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编纂规范是年鉴的基本质量标准,也是确保年鉴质量的 基本要求。本书根据出版编辑业务、编辑技术与有关规范、标准方面的规定,参考年鉴专家的有关理论著述和年鉴实务操作撰写,内容包括年鉴基本知识、编纂工作流程、年鉴内容编写、编纂技术与规范,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年鉴编纂常见问题,并附年鉴编纂相关规定。本书作为年鉴编纂工具书,编排层级清晰,查找便捷,文字简练,操作性强,实用性好,一册在手,可有效解决年鉴编纂的各种难题。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果树整形修剪的基础、梨树整形修剪的时期和方法、梨树整形特点与丰产树形要求、不同树龄及类型梨树的修剪方法、梨树不同栽培种群的整形修剪特点等核心和重点等内容。书中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果园专业技术员和专业果农的良好读物。
油茶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 《油茶实用栽培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关于油茶种植业的各项科技,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栽培技术,内容全面专业,从物种与良种、病虫害防控技术等都有介绍,可供油茶种植农户、林业站基层生产人员等参考,有利于我国油茶产业的科学发展。
本书系统介绍了木质纤维素的碱性纯化理论与技术,综述了高纯度纤维素(高纤维素含量的溶解浆)制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阐述了纤维素的碱性精炼新技术及其强化途径和策略,研究了纤维素的冷碱纯化机制和控制因素,并耦合化学处理、机械处理、生物处理及微波处理等建立新型的纤维素碱性纯化策略。本书共分为6章,包括综述、纤维素纤维的冷碱抽提纯化机制和历程研究、耦合化学处理的冷碱抽提纯化技术、耦合机械处理的冷碱抽提纯化技术、耦合纤维素酶处理的冷碱抽提纯化技术、耦合微波辐射处理的碱抽提纯化技术。
当前我国葡萄设施栽培发展迅猛,由于可有效控制病虫害和调控上市供应期,使葡萄产业效益显著提高。本书由国家现代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编著,在总结多年葡萄设施栽培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各地开展设施栽培的先进经验,以实用为主,图文并茂,以图解的形式围绕设施葡萄高效、优质、安全生产,重点介绍了设施葡萄优良品种、设施葡萄整形修剪与配套栽培技术、设施葡萄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方法等,并阐述了当前葡萄设施栽培新进展与新技术。本书适合果树栽培生产人员,果园经营管理及技术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相关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丽水地处中国东南,与温州相邻,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全市森林覆盖言辞79.1%,被誉为“华东天然氧吧”、“浙江绿谷”。流淌的历史长河,使丽水文化灿烂,人杰地灵,1500年前建造了通济堰水利工程,800年前开人工栽培香菇先河。新时代的召唤,要求科技进步把传统特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特色商品优势,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1世纪特种物产高效生产新技术丛书》是丽水科技人员长期从事丽水经济特产技术创新的结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精神的具体实践。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环境体系建设中重要的部分。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各国政府先后提出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恢复森林植被体系建设的目标与措施。我国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恢复森林植被为目标的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效果。 多年来,山西林业科技人员不断研究探索,摸索出了许多技术含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林业实用技术,对山西林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技术方法绝大部分为单项内容,在山西省林业生产及技术培训中缺乏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导资料。为此,编者在全面分析山西省自然及植被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省内现有众多科研成果以及作者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从苗木培育、立地分类、森林植被重建、森林植被恢复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措施:各论——园林植物害虫及其防治、园林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草坪病虫草害、外来入侵生物。各章后附有推荐阅读及复习测试。全书末附每章的实探训练。 本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体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为专业服务和够用为原则,集中反映园林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力图帮助读者在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全面贯彻综合治理的理念。使病虫害防治工作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五年制高职教材、成人教育中城镇园林、风景园林及相关机构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园林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观赏树木的分类、作用、选择、应用等基础理论。各论部分共介绍400余种常见的观赏树木,每个树种分别介绍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等内容。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为便于读者识别树种,大多数树种都配有照片和插图,可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本教材可供大、中专院校园林及其相近专业的教师、学生教学参考及园林工作者、苗木生产者使用。
林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而乔木树种则成为林业生产和研究的主要对象。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重要的化学反应,构成作物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绿色植物各物种的植株高低和生长方式不相同,其光能利用效率和空间效益也不一样。乔木树种树杆直立、主干明显,特具天然高度优势,是绿色植物中的佼佼者,其生物产量和生态效益自然也是的。这是因为绿色植物的生长要受到土地面积的极大限制,其水平方向的发展余地非常有限;而受到空间垂直方向的限制却相对较小,其增产的潜力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无限的。本著作紧紧围绕着树木的光合作用,重点研究了乔木树种的树冠形状和冠型类别及其光能利用效率,并据此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森林修剪新方法。这就是对林木实施以轻度修
本书是一本较为全面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药剂药械使用工具书。全书系统阐述了林业上常用农药的剂型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常见农药产品的使用对象,使用方法、作用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对林业上目前能用到的药械特点和使用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目前林业上禁用的药剂并对可替代药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本书结构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用性、针对性强,不仅可用于教学培训、科普宣传,也是广大植物保护工作者非常好的一本工具书,有助于在有害生物防治实践中更加科学的选择和使用农药,从而使防治工作更加安全、经济、高效。
桉树是全球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大、生态和社会效益高的树种。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试验种植桉树人工林,并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在南方近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逐步推广。目前,我国的桉树木片出口量达100万吨,是我国目前创汇多的树种。 木材皱缩是木材干燥时发生的一种干燥缺陷,皱缩的宏观表现是板材表面呈不规则的局部向内凹陷且横断面呈现不规则图形,木材厚度方向收缩率大幅度增加;微观表现通常是呈多边形或圆形的细胞向内溃陷,细胞变得扁平而窄小,皱缩严重时细胞壁上还会出现细微裂纹。皱缩不仅使木材的收缩率增大,损失增加,而且因其并非发生在木材所有部位或某组织的全部细胞,因而导致木材干燥时产生变形。 为合理利用桉树木材资源,提高利用价值,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桉木材性与干燥特性之间的关系,并终研制出高质有
本教材的原编写计划是作为《经济林研究法》第2版。本教材第1章、第2章至第6章,由何方教授曾为博士研究生开设《科学思维》学位课程,先后讲授过7轮,在讲授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第7章至第10章在校内硕士、博士研究生中曾开设“讲座”,在校外也曾多次讲授。上述内容在编写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收集了新资料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使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
桉树是世界上种类多、生长快、用途广泛、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一类树种之一,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引种和大规模发展,其面积已突破2000万公顷,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资源。近l0余年来,随着桉树种植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经营周期的不断缩短和栽培措施的集约化,以及连栽代数的增加和社会“造桉工程”的狂热发展,桉树人工林的生态脆弱性进一步凸现,桉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进一步激化,“桉树争论”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桉树争论”既有技术性因素,又有社会性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和广西速生丰产林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建设、生态建设、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战略决策及其生产发展,同时,还影响着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因此,从桉树科学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桉树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关系
本书在综述和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积累与循环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对陕蒙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秦岭山区和川西亚高山地区人工及天然林研究的翔实资料,较全面地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积累与循环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系统研究了刺槐、沙棘、柠条等人工林的生物量、养分分配格局和循环规律;研究了西北地区常见树种落叶前的养分回流问题;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区主要森林群落林下灌木和植物盖度、生活型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首次提出了人工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的概念、分类体系、表征方法和分级标准等理论,并应用该理论研究了不同地区人工及天然纯林的土壤性质极化趋势;首次提出了应用客土混合培养、枯落叶客置等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树种种间关系和防治土壤性质极化的技术原理,对指导我国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具有
本书总结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务》(第1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司题,充分吸纳使用者、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重新修订和编写。本书基于“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过程为导向,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展开,以任务驱动引领教学内容。全书具体包括“全面认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操作流程、用材林资源资产评估、经济林资源资产评估、竹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景观资源资产评估”6个项目内容,在每一个项目开头导入真实的森林资产评估相关任务,合理设置任务模块内容,针对具体的任务要求,贯穿知识点的介绍,完成任务操作。本书综合了森林资产评估师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要求,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评估能力,很好地
严谨著的《油茶产业升级研究》在对福建、江西、湖南等油茶主产区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解剖麻雀,研究了在土地 三权分置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油茶产业升级问题,分析了油茶产业的价值链构成及关键的价值增值环节,提出茶籽油 标准已滞后于产业升级, 标准急需和 标准接轨;油茶产业升级的基础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油茶产业具有迈克尔 波特提出的零散产业的特点和独特的竞争模式,要重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小生产者相联结的模式;加工环节不仅要重视新技术的使用, 要重视 的传统技术的保留及其现代化改造,实现生态种植和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高种植环节的品质控制与加工环节的原生态品质:持续建设和维护油茶物种基因库、油茶种源环境的保护和
本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部分介绍林木良种,包括林木良种的选育技术、林木良种的生产技术;第二部分为林木种苗,包括播种育苗技术、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移植苗和大苗的培育以及育苗新技术等。 本教材针对林木种苗的实际情况,以职业岗位技能设立单元,理论以够用为度,重点突出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围绕实验、实训项目讲理论。每一节后附有实训项目指导,每一单元后附有思考练习,着重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材充分反映了本领域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等。除可作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使用外,也可作为农林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以及林业、园林科技人员和生产者参考使用。
林下经济自21世纪初开始在我国兴起,随着林下经济活动成就的取得,林下经济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在大力提倡生态农业的背景下,以及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科研人员和农林业从业者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崛起,林下种养在全国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传统林业和现代农业并存的林业发展形式。各地发展实践证明,发展林下经济不仅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而且还调整了农林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收益。但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因地制宜,不可照搬乱套。各地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如现有环境、技术专长、兴趣爱好、资金实力和市场行情等因素,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保护
卓丽环、王玲主编的这本《观赏树木识别手册(北方本)》是“全国林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园林类专业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观赏树木(北方本)》的配套教材。 本书遵循科学、简洁、适用的原则,全书共收集 280种(含变种、变型及品种)观赏树木,隶属于58 科。裸子植物树种按照郑万钧系统编排,被子植物树种按照克朗奎斯特1981年的系统编排,与《观赏树木》教材(按观赏特性分类)编排有所区别,有利于学习内容的拓展,方便在树木园、植物园、科属专类圃等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