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介绍了柑橘(砂糖橘)生物学特性、柑橘(砂糖橘)高标准建园技术、柑橘的育苗栽培、柑橘(砂糖橘)结果管理、柑橘绿色防控措施、柑橘病虫害等方面内容,本书融实用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可供从事柑橘的生产者和管理者使用与参考。
全书共分为十章,系统地介绍了丛生竹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资源分布,丛生竹材用林、笋用林、笋材两用林、纸浆林、多用途林以及观赏丛生竹培育模式,并对丛生竹病虫害防治及综合效益进行了探讨。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靠、重点明确,是迄今为止在丛生竹培育开发领域最为全面的科技著作,集中反映了丛生竹培育及开发利用领域的成果及发展方向。本书可以为林业、园林等领域有志于学习丛生竹培育与开发利用相关知识、推动丛生竹产业发展的科技工作者、教师及学生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以《中华大典·林业典》的编撰为基础,挖掘,翻译,凝练,注释,编著而成的《中国古代林业文献选读》一书,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精选每一阶段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林业文献,每篇文献前设“导读”,介绍该篇文献的形成时代、主要内容、历史价值等;文中增加“注释”,注解文献中的重要人名、地名、物名、制度等难以理解的词句;文献后有“参考译文”,将古典文献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以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怎样检验木材(国产、进口)》是将国家发布的木材主要产品标准和有关的基础标准,以及美国、俄罗斯、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的原木标准和检验方法,有系统地综合整理编成。以怎样检量木材尺寸、评定木材质量、识别木材种类和进口材检验等为主要内容。
《中国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从基础设施类标准、信息资源通用类标准、信息资源专用类标准、应用服务类标准、地方标准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五年来所制定的行业相关标准示范,对行业的建设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手册的编制以实用、方便、快速查算立木材积为目的。收编的立木二元材积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速生阔叶树种类,如杨树主要优良品系和泡桐等树种的立木二元材积表,参照地方标准DB/3700866001—89和DB37/T-92编制形成;另一部分大多是针叶树种类,如黑松、油松等,参照林业行业标准LY208—77编制形成。同时,为方便木材利用和商品交易,依据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制出原木材积和杉原条材积速算表。需要说明的是,立木材积表的精度取决于编表材料的选取和测量,在使用过程中有的检尺要求和适用范围。编制的立木二元材积表主要适用于华北地区,其他地区需要在榆校的基础上才可应用。 该手册可供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林场经营者、木材经销者和农户等参考使用。
作者在继承和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同时,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园林栽培养护学的知识。 全书共分8章,内容涉及: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树木的栽植,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园林树木的各种灾害的防治及树体保护,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专类园中主栽树木的栽培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前6章系统的分别介绍了树木栽植与养护的理论和技术,第7章安排了综合知识的运用,第8章为了给读者以全面的知识,重点地介绍了园林树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本书文字精练,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有很强的教学适用性。在编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可供园林、景观、观赏园艺、林学等专业的学生及教
为深入贯彻科技大会精神和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促进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在学科发展研究方面的导向性和性;贯彻中国科协《关于开展学科发展进展研究及发布活动的通知》(科协学发[2006]2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提升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林学会承担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8 2009)》编写工作。 开展林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是学会进入国家创新工程的切入点,是体现学会作用和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学会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组织。2007年中国林学会完成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的编写工作,该书出版后,深受科研、教学、情报和管理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茶油是全球优质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将油茶产业纳入国家粮油安全战略大局中统筹支持,高位助推油茶产业发展,全国将迎来新一轮的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谭晓风教授团队培育的‘华金’‘华鑫’和‘华硕’等3个国家审定品种被广大农民统称为三华油茶,具有果实大、产量高、品质好、抗逆强等特点,适合现代油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得到各油茶产区、产业界人士的高度肯定,被油茶界人士称为油茶良种中的“超级稻”。 谭晓风教授团队对三华油茶的生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经济性状都研究很透彻,构建的三华油茶轻基质育苗技术体系、栽培技术体系也很系统、完善,其创新成果为三华油茶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华油茶栽培实用技术》结构合理、技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