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图书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本版原文精心核校,注译得当,版式舒朗,适合当下的读者仔细品读,为心灵寻以慰藉。 《菜根谭》为论述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传世经典。全书采用语录体,集结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释家的出世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可谓集儒释道思想于一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作者对于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成为后人为人处事的指南。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翻译,使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 《围炉夜话》是清代学者王永彬撰写的格言类文集,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中国人 处世三大奇书 。全
《夜航船》(上下册)共分为二十卷,依照门类划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进行撰写介绍,收录四千余条目。内容囊括天文地理、人伦考古、经史百家、礼乐典章,以及日用宝玩、植物四灵、三教九流、物理方术,广采博收,涉及范围广,堪称中国的 小型百科全书 。
读过《夜航船》,灵魂才有趣!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识小百科。 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 包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不朽经典,问世300年一直秘本流传,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夜航船》莫属。
本书为整理者根据贺培新文集稿本摘抄而成, 分诗、文、杂著及研究资料汇编等几部分, 涉及贺氏购书、读书、藏书、鉴书、编书及教书、编志、办报、文物鉴赏保护等等活动的史料, 多方面反映了民国年间北平文化、教育、报业及出版业的盛况,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孟宪彝(1866-1924),字秉初,清末举人,历任东北路分巡兵备道、吉长道尹、吉林巡按使、吉林省长等职。其日记记载了宣统二年(1910)至民国十二年(1923)间,其任职、罢职、办理河工赈济、经营煤矿铁路等实业情形,以及十数年间中国社会、家庭、人民精神面貌所经历的种种变化。可以说,《孟宪彝日记(上下)》较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民初十余年间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医学、社会各方面的镜像。
《李准集》是清代最后一任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文集。李准生前比较注意留存和整理资料,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笔记和自编年谱。但在他去世后,这些资料大都散失严重,仅存的部分, 散落在国内各个机构中。本书作者经过多方搜集,将李准留存的文字尽可能地整理校注。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清末广东政局、人物关系以及民初史实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也为今天观察 清末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文集中还收录了不少与李准相关的史料和档案,特别是有关收回东沙岛和巡视西沙群岛两大事件。通过这些史料,可以解决以往相关问题的诸多讹 误和模糊之处。
《今古奇观》是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中选出来的一部话本选集,总共四十篇。作品从各个角度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是一部较好的古典短篇小说选集。本稿是请 顾学颉 先生以《今古奇观》的明刊本为底本所做的校注本,注释详明准确。另外,还从一些的古代版画中,为本书选配了精美插图,使图文相得益彰,以期提升它们的阅读欣赏价值。
本书精选历代赞颂元圣周公姬且的诗、词赋、额联、楹联、祭文、碑文,收集修建曲阜周公庙、洛阳周公庙、岐山周公庙、登封周公祠 的碑刻记录和名人为周公嫡裔姬姓家谱撰写的序言等文献,对其进行注释,汇集成书。本书精选历代赞颂元圣周公姬旦的诗、词、赋、额 联、楹联、祭文、碑文,收集修建曲阜周公庙、洛阳周公庙、岐山周公庙、登封周公祠的碑刻记录和名人为周公嫡裔姬姓家谱撰写的序言 等文献,对其进行注释,汇集成书。本书精选历代赞颂元圣周公姬旦的诗、词、赋、额联、楹联、祭文、碑文,收集修建曲阜周公庙、洛 阳周公庙、岐山周公庙、登封周公祠的碑刻记录和名人为周公嫡裔姬姓家谱撰写的序言等文献,对其进行注释,汇集成书。本书精选历代 赞颂元圣周公姬旦的诗、词、赋、额联、楹联、祭文、碑文,收集修建曲阜周公庙、
《名家精注精评本: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作品。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们对作品做了简要的注释和品评。读者读了这部注评本,或许能对陶渊明有更多的、更全面的了解。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生于东晋,晋宋易代之后,改名潜。陶渊明在东晋做过官,进入南朝宋之后,他就不再做官了,成为晋朝的遗民。习惯上,陶渊明被称作东晋诗人,实际上,他是经历了晋、宋两个朝代的。沈约的《宋书》说陶渊明卒年六十三,学者们推断他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如果不误的话,他的生年就在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因为沈约没有具体给出生卒年份,后世研究者对此记载产生不少怀疑,经过各自的考证,分别得出陶渊明卒年五十九、卒年七十六等结论。
王謇先生早年随笔、诗词、序跋之属,片羽鳞爪,向来散落于各种稀见报纸、期刊、友生著作之中。《瓠庐笔记》首次汇辑了先生于1914年至1936年年间发表在期刊杂志上的四种笔记《瓠庐杂缀》《瓠庐脞录》《双龙颜馆脞录》《元嘉造象室随笔》。内容大致以记人事、记诗文、记金石书画、记文献掌故为主,对于了解和研究近世江南的学术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对先生生平学术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这些笔记长期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利用,几乎湮没不为人知。此次整理者积数年之功,搜求汇编,终得出版,庶读者有所知有所用。 今观《瓠庐笔记》所载,如刘宋杨谟造像、长洲县主簿厅题名宋碑、范纯仁王鏊砚、望信桥石刻、吴中方言等,考述吴中人物、金石、遗迹,堪为《江城坊考》、《民国吴县志校补》辅翼;沈福庭藏书、负书草堂藏书目录、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