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态修复对于全人类的命运和发展至关重要。21世纪是中国生态修复的世纪。那么,什么是生态修复?遭到破坏的大气、森林、土壤、河流,尤其是作为“绿色智慧新城”的雄安新区将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大熊猫栖息地的森林竟然是生态修复的结果。中国生态修复取得过哪些成绩又存在哪些问题,与世界各国有怎样的合作?这些问题,《认识生态修复/科学家在做什么丛书》将为您一一解答!
《环境管理与政策丛书: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与实践》为中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总结,全方位总结了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设计思路与实践现状,包括了中国排污权交易的技术路线、实施路径、交易机构以及交易平台的种类、优缺点、使用条件、发展方向、应用情况及典型案例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典型矿区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是编者在从事多年环境科学与健康、持久性污染物及其风险评估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典型矿区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估》能较好地反映环境污染物与风险评估相关的学科发展动态,尤其关注多金属矿区这一污染严重、多金属同时并存下典型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和该区域人群的健康风险问题,填补了多金属背景下多种典型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典型矿区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从宏观大尺度上研究汞矿区汞和其他典型重金属在矿石、采矿废弃物、废矿下垫面、地表灌溉水、饮用水、土壤、粮食等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迁移规律,矿区重金属通过土壤一粮食作物系统向人体迁移和蓄积的规律;并从农作物根际微观环境研究矿区不同汞浓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障环境监测仪器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超声波管道流量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超声波管道流量计》(HCRJ 057—1999)废止。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1月2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书是地下水水质演化研究方面的一本专著。它系统地介绍了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对浅层地下水质演化的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采用回归分析、灰色数列方法预测了地下水水质演化趋势。 本书可供水文地质专业、水文水资源专业和环境工程以及相近专业的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空气中五氧化二磷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空气中五氧化二磷的抗坏血酸还原一钼蓝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l2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本书共分为5个部分。部分介绍了生态风险评价在环境决策和环境法律中的作用。第二部分介绍了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第三部分是通用性的生态风险评价程序。第四部分是几种不同的生态风险评价类型。第五部分举了四个生态风险评价的实践例子。其中个例子是美国对DB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价,是根据通用性程序进行的评价实践。第二个例子是单质化学品—三氯乙酸的风险评价,采用了鱼、大型蚤、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的毒性试验作为试验终点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第三个例子是船码头漏油对中国长江河口生态系统风险评价,主要根据导致水质破坏的油污染事件对长江口生态脆弱带的鱼、虾、蟹的生长影响进行生态风险分析。第四个例子是比较中国某制药厂四个排放口对河流中的鱼类致死程度的风险评价,是以鱼的急性毒性试验作为试验终点,建立了混合废水
本书较系统、较全面地介绍了常用环境监测仪器的原理、使用及维护。全书共分四章,分别介绍了大气和烟气监测仪器,水质监测仪器和通用监测分析仪器,以及监测实验室常用的其他辅助仪器。附录中还介绍了监测分析仪器中的一些常见名词术语。书中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仪器列出了日常维护项目、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对校正仪器所需的标准溶液也给出了目前常用的配制方法。 本书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于从事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的广大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管理干部和大专院校学生参考。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因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的硝酸银容量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水利建设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有效工程措施,但如何妥善解决与水工程、水利建设相关的环境问题?本书作者以此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全面研究和论述了水利建设的环境效应、水利建设与流域环境协调发展、水库综合利用、水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问题。 本书可供水利建设人员、环境保护工作者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等阅读参考。
本书分六章,介绍了大气、水、土壤、底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采样、样品的预分离及预富集技术,还介绍了从采样介质上提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技术等。着重阐述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的分类、性能、影响因素及其新发展。同时,具体地介绍了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各种应用实例。 可供环境监测系统、工矿企业监测分析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该书以大量调研数据为基础,对我国轻工业的主要行业造纸、制糖、制革、味精、酒精、啤酒、合成脂肪酸与洗涤剂、电镀等的污染状况及防治途径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内容丰富、翔实。 全书分为三章:章概论,概述了上述行业的生产及其分布地区的环境特征;第二章轻工业环境状况,对上述行业的主要污染排放负荷作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第三章轻工业污染治理途径,重点介绍了各行业污染治理的技术与方法,并就改善轻工业环境质量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书中附有大量图表,简明扼要。本书可供有关主管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决策者和广大科技人员使用。
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依据GB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总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导》,编制本 本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导则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水泥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按以下规定的日期,代替GB 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新建生产线:自2005年1月1日起; ——现有生产线:自2006年7月1日起。 本标准与GB 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水泥工业生产全过程:不仅包括水泥制造(含粉磨站),还包括矿山开采和现场破碎。矿山开采和现场破碎按标准规定的时间不再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标准名称相应修改为《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增加规定了水泥制品生产的颗粒物排放要求; ——统一回转窑、立窑的排放限值; ——不再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规定排放限值; —
《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手册》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只是,包括“大气污染主要源头是什么?”“这些污染物会给公众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治理污染国家有什么法规?”“落实好这些法规、要求,公众需要怎样配合、怎样参与、怎样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