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析和总结外海铁联运站场规模、功能、设施设备的发展现状和站场标准规范的技术内容与应用情况,分析了跨境海铁联运站场的适应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功能需求为主导,按照联运作业无缝衔接的内在要求,提出海铁联运站场的建设规模、主要功能、布局优化方法、内外部交通组织以及港口与公路衔接方案;根据跨境海铁联运作业组织模式的不同装卸中转需求,分别研究所需的装卸中转设备种类和技术特点,研究与站场功能、设计能力相配套的装卸设备参数、数量计算方法,适合海铁联运管理、规划、建设和作业部门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同时可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使用。
城镇化是一个优选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自18世纪中期开始,世界各国都经历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城镇化建设,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了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的成熟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力度加大,我国城镇化进入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加速阶段,城镇化率自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5年的561%,确实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某些问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突出的矛盾,阻碍着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很主要表现在城镇化发展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比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等诸多“城市病”。2016年2月,总书记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在本书中,重点扩充了地下水接触氧化法除锰的内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在地下水除锰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锰质活性滤膜接触氧化法除锰原理,并在工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当时第二版成稿时工程实例尚不多,工程经验也较少,所以第二版中的篇幅有限。本书在笔者的科研成果以及大量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对之进行了重点补充,特别是对锰质活性滤膜接触氧化法除锰的机理、水中二价铁对除锰的影响、接触氧化除锰工艺系统的选择、接触氧化除锰工艺对水质的适应性,以及地下水除锰工艺的发展方向等,都作了相应的论述。 在本书中,特别增加了地表水除锰的章节。我国有70%的城镇及工矿企业以地表水为水源,当水源受到污染,特别是对于湖、库水源,常有季节性锰超标的情况,成为地表水厂水质净化的新课题。地表水水质比较复杂,特别是
《21世纪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材新系: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第四版)》共由12章构成。—3章是基本理论部分,对人事测评的基本概念、范畴、目的和作用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人事测评的基本原理、现代人事测评的基本方法、人事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说明和分析;第4~7章是人事测评的方法和内容部分,在这里对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绩效评估的理论进行了回顾,在每一部分都有对该方法应用的详细描述;第8~10章是人事测评的技术部分,对人事测评技术关键指标信度、效度和测评误差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这些指标对于人事测评的实践意义;1~12章是人事测评的应用部分,1章对人事测评的输出——测评报告进行了讨论,2章则以实践中的例子对人事测评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对计算机技术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演示。
《管理学教程(第3版)》全面阐述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新理论,分为导论、管理的一般领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六篇共二十二章。《管理学教程(第3版)》编写的基本思想是向读者系统全面地介绍各种管理理论;帮助读者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管理的一般性知识;树立管理意识、形成管理思维;理解管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管理学教程(第3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学习管理学的教材,也可作为各行各业、各种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培训教材,或学习管理理论方面的参考书。
本书为大禹手绘系列丛书之一,是对建筑手绘进行全面解析的综 合教程,以建筑手绘方法为基础,解决建筑手绘难点为目标,提升建 筑手绘水平为宗旨。本书包含建筑手绘概述、手绘基础训练——线条 与透视、建筑材质与配景、建筑手绘绘图方法、建筑手绘赏析、扫扫 看视频、读书笔记赏析,共7个章节,内容由浅入深,全面详细。“扫 扫看视频”为本书的特色章节,读者可扫描书中观看作者对一 张建筑手绘图的绘制全过程及绘制过程中的讲解指导。 本书可供建筑、规划、景观等设计类专业低年级同学了解手绘、 高年级同学考研备战,也可供手绘爱好者及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借鉴。
本紧紧抓住国考大纲的要求,立足于教师资格的基本要求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体系,是一套内容全面的教师资格考试用书。本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针对性;二是练习题的针对性。内容的针对性是指中的内容必须是针对考点的,内容的设计要围绕考点而展开;练习题的针对性指的是练习题必须是针对考点而设计的,当考生做过习题之后能够加深对考点的理解,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本试卷涵盖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四门必考科目: ★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本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每个科目自成一部分,每部分分别涵盖“历年真题精解”和“押题密卷”两个模块,编写组特对近几年真题100%精解精析,并在认真研读历年真题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编写了具有考情透析意义的押题密卷,使考生轻松掌握考试重点,过关无忧。 同时,为了使考生更加顺利通过考试,编写组特向购买此书的考生赠送“考拉网在线考试”,方便考生获取海量权威考试信息、考前强化练习。敬请登录考拉网(www.kaola100.com)免费在线考试,或登录天一官网(www.tywh.com)免费下载使用!
本书共11章,章~第9章主要介绍了德国固体废物地下处置技术发展概况、残存物质和废物在岩石空间的地下处置(填埋场和废物处置场的地质技术描述)、废物地下填埋场的地质条件约束、固体废物地下运输技术、转装技术、充填技术、运输总方案的评价方法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等。0章和1章介绍了德国9个矿井对固体废物地下处置的工作实例和充填技术规程。 本书适合矿山、科研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的采矿、环保专业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数字法币一书,由上篇数字法币基础理论和下篇数字法币技术基础两大范畴构建,上篇涵盖了6章29节,核心理念在于阐述什么是数字法币,以“一跑道一通道一管道”“一库一匙一密钥”,简称“1道3秘”作为理论和技术框架展开论证,创新性地提出并释义若干新金融、新货币概念,另有诸多其他直接关联数字法币的基础理论创新。上篇还从数字法币安全运行与监管模式、数字法币与金融机具的紧密关系、金融电子信息诈骗等角度论证数字法币。下篇数字法币技术基础部分涵盖了5章29节,分别从数字法币的历史沿革、数字法币的科学与系统概论、数字法币的国际论证、数字法币与现钞的关系、数字法币的未来与趋势做了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