术》为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教材,也可供其他各类学习环境专业、分析专业师生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神奇的生物圈(全彩图本)/环境科学丛书》系统地介绍了生物圈中各种科学知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保护生物圈的各种措施,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神奇的生物圈(全彩图本)/环境科学丛书》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使广大青少年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到我们人类已经或即将面对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唤醒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心。让我们从小行动保护大地球!
《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在汲取外众多教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与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环境领域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从细胞、分子或种群等不同水平上研究环境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和生态分布等,并从微生物与物质循环的角度叙述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书中还介绍了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并含有与其配套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内容全面,文字简明,概念清晰,书中各章节前均有“学习重点”,章节后附有“阅读建议”以及“本章小结”和“思考与实践”,力求重点突出,便于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 《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并可供从事环境领域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
有统计表明:少年时期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的礼物就是为孩子种下一棵知识树。别怕,《社科经典轻松读:《寂静的春天》导读》是一读就懂的经典!本书作为环境学的逻辑起点,引起的争论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要大。
《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作者出生在太湖东南沿岸,历经十余年的潜心观察与思考,以社会学者的深厚功力,阐述众人关心的水污染问题,以轻松的笔调、通俗的语言,如抽丝一般,层层地分析水污染形成的社会与历史文化原因,反思当前的水污染治理策略,娓娓道来。社会学专业人员及关心水环境的人士值得一读。“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太湖流域水污染事件频发。江南还有鱼米之“香”吗?“太湖美”又到哪里去寻找?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低碳环保书系: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就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出发,教你一既些实用又简单易学的节能环保妙招,而且简单易学,帮助你快速成为一个环保达人。
世间的一切都有其生长与消亡,当我们关心地球时,就不仅是关心一个星体,而是关主我们人类自己的命运科学的之处就是消灭恐惧而建立理性的思维方式。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监测工作,现批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等三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空气PMl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 二、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629—2011); 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630—2011)。 以上标准自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下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废止,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 6921—86)。 特此公告。
本书从地球物理环境、生命世界、自然生态等基本范畴出发,系统地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及其内在联系;以翔实可靠的材料全面分析了世界及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介绍了国际社会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所做出的艰苦努力;讨论了资源短缺问题的出路;在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下,系统介绍了我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所进行的宝贵探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党和国家倡导和推动的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阐述;还以全新的视野探讨了当前影响生态环境治理和解决资源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及应对措施。本书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同时注意了表述的大众性,可作为大、专院校公共理论课教材使用,也可为各级管理工作者科学决策提供借鉴,还可为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