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主办的 中国农药信息网 上发布登记的优质农药为基础,结合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用药状况等,精选了418种优质实用农药(杀菌剂单剂69种及混剂64种、杀虫杀螨剂单剂68种及混剂53种、种衣剂混剂26种、除草剂单剂61种及混剂5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5种)进行介绍,分别阐述了主要含量与剂型、产品特点、适用作物防控(除)对象及使用技术(或适用作物使用技术及效果)、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内容,其中以使用技术部分为内容重点。 本书适用于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农药经营人员、农药生产与营销企业、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或家庭农场)、农学类及植保专业师生等叁考使用。
《图解蔬菜栽培关键技术》向您讲述了蔬菜栽培从整地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的专业操作技巧。如果能够掌握蔬菜的栽培要点,无论是谁,都能享受到收获美味蔬菜的快乐。 书中详细介绍了57种人气蔬菜的栽培方法,包含施肥、整地、起垄、播种、移植、覆膜、摘心等基础作业的实际操作,配有田间操作视频资料,并通过大量图片展示,浅显易懂,实用性强。无论是种植蔬菜的初学者,还是已具备一定种植经验的人,都可将本书作为的指南书。
本书介绍了果树栽培与修剪的专业技巧。果树可以庭院栽培,也可以盆栽,无论是谁,只要掌握果树栽培和修剪要点,就能享受到收获美味果实的快乐。 书中详细介绍了40多种常见果树的栽培方法,包含品种选择、栽植、整枝修剪、授粉、疏花、疏果、施肥、病虫害防治、农药的正确使用、采收等基础作业的实际操作,并通过大量图片展示,浅显易懂、实用性强。无论果树栽培的初学者,还是已具备一定栽培经验的人,都可将本书作为的指南书。
自己培育的果树,枝条旺盛生长、花朵娇艳开放、结出的果实新鲜好吃,这种兴奋程度是无法形容的。修剪是果树栽培过程中很重要的管理工作,有时不管怎么用心,果树结果总是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程度。本书选取有代表性的14种果树,利用大量实拍图和示意图,通过图解的方式描述修剪的要点,旨在帮助读者解决修剪时遇到的问题,使其能准确找到枝条修剪的位置,理解修剪指示的方向,也容易掌握修剪的要点,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会果树的修剪方法。 本书可供广大果农及果树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和参考。
为做强中国茶产业、做大中国茶品牌、做深中国茶文化,在今年5月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组委会组织了 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推选工作,最终推选出了 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之都匀毛尖: 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 白毛尖 细毛尖 鱼钩茶 雀舌茶 ,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我国的草莓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生产优质的草莓是农户和市场的迫切需要。本书将草莓栽培设施、草莓栽培模式、促成栽培草莓品种、土壤处理、草莓栽培技术、草莓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灾害性天气管理、轮作和套作等草莓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用1400 多幅实际生产图片进行介绍,注重系统性,图文并茂,更加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技术先进。 本书适合广大草莓种植者及相关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以图解的形式全面简要介绍了现今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或主推的草莓优良品种,包括日系品种、欧美系品种及国内选育的新优品种;重点介绍了草莓高效育苗技术、日光温室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塑料拱棚早熟栽培技术、立体栽培技术、露地栽培技术,以及休闲采摘园优质栽培技术;同时,病虫草害是影响草莓优质高效栽培的最大障碍,准确识别和科学绿色防控是实现草莓高产高效的有效手段,本书最后部分对草莓生产上常见主要病虫草害及其生理病害科学绿色防控作了系统介绍。全书突出了所介绍技术内容的指南性、实用性和读者的需求性。本书出版可满足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草莓种植户及广大农民的需求,主要面向生产一线。
由于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工作起步较晚,在项目实施之前,对该病害的发生、流行及监测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而马铃薯晚疫病严重发生已经成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稳健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建立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监测预警体系,可以为马铃薯的防灾减灾以及减药控害提供科学的保障体系。 本书围绕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智慧测报体系的建立、减药控害技术集成,以及马铃薯晚疫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展开论述。
金线莲具有 可药、可食、可赏 的特点,本书概述了金线莲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并从从形态特征、真伪鉴别、活性成分和抗病性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金线莲的种质资源情况,以及金线莲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技术以及高效栽培技术和产地加工技术,最后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总结金线莲药用功效、食用方法、栽培技术和真假辨别的内容,并简单介绍金线莲的食谱,涉及果汁饮品、甜点、汤类和菜品。书稿内容贴近农民和现代企业在金线莲栽培中可能出现或已有的问题,并从科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论证,用简而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可以为农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指导和介绍金线莲的栽培繁育技术。
本书立足不同产区气候特征、资源禀赋和种植传统,以设施蔬菜生产中占主导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重点,分区域确定新建设施的主推棚型结构类型及设备配置,编制了包含数十套主推棚型结构标准图图集,提出老旧设施改造提升路径和工艺做法,总结了北京、江苏、湖北、甘肃等省份部分基地开展改造提升的典型做法,希望对各地推进设施蔬菜建设发挥借鉴参考作用。
本书介绍了常见观叶花卉的栽培养护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观叶花卉分类、养护基本要求、培养土与营养液配制,以及温度、光照、浇水、通风、施肥、病虫害防治、繁殖等养护知识。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多幅观叶花卉插图,是学习、鉴赏、养护观叶花卉不可多得的指导用书,相信喜欢养花的读者一定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可供园艺花卉爱好者、花卉种植户、花木培育企业员工、花卉园艺工作者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园林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室内设计师、室内植物装饰爱好者及所有热爱生活的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内容运用人类学和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遗产)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黑龙江宁安响水稻作文化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其两个核心要素即渤海国文化带和响水稻作农业乡村社会文化带进行考察和理解,具体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农耕实践、传统技术以及文化系统中的 主体 等讨论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而挖掘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对遗产复兴促进社会文化建设、乡村振兴进行新的诠释。
《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由王步军主编
《百合》由刘道敏等主编
《中国野生菰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作者实地勘察了全国各主要湖区、河流中野生菰的分布情况,详细记录了我国野生菰各居群面积、密度、植株外观性状及所在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体植物种群种类与面积等特征库数据,附部分图片资料,真实反映了野生菰分布及生长状况,为该物种的样本采集及再勘察提供了准确信息。 此外,《中国野生菰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借助生物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详细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六大湖区野生菰表型性状变异状况,并对各湖区野生菰进行了系统聚类,从野生菰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角度,对各湖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山东粮食产能稳定增长对策综合研究》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其中,总报告部分分析了山东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制约因素;分析了粮食产能稳定增长的潜力及其路径;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创新思路、重点任务及战略举措,明确了山东粮食产能增长战略对策的总体架构。专题报告部分从与粮食产能增长相关的不同方面,如科技、流通、加工、经营体系、支持政策等,进行了进一步详述。《山东粮食产能稳定增长对策综合研究》研究框架的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论证充分,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指导性和可行性。《山东粮食产能稳定增长对策综合研究》的出版可以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粮食生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粮食产能安全水平提供清晰的战略框架案例,为世界粮食生产和消除饥饿提供中国经验。
本书共编目出版甜菜种质资源1863份,其中资源来源于阿尔巴尼亚1份,奥地利5份,保加利亚2份,比利时8份,波兰90份,朝鲜4份,丹麦6份,德国33份,俄罗斯2份,法国10份,荷兰32份,加拿大4份,捷克16份,罗马尼亚17份,美国147份,南斯拉夫1份,苏联89份,日本87份,瑞典19份,匈牙利16份,叙利亚1份,伊朗1份,意大利16份,英国9份,国内资源1247份。通过整理和性状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独特性状的优异种质资源材料。本目录汇集了我国大部分甜菜种质资源材料,同时将《全国甜菜品种资源目录》、《中国甜菜品种资源目录(1991-1995)》中的资源均整理到此目录中,它将对提高我国甜菜育种水平和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和科学价值。
蔬菜是人们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经过千百年历史的发展,现如今蔬菜品种丰富多彩,全国各地也有当地独有的品种资源。在漫长的生产历史过程中,特产蔬菜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典故。本书分为三个章节,从蔬菜的起源、历史入手,介绍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含义及其特定的形成方式,更是在众多的蔬菜品种之中挑选了几十个名闻遐迩的品种,介绍了其特定的产地、特殊的风味、特殊的营养及文化典故、商品挑选、食用方法等。读者借此可以了解名特优蔬菜,用于厨房餐饮;也可饭后茶余用于消遣,丰富有关蔬菜的文化知识。
彭玮编写的《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查与分析)》对中国种业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中国种业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种子 贸易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影响我国种业竞争力偏弱的关键因素,指出中国种子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研发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 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是导致竞争力偏弱的主要因素;对湖北省种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通过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管理机构、生产基地、农户的800余份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对湖北省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科研体制进行实证分析,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的规模、研发投入、人才结构、销售收入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农户用种行为及市场监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问题所在;提出加快 资源整合、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