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杜建军主编的《城市树木整形修剪技术》*至第五章结合城市树木的特点,阐述了城市树木整形修剪的相关技术;第六章则以150种常见树种为例,说明了整形修剪技术在树种上的具体应用。
《袖珍木材材积表(第七版)》依照国家标准,将*发布的“原木材积表”进行替换,由强制性修改为推荐性,将短原木、小径原木、超长原木的材积归入新标准中。全书内容包括了6个材积表数据:原木材积表、杉原条材积表、 锯材材积表、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马尾松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沿海木麻黄二元立木材积表。
本书介绍了4个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 25 个省(区)审定的荔枝新品种及高接品种选择、高接换种前的准备、高接换种的时期、嫁接方法、高接换种后的栽培管理等高接换种技术。
《湿地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包括湿地松特性介绍、良种供应情况、育苗技术、造林经营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等章节。其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赵锦年研究员撰写病虫害防治一章,姜景民、刘昭息研究员撰写其余章节,栾启福博士及广东林业科学研究院赵奋成研究员和湖南林业科学研究院吴际友研究员提供良种和育苗栽培技术部分资料,由姜景民全书统稿。
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很多省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油松造林营林实践,不少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对油松的生态学、育种造林、病虫害防治、木材特性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发表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现代林业科学的指导下,将各个方面关于油松的研究成果和生产经验加以总结并使之系统化,是一项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作。 马履一主编的《油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以实用技术为主,收录了油松的栽培管理以及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可供营林科技推广人员使用参考。
本书是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希望了解和认识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经营森林的基本对策的需要而写的。森林生态的基本研究对象是森林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而森林是景观生态系统。对森林生态学基本原理的阐述中,特别强调了森林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不同空间层次(如林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上。在森林经营上,本书强调了在我国建立生态系统经营体系的重要性,并对这种经营体系的基础(森林的多重价值观)、发展以及宏观规划和育林措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以及林业科研、教学和生产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全书由木材林积速算表和立木材积表两部分组成。木材材积速算表包括原木、杉原条和锯材材积速算表;立木材积表包括华北区分布广泛的松类、侧柏、刺槐、阔叶树、杉木、马尾松、黄山松;油松、华山松等9个树种的二元立木材积表。因此,该书具有内容丰富,适用范围广,计算准确迅速,便于掌握使用的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原木、杉原条和铝材的计量要求,又能满足林木蓄积调查和监测的计量需要,并能减轻计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避免差错,是从事木材生产、经营管理、资源调查、科学研究工作者以及广大城乡居民、木工等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书。
《灯盏花》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大量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附子作为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分布情况、发展情况;分类及形态特征,包括植物形态、药材性状;重点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包括生长发育习性,对土壤及养分、气候的要求;还写了栽培管理和后期加工,包括选地、整地、选种与贮存、播种、田间管理,农药使用及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藏。
本书包括:美国斯克莱布诺材积表的说明;美国斯克莱布诺材积表;俄罗斯原木材积表的说明;俄罗斯原木材积表等内容。
本书包括:美国斯克莱布诺材积表的说明;美国斯克莱布诺材积表;俄罗斯原木材积表的说明;俄罗斯原木材积表等内容。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一个珍贵用材树种。它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圆满,适应性较强,对气候、土壤的要求不高,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的大部分地区都能很好地生长。西南桦生长迅速,而且能够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成材,适合培养大径材。西南桦木材属中高档木材,主要用于室内装饰、木地板、家具制作等,用途十分广泛,而且贴近人们的生活,价格也让普通大众都能够消费,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西南桦是我国发展中高档木材生产的一个理想树种。
本《木材材积实用手册》原名为《木材材积表》,自1991的出版以来,已经修订过三次,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到目前为止,仍供不应求,现根据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颁布实施的木材新标准第四次修订,以便于读者贯彻执行木材新标准。 本书介绍了木材检验知识,原条、原木、锯材、枕木、人造板等产品的基本检量、计算方法,木材材积表、木材保护以及国内外木材密度等内容,它汇集了木材经营业务所需要的木材检验技术、材积计算、木材分类、木材密度等知识,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是浙江省林业系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行动,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的富民典范与创新举措。 本书是该推广项目的总结,系统介绍了“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的类型、特点、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主要介绍竹林覆盖型和高效生态栽培型技术,包括雷(早)竹笋早出覆盖培育技术、毛竹笋用林覆盖培育技术、高节竹覆土控鞭培育技术以及香榧、薄壳山核桃、柿子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简述了技术要点和典型案例,易学,易懂,可操作性强,是指导广大林农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实用手册。
人们往往谈蝮蛇色变,就是因为它们有剧毒,会咬伤人畜。其实蝮蛇也在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贡献,它们是老鼠的重要天敌,在自然界中对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作用;蝮蛇的蛇毒提取物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蝮蛇的故事/绿野寻踪》中介绍了什么是毒蛇,我国有哪些蝮蛇,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蝮蛇平常吃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和如何保护它们。进而让读者能对蝮蛇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从根本上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偏见,培养保护蛇类、保护野生动物及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本书的编写目是宣传和普及与桉树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回答生产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桉树的生物学特性、引种驯化、育种与改良、育苗造林和经营利用以及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在内容上,尽量做到具有科学准确性、生产实用性和阅读趣味性。本书基本读者对象是从事桉树种苗与木材生产的个体林农,林业局、林场、苗圃和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参考。
《桑树幼化栽培与出口加工技术》分为概述、上篇(桑树幼化栽培技术)、下篇(产品出口加工技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桑树的产业化生产及产品加工技术,力求对我国桑产业的发展有所奉献。桑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自古至今我国桑树的栽培主要用于养蚕,桑蚕业已经形成传统产业。而桑作为多用途树种,有许多潜在价值可以开发。随着科学的发展,桑已经形成十分丰富的食用营养素产业链。目前桑的加工食品、饮品及饲料遍布国内市场,并再次打开国门,销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