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系精选近百年来涌现出来的红色经典诗文、书信等可读可诵的篇章,旨在将众多革命英烈和仁人志士矢志奋斗、不惧牺牲的理想和情怀进行传承和弘扬。作为针对性极强的青少年读物,该书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欣赏水平分为四册,分别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本册为第三册,精选经典诗文,提炼成 青年澎湃的心声 我以我血荐轩辕 为了胜利的到来 激荡的革命岁月 喷薄而出的东方旭日 新时代的交响曲 六个篇章,希望同学们能从百年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树立崇高理想。
本书精选近百年来众多先贤英烈撰写的抒发家国情怀、寄托革命豪情的诗文、家书,以及讴歌新时代、新生活的篇章,按 闪闪的红星 革命的火焰 红色交响曲 从小爱祖国 崭新的天地 等主题分门别类进行编选,梳理、汇编成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审美需求的读物,旨在引导这个学段的学生认识党百年的光辉历程、追忆革命往事、培植红色基因、树立崇高理想。该书契合庆祝建党百年氛围,所选作品富有代表性、可读可诵、朗朗上口,适合学校组织主题朗诵活动。
◎《望舒诗稿》于1937年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收录诗作63首,另附《诗论零札》和《法文诗六章》。包括:夕阳下、自家悲怨、生涯、流浪人的夜歌、断章、凝泪出门等。 ◎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 ◎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被称为现代诗派 诗坛领袖 。
小说《芙蓉镇》是古华的代表作。作者从生活的春雨秋霜、峡谷沟壑中走来,为我们献上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芙蓉镇》以 芙蓉姐 胡玉音的悲欢遭际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 左 倾思潮的谬误危害。作品内涵丰富,囊括了作者二三十年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乡土浓厚的爱恋情怀。作者几乎调动了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在短短十五六万字的篇幅中,向我们展示了从1963年至1979年间四个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
这是作者背井离乡近二十年辗转广东各地写成的诗集,主要记录了一个农民从事建筑工,搬运工,工厂普工,摆过地摊的内心生涯。在坎坷、复杂、悲凉的底层经验的打磨熬炼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十分特别的灵动尖锐、一咏三叹的语言风格,作者用这种时而破碎突兀时而哀婉悠长的语言为广大的命运同路人立言,也展示了席卷全球的工业化历程下人的现代性境遇。
◎《大堰河》是艾青的*部诗集,于1936年自费出版,收录诗作9首。《大堰河》现代性是不容置疑的,他将巴黎,塞纳河,马赛等欧洲风土融入诗中,运用绘画的色感表现对现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诗句既朴素又深情。 ◎《北方》于1939年在桂林自费印刷出版,存诗16首,卷首有艾青写于桂林的《序》一篇。《北方》本是艾青自己掏钱印刷的,他想把现实刻画得清晰,以抵抗那种平庸的、糊涂的、庸俗的写作。艾青说, 如果真能由它(这本诗集)而激起一点种族的哀感,不平,愤懑,和对于土地的眷恋之情,该是我的快乐吧。 ◎艾青的诗歌语言朴素,诗意单纯,情感厚重,节奏明快,是现代新诗的上乘之作。他善用象征性的事物,一面表现对现实的痛恨与无奈,同时又不失去希望,有温暖、明快在诗中流淌。
畅销近百年,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之作 藉以展现一代文豪幽深浩淼的灵府 《野草》出版于1927年,收《秋夜》《影的告别》《雪》《风筝》《好的故事》等鲁迅1924 1926年所作散文诗二十三篇。《野草》是一部瑰奇之作,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作品隐含着深邃的哲理性,意蕴甚为丰厚。《野草》中的多篇散文诗收入中学及大中专院校语文教材。此版配有著名画家裘沙、王伟君等绘插图四十多幅,以期让读者获得双重美的享受。
新诗,指的是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诗。本书精选六十余位诗人的新诗一百首。其中,有经过时间检验,早成名篇的,如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戴望舒的《雨巷》、北岛的《回答》;有篇幅短小,容易成诵的,如鲁藜的《泥土》、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李清联的《祖国啊》;有编者幸而读到,有所会心的,如李元胜的《走得太快的人》、曹东的《送葬》、余秀华的《打谷场的麦子》。新诗较旧体诗词,更深入生活细节,更重视思维深度,活泼、开放、应有尽有。编者以精练、独到的语言为每一首诗作评,有助于提高广大读者的诗歌鉴赏水平和传统文化修养。
本书收入刘征先生本人亲自精选的诗词一百首。作为一个在新体诗、寓言诗和杂文、散文创作等方面皆卓然成家的优秀诗人,刘征先生的旧体诗词一如其书生性情,自由洒脱,清新喜人,且幽默机智,堪称范本,读之让人唇齿留香。
今诗,指近现代人创作的旧体诗词。该书精选自清朝末年以来七十多位诗人的旧体诗词一百四十余首。这些诗作承接传统、书写当下,且诗风独到,是 可以使读者眼前一亮,心里一颤,喉头一热的作品 。这些诗作不是平仄协律,不类同唐诗宋词,而是传统体与现代性的结合,有新的思维和语言,充分彰显了传统诗词在现代的生命力与特色。编者对每首诗都予以注释、简评,语言精练、文雅,赏析角度新颖、独特,有助于提高广大读者的诗歌鉴赏水平和传统文化修养。
《秘境之旅:内蒙古诗篇》是一个外省女诗人行走内蒙古大地的诗歌记录,全书包括138首短诗和2首长诗,描绘了呼和浩特、阿尔山、鄂尔多斯、通辽、阿拉善、乌海等地的壮美风光。深蓝透亮的天空团团滚滚的白云变幻出的无穷造型,柔滑起伏浩瀚无边的沙漠和草原那黄色上的黄、绿色上的绿,还有那仿佛永远也行驶不出的戈壁和戈壁 大自然把它壮观、神秘、瑰丽的地貌都放在了内蒙古 人的一生应该到内蒙古走一走,这里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气息。本书中的作品许多刊登于《文学界》《诗刊》《草原》《作品》《上海诗人》《文学港》《油脉》等。
《每一粒光子的轨迹》是作者提供给当代诗学的一个别样且醒目的创作视角,他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诗作涉及媒体爆炸、科技迭代、人工智能、量子以及新兴行业,将对数字化生活的关怀延伸至宇宙未来,不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而是身临其中,书写机械、时间轴、引力波、暗物质等,在同虚无对抗、将未来景观化的过程中,探讨如何确认人自身存在的价值。他的诗有效地平衡了内心世界、个人经验与时代境遇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新工业高科技在场的时代节点提供了相应的文本。
三幕话剧《茶馆》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及社会背景下的芸芸众生相。剧作在靠前外多次演出,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三幕话剧《龙须沟》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二春、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狂想》是从第二届北京文艺网获奖诗歌中精选而成的。入选的二十多位诗人,风格各异。有的以现代精神生活为主题,找寻渊源于传统的自身现代基因;也有来自底层的打工者,绝少直接描述生活经历、劳作场景、个人情感、日常思考,而是把这一切隐含在经过变形处理的荒诞夸张的想象与叙述中;还有的将昌耀、海子那类大地歌手的抒情长调,跟一种波德莱尔式的现代感混合杂糅,用超现实图景揭示一座城市传统和现代交织的诗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