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文化遍寻全世界的高品质内容和思想,并用多元的方式将其传递给中国3000万精英读者。大英图书馆的馆藏珍品超过2亿件,跨越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长河。2025年,湛庐文化再次携手大英图书馆,打造专属联名日历《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 跨越千年的艺术大赏。穿过2亿件藏品,为你寻到了365张旷世美图。《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以生肖文化、古典音乐、文学经典为灵感,选取了12个主题(瑰丽灵蛇、春之序曲、花之圆舞曲、动物狂欢节、绿野仙踪、仲夏夜之梦、夏之牧歌、海底两万里、月光奏鸣曲、群星闪耀时、如歌的行板、冬日小夜曲),集音乐、文学、科学、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时间空间跨越大,每一天选取一张颜值高且内涵丰富的珍贵馆藏。 好看又好听的日历,1800 分钟视听内容,全/方位覆盖旅行、文学、艺术、音乐、建筑、设计、时尚
《百科日历2025》是一本拿捏生活学习的百科全书!历史、地理、科技、文学、生物、化学、物理,一网打尽,加分的知识,趁早记!翻开这本书,会有一场科技前沿的邂逅:暗物质的发现、物质的构成;会有一场跨越历史长河的探险:朱棣迁都的原因、三星堆名字的由来,会有一场地理的壮丽巡礼:宁夏的景色、江西的水系;会有一场文学的精神盛宴:《西游记》和《红楼梦》的独特韵味与深邃哲理……拓宽你的知识面,让你眼前一亮又一亮,轻松占领智慧高地!你不需要啃大部头,也不需要记笔记,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装进脑袋里。别人知道的东西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你还知道,主打一个啥啥都知道!
本书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农业图书编辑室资深编辑根据多方收集整理的资料编写而成。农家历为本社常年历书,形式和风格每年保持不变,1-2面为对联选编,包括春联、婚联、寿联、新居联等,然后是当年中央 一号文件 内容摘编。正文单面是日历页,每页十天,包括公历、星期、农历、干支、名言名句、记事栏等。双面内容多样,涉及农业、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种养技术,同时又涉及农村生活、历法及传统文化等,内容适用,可读性强。
这本日历美在哪里? 一、封面用敦煌壁画千手观音,寓意万相与智慧并存,不仅展现了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 更传达了对个体特性的尊重与理解。 二、红色主色调源自敦煌大地赤铁矿, 盛阳之色尽显厚重包容,彰显敦煌的华丽与辉煌。 三、3.UV与烫金、反向UV工艺,赋予日历封面凹凸质感和绚丽光泽,搭配烫金字体,提升日历触感与视觉享受。 四、日历章节页配图拼贴感与仿古感十足,突出肌理、色彩、平衡,强调单色处理 ,艺术感拉满。 五、日历内文采用对应朝代的藻井纹样,用以衬托壁画主体角色,既保留了敦煌的原始韵味,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本书将1901-2100年的农历、公历排列成简洁的表格形式,内容包括公历年、月、日、星期、农历年、月、日及其干支和各节气时间。此外,本书中还包括了许多历法常识、实用生活常用数据与传统习俗和常用应用文等内容。
万年历是一种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历法,也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本书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详细地介绍了天文历法、万年历法表、中国民俗文化、生活百科知识等内容。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表格随查随用,能帮助您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难题,值得万千家庭购买收藏!
本书包括六部分,一部分是天文历法知识,涵盖了中华历法演变规律及常识、天干地支、生肖时辰、天文和地理科普知识、节气与时令的自然规律等传统历法知识;第二、三、四部分是万年历表,以表格的形式列举1921~2130年间的历史纪年;第五部分是民俗文化部分,介绍了传统习俗、中华姓氏起名学问、民间禁忌、传统节日、传统蒙学、古今对联等知识;第六部分是日常生话常用小知识,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日常保健、意外事故的自救等知识。
《文博日历2025年》基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新媒体栏目《文博日历》开发而成。央视新闻客户端全新拓展 新闻 服务 平台功能,联合全国博物馆,自2023年3月21日开始推出新媒体产品《文博日历》。该产品定位于文博科普,每天认识一件文物,推出后荣获2023年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作品奖应用创新二等奖、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好新闻奖,获评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精品项目。 实体书《文博日历2025年》基于同名新媒体产品开发,从已介绍的400余件文物中做挑选,每天介绍一件文物,图文并茂,不仅展示文物的基本信息、功用和价值,还介绍文物包含的文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该书不仅是一本有一定时效性的日历书,更是一本寓教于乐的文博知识工具书,读者
这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兼具古生物科普知识的艺术图鉴。中国的恐龙数量、种类是非常庞大且丰富的,根据中国古动物馆统计,中国发现并命名的恐龙种数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全国有22个省级行政区都发现了恐龙化石。本书从中国发现的远古生物中精选了近200种,每页的中国恐龙或翼龙,或以化石、或以复原图的形式,有局部重点,也有全景展示。通过简洁精准的文字介绍、栩栩如生的绘画打造了一本图鉴式的艺术图册,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神奇有趣的中国龙。
这是一本独特的文化艺术集。它广泛收录有关蛇类的博物艺术作品,并汇集全球古往今来关于蛇的艺术表现,通过精美的画作,展示蛇在不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古埃及传说到古希腊神话,再到印度文化和亚洲文化及印加文化,本书将带领读者领略蛇的博物史和蛇在人类历史及世界主要文化体中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本书不仅是一本介绍蛇的博物百科全书,更是一场跨文化的艺术之旅,适合所有对自然历史、民俗学和艺术感兴趣的读者。随着2025年的到来,这本书也象征着智慧、灵活与再生的一年的开始。
逻辑,效能,大脑减压神器 本手账包含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读者可自主选择以一小时、一天、一周、一月、一季度及一年为单位,规划和记录生活,一目了然,简洁高效。用手账管理时间,每天只要2分钟,塑造正向、积极的高效能思维。 24小时时间轴强化清晰了时间概念,满足了使用者按时间记录手账的需求,轻松实现时间管理。
本历书内容包括历书和农家常识两部分。历书部分包括公历、农历、星期、天干地支、重要节日、二十四节气、上下弦、朔、望、九九、三伏、入梅、出梅以及二十四节气交节时刻表、属相年龄对照表、日月食等;农家常识部分包括乡村振兴优惠政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农家常识、市场行情、法律知识、农村新书架、农家乐园、实用对联、春联等。
物候现象,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诉说,也是自然环境变化直观的体现。中国人通过观天象、察物候、知农事,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候,形成了世界上延续时间长、为完整的物候记录。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公众参与观测记录本地物候,关注气候和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其生态文明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为此,我们出版了这本《我的大自然物候历》。这既是一本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科普物候知识的图书,也是一本引导大家亲身观察记录全年物候现象的特色手账。 在版块设置和内容编排上,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经、物候关键字为纬、七十二候为时间单位,将每个节气的物候特征融入关键字的创意设计中,以关键字为原点,延伸出 自然观察家 四季景观路线 灵魂发问 等趣味版块,从动物、植物、气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