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字说明与原色图谱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介绍了我国水稻的47种重要病害和37种重要害虫,分门别类配备反映病害症状和害虫形态等关键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200余幅,并对各种病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介绍。本书有助于读者对稻病虫害快速进行田间诊断和提出防治对策,适于水稻生产人员、农技推广人员、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农药营销人员、科研人员及农业院校师生的阅读使用。
本书由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魏岑编著。该书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六类60种常用杀虫剂的特点、剂型、毒性、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根据使用中容易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六个方面介绍了用好杀虫剂的具体方法。适合从事农业生产的妇女及广大农民阅读。
本书主要从全国各地荒漠沙地和盐碱地植物的生长情况来分析,目前各种盐碱地的沙漠化特别严重,植被保护严重匮乏,大面积的土地退化造成国土环境污染严重。现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与生态保护部门对此提出了改造和改良的计划,来减少荒漠化的程度。根据此现状,作者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其中最典型的方案就是采用大面积的绿色植被来保护地表。同时,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减少土地沙漠化。
病虫测报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是搞好测报工作的基础,是病虫测报“四化”建设的前提。早在1987-1990年间,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先后将小麦条锈病、稻瘟病、稻飞虱、棉铃虫和东亚飞蝗等15种全国重点测报对象申请列为标准化项目,根据病虫害测报调查实际,按照国家标准编制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并报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审定。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颁布了上述15种重大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批农作物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国家标准。2000年以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加快了测报标准的制定工作,分别制定了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4项,小麦、水稻、玉米、蔬菜、果树病虫和杂食性害虫测报技术行业规范10项,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制作技术规范1项,并修订了1995年颁布的15项国家标准。截止200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
《白蚁学》是本系统论述白蚁学基础理论的中文书籍,也是反映白蚁学研究进展的专著。《白蚁学》分为7篇22章。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白蚁的形态、分类、生理生化、生物学特性、生态特性、危害与防治及白蚁学文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对白蚁的外分泌腺与信息素通信、等翅目(白蚁)的分类体系、消化机理、无性繁殖、胚胎发育、群体融合、行为多型、发育路径与品级分化、细胞内共生的细菌、白蚁的入侵生物学等领域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各章后的参考文献及书末录可方便读者进行进一步阅读。
《新编农药手册(第2版)》对1989年《新编农药手册》和1997年《新编农药手册》(续集)全面修订而成,囊括1982-2012年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404种,制剂品种575种。《新编农药手册(第2版)》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是农药科研单位、植保技术推广员、农药企业、农药经销商及农民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吕佩珂、高振江、尚春明等编著的《草莓蓝莓树莓黑莓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第2版)》围绕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新产生的病害防治问题,针对制约我国果树产业升级、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