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中一门综合性的实际应用学科。本书是根据我校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符合《环境监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介绍了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特征,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介绍了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环境噪声等监测的基本方法和监测站、网、点的选择设计,还简单介绍了自动监测系统和环境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书末附有各类标准可供查阅,并有《环境监测实验》与之配套使用。本书根据我校教学和科研特点,对水环境,特别是地下水环境监测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增加了“地质环境监测”内容,这也是本书的特色。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地质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环境保护部门有关专业和技术人员参考。
一、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基本知识,包括膜生物反应器的类型;膜生物反应器所用膜的分离机理、有关性能指标、结构、膜孔;制膜材料和制膜工艺:MBR运行的影响因素与膜污染控制等。 二、对相关品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元件与组件的设计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三、对浸没式中空纤维膜与乎板膜生物反应器在工程应用中的设计要求、设计参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四、选取了一些代表工程,对其工艺设计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五、介绍了目前外工程量较多且在业内被公认为品牌的部分膜生物反应器生产商。《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供膜企和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设计人员、污水处理厂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用书。
本书系统阐述了变质岩的类型、特征、成因机制和工作方法,可归结为三部分:篇为变质岩岩石学的基础,主要介绍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分类命名和基本概念;第二篇主要介绍变质作用类型及相应岩类的基本概念;第三篇按照等化学系列分别介绍了各变质岩类的成机制。另外,本书对洋底变质作用与蛇绿岩套岩石学、地幔岩石学,冲击变质作用,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产物进行了专门论述;对不同化学类型岩石的变质作用,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以反映变质岩研究的新成果;书中后附有相关术语的英中文对照和视剖面的计算机模拟步骤,以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学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广大地学工作者,教学和科学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五氯酚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五氯酚和五氯酚盐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8972—88)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本次为次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扩大了适用范围; ——增加了毛细管柱分析方法; ——修改了定量方法; ——增加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条款。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年3月26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8972—88)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
《水环境监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水质站(网)及采样断面、井、点的布设原则和方法;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水体沉降物、生物、水污染监测与调查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处理与资料整汇编的主要技术内容、要求与指标; ——水环境监测采样、样品保存、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对SDl27—84进行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规范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并更名为《水环境监测规范》,扩大了适用范围; ——将原水质监测改为地表水监测,新增了地下水、大气降水、水体沉降物、生物监测以及水污染监测部分,补充了相应的内容; ——原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部分增加了有关计量认证的要求,提出了适用于日常分析的质量控制允许差指标; ——对原污染源调查部分进行了较大修改,新增了人河排污口监测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秦皇岛市环境监测保护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2月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年4月15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汞、砷、硒、锑和铋的监测方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94-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94-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规定了测定水中汞、砷、硒、铋和锑的原子荧光法。
各级环保部门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原则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审批。同样相关环保部门要对专项规划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组织审查。 全国有近40 000名持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的工程技术人员,约4000名登记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约200家持有甲级资质、1000多家持有乙级资质的环评机构,约15万从业人员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大量的建设项目和有关规划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全国有许多大专院校设置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所以本书无疑是环境保护行政机关X-作人员,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科技人员,需要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企事业单位,规划编制、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极为有用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氨氮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氨氮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 7481—87)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原标准起草单位是江西省赣州地区环境监测站。本次为首次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标准的名称由《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改为《水质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增加30mm比色皿测定方式,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扩大了方法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了方法的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 ——合并了结果的计算公式。 ——修改了规范性附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l987年3月14日批准、发布的《水质铵的测定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673-2013代替GB/T14673-199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钒监测方法,修订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和废水中钒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书希望结合管理的过程、方法,系统地向大家展示企业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合理和简化的环境物质管理系统,以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顺利通过客户认可,并真正去除相关经营风险。 本书坚持“全面、系统、简化、实用”的编写原则,少谈理论和法规,多讲要求和如何操作的实例。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学企业》普遍不清楚如何实施、如何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和客避孕药要求的问题,详细地介绍了实施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对电子电气加工行业及其相关供应链有着广泛的适用性。我们除了把尽可能相关的知识要点、经验、实务提供给广大读者外,还收录了著名企业对供应商的环境管理物质及认证要求,使得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参考性,这对于相关企业单位来说都是宝贵的教材。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是草原的核心,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之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对明确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位、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关键的作用。《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以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Costanza、谢高地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以1987年、2000年、2002年和2005年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重点对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现状和动态评估,并从土地利用变化和草地类型变化两个角度,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价值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北京兴宏程建筑考试培训中心应广大应试者的迫切要求,组织了一批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名师组成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通过这些考试辅导名师在具体辅导和命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全面锁定考纲教材变化、准确把握考试新动向的基础上,科学安排知识体系架构,以独特方法全方位剖析试题的真实含义,采用多维的解题方法拓展解题多思路的编写理念进行编写。 《2010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系列丛书的编写体例是: 命题规律解读通过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规律的准确定位,深度透视命题规律,帮助应试者理顺备考思路。 命题点解读一种话题就是一种考点,一段材料就是一段积累。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要点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柘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硝基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
本书按照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当今环境现状、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其在环监测中的适用范围。第2章至第6章依次为质量法、容量法、电化学方法、光谱法、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详细介绍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手段,并结合实验基地的具体实例展示该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的应用情况。第7章为现代生物技术简介,读者可作为了解部分内容进行选读。通过本书的学习,在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基本理论上掌握各类环境监测技术的使用方法,并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此方面人才的需要。 本书适用于环境监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本、专科生,也可供理、工、农等高等院校作为相关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作为环境、化学及冶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铅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12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和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1年2月1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北京兴宏程建筑考试培训中心应广大应试者的迫切要求,组织了一批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名师组成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通过这些考试辅导名师在具体辅导和命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全面锁定考纲教材变化、准确把握考试新动向的基础上,科学安排知识体系架构,以独特方法全方位剖析试题的真实含义,采用多维的解题方法拓展解题多思路的编写理念进行编写。 《2010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系列丛书的编写体例是: 命题规律解读通过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规律的准确定位,深度透视命题规律,帮助应试者理顺备考思路。 命题点解读一种话题就是一种考点,一段材料就是一段积累。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要点做了深层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五曰生化需氧量(BOD5)的稀释与接种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 7488—87)的修订。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5815—1:2003《水质 n日生化需氧量(BODn)的测定部分:加丙烯基硫脲的稀释与接种法》和IS0 5815—2:2003《水质n日生化需氧量(BODn)的测定第二部分:非稀释法》(英文版)。为了方便比较,在资料性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的章条编号与ISO 5815.1、2:2003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次为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浙江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湖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和金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3年11月2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