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妹》一书中冬妹自幼与父母失散,像一棵路边小草,既任人践踏、饱受伤害,又坚韧顽强、不甘堕落。为了生存她做过一些令人鄙视的事,但她不断反省、不断修炼,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了健康体面的生活。小说生活气息浓郁,真实感强,语言明快,清新可读。
《陌上谣/万象文库》是一本描写乡村题材的中短篇小说集。作者从熟悉的乡村寻找话语资源和榜样的力量,关注那些值得记忆的精神肖像、平凡纯朴的生命个体,及触碰心灵的人与物,通过对这个基层人群朴实而又复杂的本性的挖掘,关注他们精神、肉体的悲苦与快乐,同时也是对人间真情的咏唱和守望。该作品集反映以中国乡村地域为背景、基层生活为题材的人文关怀,从人性、诚信、精神、意志的诉求中升华主题,引人深思。
本书是一部小说,描写了马怀云作为驻陈家湾帮助乡村振兴干部,带领乡亲克服种种困难,破解了污染与环境保护的难题和发展困局,恢复特色产品生产,并发现了新的发展生机的动人故事。此外还叙述了马怀云与娘用生命救下的于德福以及老同学陈慧珍等陈家湾部分村民之间产生的情感纠葛,表现了陈家湾人的纷争、奋斗,苦累、喜乐以及成就幸福的生活历程。小说用平行手法塑造了一群个性不同的人物群像,探讨了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所遭遇的挑战。本书充满时尚气息和正能量,是一部展示津郊农村现实生活的画卷。
长篇小说《单厍》为《独自生长的村庄》(载2022年《小说月报原创版·中长篇专号》)单行本,其以运河之畔下河小城的百年风云为背景,讲述了南角墩这个即将被遗忘的村庄中三代人命运纠葛的悲欢故事。 “厍”是一个独特的姓氏,也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单厍”作为一个特别的意象,贯穿了故事的始终,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孤岛,也是社会、宗族、精神上的一种孤岛。小说展现了中国传统村落由聚集到离散的变迁过程、个体对命运的挣扎和坚守,以及饱含悲辛、风云变幻的时代征候。
《这方水土——当代中南西南乡土小说》是《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的6卷。本卷收录的小说作品,既有粗犷的阳刚之气,又有纤细的阴柔之美,展现的是现代化大潮下的乡村景象、城镇化进程中的民工命运、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女性追求等问题。 何士光、向本贵、潘灵、张庆国、李司平、东西、朱山坡等作家笔下的乡村独具中南西南地区特色,充满原生态的乡土气息。
这是一部以冀东农村为背景,描写唐山大地震后吴代庄村吴氏家族的兴衰史。在冀东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名为吴代庄的小村庄,它是清朝皇帝赏赐给祖先吴凡的。清朝末年,太爷爷吴桐茂假传圣旨,称自己考中了状元,被皇上知道后要将全村人满门抄斩,后来在刘石各庄教书的太爷爷的父亲连同刘石各庄全体村民联名上书,才救下全村人的性命。但皇上下旨从此吴代庄村的人四代不许为官,而作者正好是第四代。作者一出生就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她的父母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她亲历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整个家族及村庄兴衰的四十年,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也是一个村庄,甚至整个农村的兴衰史。后经过四代人的努力,诅咒终于被打破,作者从这片贫瘠的土地走出来,实现了祖辈一直以来的梦想。
这是一本长篇小说作品,讲述的是返乡村民高福星在返乡重新创业过程中,见证、参与,最后深度融入村扶贫工作的故事。小说展现的,无论创业还是脱贫,都是为了致富,是新农村建设的前奏。小说紧扣农村小人物的命运在脱贫攻坚阶段发生的转折变化,侧面展现这一特定历史进程,为后续新农村建设埋下伏笔。小说主要运用了悬念设置、前后呼应、细节描写,情节环环相扣、前后逻辑连贯、时代发展与个人命运变化紧密结合等方法。
这是一部近现代家族奋进的雄奇史诗,一幅中国农村的斑斓画卷。 一百多年前,生活在野民岭地区的父族和母族,为了争夺当地的统治,常年明争暗斗,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戏。后来为了国宝狗头金,先发制人的母族,惨无人道地屠戮了父族的大部分人,人性的贪婪、自私暴露无遗。 时代翻云覆雨,王旗变幻。随着大革命、日寇入侵,两个家族内部也开始发生一些分化。虽然家族斗争仍在,但不管是居于上风的母族还是屈居下风的父族,都暂时放下了恩怨,先后用自己的方式,守卫着这片爱恨交织的土地。家仇夹杂着国恨,古老的土地在战火的燃烧中颤粟。生命的野性、粗粝和强悍展露无遗。 新中国成立后,两大家族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他们该怎么发展?过去的恩怨,该怎么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