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辽宁木本植物81科187属638种6亚种111变种48变型,计803个种及种下单位。另外,本书还收录了数十个栽培品种。其中,野生357种6变种76变种17变型,计456个种及种下单位;栽培281种35变种31变型,计347个种及种下单位。本书是迄今为止东北收录木本植物总量较多的资料。 本书出版价值体现在所收录的植物中,有11科为东北木本植物新纪录,均为栽培;新纪录属30个,其中野生的为黄连木属Pistacia L.,其他均为栽培;新纪录102种19变种5变型,其中,裸子植物4种1变型,被子植物98种15变种4变型。同时,补充完善了引进属或种的中文资料、验证了宽叶胡枝子在东北存在的真实性、红王子锦带的分类地位得到修正,弥补了现有资料的不足之处,体现了对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 本书所收录植物的形态特征都有精炼而准确的描述,95%的种配有原生态照片及分类特征照片,生
《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是历时3年科研调查编写而成的一本学著作。《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详细记载了呼伦贝尔市湿地野生维管植物375种,每种植物配有拉丁学名、中文名与中文别名以及蒙名,分别从生态型、生活型、基本形态特征(主要识别特征)、生境、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的详细产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对每一物种进行描述,且附有必要的彩色图片,并对科内各属作检索表以方便使用。在此基础上,《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对呼伦贝尔市湿地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生态类型与生活型统计,并以群系组为单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将呼伦贝尔市湿地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30个群系组,对每个群系组进行详细描述。在第二章的末尾我们按照不同的湿地类型对
石会平主编的《中国湿地资源(天津卷)(精)》是 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 完成,系统介绍了天津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 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 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有天津湿地调 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 湿地概况。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务》共分为9章。章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委托,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在接受业务委托、签订评估业务委托协议和制定评估计划工作中的一些主要事项;第二章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的相关知识和核查要求,正确地开展实物量核查是保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质量的基础工作;第三章林木资产评估和第四章林地资产评估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务》的主体,分别对用材林、经济林、竹林和其他介绍了林木资产和林地资产评估的技术要点;第五章介绍了森林景观资产评估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第六章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介绍了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制度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第七章重点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两个重要的技术经济参数——投资收益率和综合调整系数K值确定的思路、原则和一般技术方
《茶树氮磷钾营养生理》共七章,章着重阐述茶树氮磷钾的营养特性与分布。第二章主要介绍茶树氮磷钾营养的吸收、转运与利用特征。第三章主要介绍茶树氮磷钾营养的生理效应,探讨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SCM)和基因表达谱差异技术等先进研究手段在茶树营养生理学上的应用。第四章简要介绍了茶树氮磷钾营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和第六章阐述了茶树氮磷钾营养与茶树生长发育、茶叶产量的关系。第七章从茶树氮磷钾营养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出发,主要论述了茶树树体氮、磷、钾营养和氮磷钾肥料对茶叶重要品质成分。
《苜蓿浅埋式滴灌技术》针对干旱的新疆北部典型牧业区域开展人工饲草料地种植过程中,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民省力、增收为目标,解决多年生作物苜蓿在多年生长过程中采用高效节水技术遇到的耕种、收割等关键技术问题,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福建省主要森林植物彩色图鉴》由福建省森林资源总站组织,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何国生老师执笔,针对福建森林情况,选录福建省森林中主要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常见草本植物及部分小种群种共560种,每种均附有彩色图片、简要形态特征描述、省内分布及主要习性用途说明,特点突出,形象直观,携带方便,《福建省主要森林植物彩色图鉴》可供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等林业工作中森林植物种类鉴别之需,也可作为林业院校师生实训及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爱好者重要参考用书。
全书共分为十章,系统地介绍了丛生竹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资源分布,丛生竹材用林、笋用林、笋材两用林、纸浆林、多用途林以及观赏丛生竹培育模式,并对丛生竹病虫害防治及综合效益进行了探讨。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靠、重点明确,是迄今为止在丛生竹培育开发领域最为全面的科技著作,集中反映了丛生竹培育及开发利用领域的成果及发展方向。本书可以为林业、园林等领域有志于学习丛生竹培育与开发利用相关知识、推动丛生竹产业发展的科技工作者、教师及学生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本书分6册出版,册为裸子植物,其余5册均为被子植物。 您足不出户,便可看到生长在高山、丘陵、高原、平原、草原、湿地和荒漠地区树木的千姿百态,并了解它们与人类的紧密关系!
范定臣、刘艳萍主编的《皂荚良种培育与高效栽培技术》在介绍皂荚的利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河南省皂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和措施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方法分析了皂荚生物学特性,对皂荚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皂荚良种选育过程和程序,建立了皂荚繁殖技术体系,介绍了皂荚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皂荚刺药用成分的测定及其采收和储存,以及低质低效野皂荚嫁接改良关键技术。本书可供从事皂荚种植与技术推广的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皂荚良种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做出贡献,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邵卓平的这本《植物材料(木、竹)断裂力学》系统地阐述了植物材料(木、竹)的断裂破坏行为和强韧性机理,内容涉及木材构造的力学特征及应力应变关系、木材顺纹理断裂、木材横纹理断裂、木材裂尖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和开裂方向预测、木材损伤断裂过程的声发射特性分析与Felicity效应、竹结构的力学特征与组分力学性质、竹材的层间断裂性质以及竹材横向断裂的物理模型与能量吸收机制。 《植物材料(木、竹)断裂力学》可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森林景观与规划研究中心组织21个欧洲国家59位从事城市林业和景观规划的专家共同编著出版。本书是欧洲本全面反映欧洲城市林业与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的研究专著,理沦系统、方法独特、资料丰富、观点新颖、图文并茂,代表了欧洲城市森林与树木研究成果。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林业、景观规划、同林设计、城市规划的研究、教学、管理、规划、生产等人员以及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引进及适应性研究》系统总结了从俄罗斯、蒙古等国引进的10余个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在我国的表现特性和适应性特点。《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引进及适应性研究》共分14章,主要从不同试验点不同品种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特性、叶片特征、棘刺数量、果实特性、种子特性、产量水平等方面,对引进的大果沙棘品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了相应的适生区和栽培模式。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对提高我国沙棘的栽培和产业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关注在环境和社会方面具有至关重要意义的那部分森林,并通过预防方法、适应性经营等手段,维持和增强其高保护价值属性。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如纳入森林经营方案指导森林经营实践,开展森林认证,制定和实施保护性的林业政策,进行景观规划和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历史文化遗址等。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也为其不同使用者提供了合作平台。 本书以指南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及其应用,结合地方特点提出了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定义、判定标准和阈值,进一步开展了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的识别、制图、描述和威胁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经营策略.并对各类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监测提供了指导性建议。本书最后还介绍了高保护价值森林信息网站的设计,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