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灯琐忆》是钱塘文人蒋坦通过回忆而作的一部诗意散文集,记述了其与妻子关锳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才气、雅致与情趣。全书叙事生动自然,文辞风雅清丽,感情真挚,动人心弦。
《小窗幽记》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图书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本版原文精心核校,注译得当,版式舒朗,适合当下的读者仔细品读,为心灵寻以慰藉。 《菜根谭》为论述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传世经典。全书采用语录体,集结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释家的出世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可谓集儒释道思想于一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作者对于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成为后人为人处事的指南。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翻译,使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 《围炉夜话》是清代学者王永彬撰写的格言类文集,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中国人 处世三大奇书 。全
《夜航船》(上下册)共分为二十卷,依照门类划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进行撰写介绍,收录四千余条目。内容囊括天文地理、人伦考古、经史百家、礼乐典章,以及日用宝玩、植物四灵、三教九流、物理方术,广采博收,涉及范围广,堪称中国的 小型百科全书 。
《浮生六记》是沈复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摘取了人生中难忘的时刻缀集而成。它以夫妇二人的生活为主线,记录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经历,其中涉及古代生活艺术、家庭伦理、经济文化、山水游历等多方面的内容,真实而丰富地展示了当时普通人的人生际遇与生活环境,被人们称为晚清 小《红楼梦》 。
《茶经》是古典、纯正的茶学知识集锦。成书于至德、乾元前后。全书3卷,分10篇。书中论述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等,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在《茶经》中,陆羽继承和总结唐代及唐以前茶文化,创造性地提出了 煎茶法 。他制定系统的茶事规范,制作以 二十四器 为代表的茶具、茶器,并通过实地寻访茶叶产地,为我们绘制出了相对完整的唐代茶叶产区图。陆羽因其著《茶经》、开茶学的历史功绩,以及以 精行俭德 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成为对传统文化中诗意栖居的精彩解读。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说,明清传奇小说中 zui有名 者,当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部以谈狐说鬼为主要内容和题材的短篇小说集,自成书以来,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还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风靡海外,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作者蒲松龄亦因此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一同被誉为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 蒲松龄出身于书香世家,少时颇有文名,但在其后的科举考试中却屡不得志,这使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社会生活,并对其间的种种阴暗面有了极为深刻的了解。加上他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因而在创作《聊斋志异》时,往往能够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以人鬼相杂、幽冥相间的超现实事物来反映现实世界,表现自己理想的生活境界。 借助于简练而细腻的文笔,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塑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是清代学者王永彬撰写的格言类文集,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中国人 处世三大奇书 。全书共221则,从读书、修身、教子、养德、交友、处事、治家等各个方面,阐释古人 立德、立功、立言 的智慧,意味隽永,回味悠长。本书在对疑难字进行解释,并进行逐句翻译,帮助读者领会深意,无障碍阅读。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其二已佚,今仅存四卷。作者以纯美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内容朴实无华,真切动人。沈复与妻子陈芸琴瑟相和、伉俪情深,两人诗酒琴茶、布衣蔬食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书中所展现的动乱忧患、悲欢离合等浮生况味,更道出了浮世生活的另一真面目。本书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读过《夜航船》,灵魂才有趣!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识小百科。 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 包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不朽经典,问世300年一直秘本流传,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夜航船》莫属。
《闲情偶寄》是清代李渔撰写的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小品文著作,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李渔用他大半生所积累的学识及心得汇聚成此书,为广大读者论述了戏剧、表演、歌舞、妆容、服饰、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颐养、饮食、养花、种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300多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写作的自传散文。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境界,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本次出版选开明书店民国本为底本,考以《雁来红丛报》本、霜枫社民国本、林语堂英译本重新点校;并请张佳玮精心译述,作长文译记为读者导读;收录"沈复的一生"(年表)"沈复三十年游历图",附"光绪三年初版序""潘麐生题记""光绪三年初版跋",便于读者朋友更好读懂中国挚美经典,从中获益。
王謇先生早年随笔、诗词、序跋之属,片羽鳞爪,向来散落于各种稀见报纸、期刊、友生著作之中。《瓠庐笔记》汇辑了先生于1914年至1936年年间发表在期刊杂志上的四种笔记《瓠庐杂缀》《瓠庐脞录》《双龙颜馆脞录》《元嘉造象室随笔》。内容大致以记人事、记诗文、记金石书画、记文献掌故为主,对于了解和研究近世江南的学术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对先生生平学术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这些笔记长期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利用,几乎湮没不为人知。此次整理者积数年之功,搜求汇编,终得出版,庶读者有所知有所用。 今观《瓠庐笔记》所载,如刘宋杨谟造像、长洲县主簿厅题名宋碑、范纯仁王鏊砚、望信桥石刻、吴中方言等,考述吴中人物、金石、遗迹,堪为《江城坊考》、《民国吴县志校补》辅翼;沈福庭藏书、负书草堂藏书目录、奢摩他
本书是一本以汉俳诗体 典雅文字 优美摄影展现千年古寺六榕寺的历史、人文、建筑、风物的文化读本。全书主要收录73首禅意汉徘,除了赵朴初、法量、章方松等数首外,主要由王导所写,其后加入简单而隽永的文字、感悟等。全书分为源流、塔影、榕苑、禅悦、参游、山外6个部分,既有汉徘创体的源流追溯,也有六榕古寺的历史叙述、风物闲笔,以及个人的所见所闻,思维感悟等。全书从小细节、小事件切入,生动简洁,清新可喜,文化味浓,设计精美,小巧雅致,雅俗共赏。
《格言联壁》,又名《格言合壁》,是一部格言书。作者金缨,字兰生,清朝后期生于浙江山阴一个颇为富有的书香之家。 《格言联壁》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养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11类,可以说是一一座包罗 万象的格言宝库。这些富赡充物、雕镂璀璨的格言警世醒心,教诲启迪人们求真、向善、趋美,是古人心灵美的结晶。 这些格言绝大多数形成工稳的对偶句。骈偶句式,结构整齐,易诵易记,读来朗朗上口。语言准确朴实,含义明晰深沉,极少用典,可称为雅俗共赏的醒世恒言,令人玩味不尽。
本草学是以古代中国药草学为开端发展而来的学问,后来其对药草之外的自然产物也有了广泛的扩散,逐渐成了研究物种形态和性质等方面的博物学。《生生不息:<本草>里的草木果蔬谷》精选日本大型植物图谱《本草图谱》里的百余幅精美本草图绘,辅以历代《本草》著作中对应物种的产地、性状、属性及功用等文字,再现《图谱》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向读者传播相关的博物学知识。意图让读者在阅读欣赏中,感受先民对天地万物的理解与表达,唤醒更多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