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废止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历代有诸多学子参与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级考试。其中,殿试高中第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朝廷通过殿试策问,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问难,征求对答,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本书精选历代状元文章,汇编成集,将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行简化字,根据现代标点符号用法统一进行了标点,方便读者阅读这些殿试文章,汲取知识。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 世界文学史 ,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 文学的远征 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 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 金句
此为冯骥才先生经典系列小说 俗世奇人 的一集,照例由十八部短篇小说组成,配以精选的《醒俗画报》插图。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多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异士,性格鲜明立体,行事章法简捷,极具传奇性。较之前三集,此次冯先生笔法更为纵情恣意,情节跌宕陡转、出人意表。谐谑下见深刻,轻快里蕴凝重。一幅长长的天津卫地域习俗、风景人情、生活面貌画卷徐徐展开,那种强梁、爽利、逗哏、较劲、有滋有味的天津劲儿跃然纸上。
我不是去烧丈夫,而是去烧嫉妒的。 主人公悦子是个一生都为情所苦的不幸女子。婚后丈夫在外另有温柔乡;妻子在家空闺冷衾,无处话凄凉。之后得了不治之症的丈夫去世,失掉丈夫的悦子一面同公公弥吉逢场作戏,一面又暗恋园丁三郎。这场爱恋注定没有结果,悦子那股爱的饥渴转眼化为恨的妒火,爱与恨相互交织 正是在希腊悲剧《美狄亚》与法国诗人莫里亚克《爱的荒漠》的影响下,他写出了《爱的饥渴》这部文学杰作。三岛运用回忆、联想等倒叙手法,细腻描摹人物深层心理,作品结构延续日本古典传统的严谨格局,缜密而精巧。
或许我天生羸弱,所有的喜悦都掺合着不祥的预感。 三岛由纪夫文学的出发点,是作者正式迈入长篇小说文学殿堂的自画像与宣言书,发表于1949年。本书一经出版即成为畅销书,更被川端康成誉为 1950年代的希望 。 这部半自传性小说,通过倒错的内向型自白对 我 进行理智的探索,从出生、幼年、少年到青年期的赤裸裸的心理记录和自我分析。《假面的告白》从社会心理的压抑出发,来对抗传统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观的束缚。作品的特色在于内外交错、不拘泥于事实,完全凭主人公的意识轨迹构成。
真正的优雅是不会害怕任何淫乱的。 它描写了大正元年(1912)的贵族社会中,松枝清显与聪子的恋爱悲剧。清显在对聪子的爱慕中始终孕育着一种不安的情绪,在聪子被天皇敕许给治典亲王后,清显通过友人本多繁邦与聪子保持联系、偷偷幽会,聪子在惶惑中与情显发生关系,并怀了孕。聪子堕胎之后,削发为尼,而心力交瘁的清显*终忧郁死去。 川端康成把《春雪》誉为现代的《源氏物语》,是作者 绚丽才华的升华 。三岛本人曾总结 《春雪》是王朝式的恋爱小说,即写所谓 柔弱纤细 或 和魂 。
那打磨光亮的手枪和长靴,诉说着初醒的钢铁和皮革的新的饥渴。 《长刀之夜》只写一夜之间的事 1934年发生的德国的 长刀之夜 ,又称 蜂鸟行动 。希特勒因无法控制冲锋队的街头暴力并视之为对其权力的威胁,故设计除去了冲锋队及其领导者恩斯特 罗姆。 在《长刀之夜》中,三岛由纪夫以极具艺术水准的戏剧冲突,展示了这一夜里希特勒与罗姆之间的生死对决。在这本戏剧中,一头连接着二十世纪文明的本质,一头连接着人性黑暗的深渊;并于其中融入了所谓男性刚毅、热情、以及友情。*后,罗姆埋没于悲剧之死里,这就是人类的宿命。
林清玄散文精选集,精选林清玄创作生涯各时期经典代表作品,分为 人间有味是清欢 永铭于心 有情十二帖 忧欢派对 生命的酸甜苦辣 迷路的云 来自心海的消息 等七辑,力求较为全面地反映林清玄创作全貌。林清玄的文章耐人寻味,能够让人感觉到禅性的生活,是一种超脱于尘世而又极具指引意义的大智慧。
本书收录了琦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亲情、友情等写情文章。琦君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从而见出人性的真善美。此书将历年来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十多篇散文悉数收录,特别适宜中小学生阅读。
包含三部短篇小说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两部长篇小说《半生缘》《小团圆》,三部散文集《流言》《华丽缘》《重访边城》。 《倾城之恋》:收录张爱玲23-24岁创作的短篇小说,包括《DIYI炉香》《心经》《封锁》《倾城之恋》《金锁记》等。 《红玫瑰与白玫瑰》:收录张爱玲24-27岁创作的短篇小说,包括《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郁金香》等。 《怨女》:收录张爱玲30岁以后创作的短篇小说,包括《怨女》《色,戒》《同学少年都不贱》等。 《半生缘》:张爱玲长篇小说代表作。顾曼桢与沈世钧原本是一对相爱的恋人,却因为命运的捉弄而分开。多年后,曼桢和世钧又在上海相遇,而岁月变迁,一切都回不去了。 《小团圆》:张爱玲长篇自传小说。《小团圆》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ZUI深知的人生素材。 从
穆旦被视为中文现代诗歌第一人,一生留下的诗作仅不到160首; 他有一种灵魂上的痛苦,而这使他最普通的观念都得了一种深重和庄严 。他翻译的普希金、雪莱、拜伦、奥登等人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本书借助翔实的文献,记述了诗人穆旦/翻译家查良铮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激荡起伏的一 生。 像穆旦这样在不长的一生中留下可纪念的甚至值得自豪的足迹的诗人不会很多 学生时代徒步跨越湘、黔、滇三省,沿途随读随撕读完一部英汉辞典,最后到达昆明西南联大;25岁以中国远征军的身份参加滇缅前线的抗日战争,经历了严重的生死考验;1952年欣慰于新中国的成立,在获得美国学位之后毅然回归祖国 何况他还有足够的诗篇呈现着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祖国和民众的赤诚 他的诗歌创作所拥有的创造性,他至少在英文和俄文方面的精湛的修养和实
我的青春一概都是黑暗的风暴。 《仲夏之死》创作于1952年,收录三岛由纪夫21岁到38岁创作的共11篇短篇精华。 题名作《仲夏之死》,正是作者以在伊豆金井滨听说的真实故事为基础构思而成,以第三者的眼光旁观死亡的现实性,描写了一段可怕宿命下,女主人公朝子受到的痛苦、治愈和空虚。 《香烟》是他的名篇佳作,受川端康成激赏推荐。这些早期创作的技术实验短篇中,描绘了战后的日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现实,以及日本国民走出战争阴影的心态 在秩序与崩毁之间寻找平衡。
本集为《散文》创刊四十年际复证初心之制,精选《散文》四十年中刊发的名家杰作,计百人百篇。本书作为《散文》创刊四十年来的一次整体回顾,同时也是对历年来所刊发文字的一次再沉淀、再萃取的过程。经过对读者、作者以及专家反馈的研究分析,所选作家、作品均代表性地体现了华语散文创作四十年来的面貌与水准。其中,既包含冰心、季羡林、孙犁、汪曾祺、王蒙、冯骥才、史铁生、铁凝等文坛大匠的经典美文,收录当下活跃的文坛中坚力量与新锐作家zui具代表性与知名度的作品,同时,亦将选编视野对准海外华语散文创作,采撷佳篇。 百人百篇 ,依作者出生年月编次,跨越整个二十世纪,是对《散文》办刊历程一次多维度的 全面回忆 ,也是对现当代华语散文创作的一次盛大巡礼。
《稻草人手记》是当代知名作家三毛的散文集。 《稻草人手记》收录了三毛的13篇散文,记录她与丈夫荷西定居大西洋加纳利群岛后的生活。另有序言1篇,及三毛为友人、父母所作的随笔2篇。 离开充满惊奇与冒险的撒哈拉沙漠后,三毛与荷西选择在海岛上安家,回归日常的家庭生活。从 灰姑娘 变身 绝望主妇 ,三毛不得不同柴米油盐做伴,与鸡毛蒜皮对峙,在家长里短间周旋 但褪去浪漫、直面现实的三毛依旧热忱可爱,并在纷扰的日常中,找到了ZUI适合自己的人生步调。 吐槽生活,再原谅生活 三毛用《稻草人手记》,直击你我的生活现场,分担相通的悲喜。不管你徘徊在 围城 之外,还是身处 围城 之中,《稻草人手记》都会为你带来力量。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是黄永玉上世纪90年代旅居欧洲写生作画时所写的艺术游记散文,出版三十余年来广受读者喜爱。全书分两辑:《沿着塞纳河》《翡冷翠情怀》。跟随黄先生的笔触,我们可以欣赏到别样的艺术景观: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菲埃索里山、达 芬奇纪念馆,以及爱伦堡回忆录中提及的洛东达咖啡馆,咖啡馆附近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像,圣母院不远处的大屠杀纪念馆,埋葬梵高兄弟的小镇和墓碑,但丁的家和但丁见到比雅特丽丝的圣三一桥,等等等等。作者敏锐细致,富于幽默感,将旅途中遇到的奇情趣事、与旅居地人们的有趣交往描写得活泼生动,引人入胜。从街道到城镇全景,从文化到市井民风,从建筑到风物风情,从名人到普通市民 俱在黄永玉的绘画与文字里散发着鲜活的气息,堪称一卷认识欧洲人情世相的心灵地图。 此为全新修订
我今天没有看日落。一整天流连太阳的容颜,再不愿见到那副经过化妆的衰老的面相。 《阿波罗之杯》是三岛由纪夫的一部结集旅行记。1951年,临近岁暮,三岛做了一次欧美文化之旅。12月25日由横滨乘船出海,途经北美、南美巴西、巴黎、伦敦、希腊以及罗马,环绕半个地球,长达半年之久。 而其中希腊罗马之行,堪称三岛精神故乡的朝圣,从旅游的见闻里现出哲人般的思索;它是游记,也是艺术的巡礼,更是文化的盛宴,是敬献太阳神阿波罗的一杯玉液琼浆。
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 冯骥才说,孩子的天性本与自然*接近,亲近自然,可促进孩子的心灵天地丰富、健康。本书50篇以纯真视角观察自然、植物、小动物、季节以及人物的散文,配以8幅冯骥才亲绘插图,在优美、易懂的字里行间,温柔善待每一株小植物、每一个小动物,让孩子在自然真性的阅读中,补充 知识教育 之外的 心灵教育 。其中《珍珠鸟》《花的勇气》《挑山工》等多篇入选义务教育教材。
《温柔的夜》:走出撒哈拉,来到加纳利群岛,海边的奇遇与妙想。 适度的孤单,踏实而欢喜的日常,充满烟火气的生活。 爱清风明月,也爱柴米油盐。 琐屑与平淡是生活的基底,却也成就了人生的丰富与惊奇。 《温柔的夜》收录了三毛的15篇散文,记录了她与丈夫荷西离开撒哈拉沙漠、迁居大西洋加纳利群岛后的故事。附录另收录了三毛致读者的一封信。 充满烟火气的海边生活,为三毛的创作注入了如水般的柔情与丰博。在《温柔的夜》中,她记录一段段奇妙又温暖的异乡邂逅,漫谈自由、梦想、生命、艺术与爱,更书写与爱人、家人、朋友及陌生人之间的羁绊。
《俗女养成记》是台湾作家江鹅具代表性的散文故事集,以清爽利落的文字写一个台南普通女孩的成长故事:与阿嬷的趣味日常、中药房里跟屁虫的生活、学钢琴、午后一个人的科学实验、爱的教育、女性意识初启蒙,还有孩童的内心小剧场等等。在各种可与不可对人言的人生细碎里,写出了一个女孩如何一点点长大,慢慢窥见并进入成人的世界,检视那些发生在自身的,关于亲情、爱、婚姻、尊卑伦常、人情世故等诸多教养与束缚,一步步变得自知自明,自如自在,真实而舒展。 生命再怎么难免哭泣,没有一刻不盼望着欢喜。大人与小孩,一起守护家的温暖热闹,也一起应付时代的荒谬。二十八篇轻盈舒展又机趣可爱的散文,不仅召回了记忆中的童年时代,也展现了思想与情感的今昔对比,从一个更开阔的视角去理解在这个时代和环境下成长的女性。《俗女养
我为幻想而生,以幻想为目标而行动,也因幻想而受到惩罚 我很希望获得不是幻想的东西。 小说通篇以前一卷主人公松枝清显 转生 饭沼勋为轴心构思故事。 1932年,本多繁邦已38岁,仕途顺遂,距离挚友松枝清显逝去,已经过了19年。 转生少年 19岁的勋是一名日本剑道高手,这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内心深处*仇视当时的日本社会,憎恶由财界巨头组成的资本家集团;醉心于复兴天皇威名,以《神风连史话》为人生理想,欲赴死来拯救日本于 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