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是十三经中体量最小的一部,其内容顾名思义重在提倡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孝”。《孝经》以孝为核心,阐发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此书中肯定了“孝”是上天所订的规范,指出孝是一个人品性的根本,国君可以用“孝道”治国,臣民可以用孝安身立家。《孝经》在汉代即是宫廷内部教材。到唐代,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孝经》做注,作为东宫教材,并颁行天下。此次以上海图书馆藏嘉庆二十年阮元南昌府学刻本为底本进行影印。
《幽梦影》被称为 妙书 奇书 ,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其内容丰富,文笔优雅洒脱,行云流水,书中有花鸟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来,娓娓侃谈,实则深蕴理趣,令人遐思。读来轻松愉悦,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本书参照多个其他版本,经过精心的审校,在文、白对照的基础上加有解读,以期让每一个读者在愉悦中赏读《幽梦影》。
本书精选《幽梦影》部分原文,文白对照,并且还附有精心绘制的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极具视觉美感。
民国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代,一方面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另一方面那个时代的文人、学人又在时代的夹缝中尽显其个性、性情,胡适的宽容、傅斯年的认真、叶企孙的高尚、陈寅恪的耿介……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作者多年来披阅各种史料,力图还原当时学人的众多人生细节和性灵风骨,并融进自己对前辈文人、学人的理解。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力图避免把文章写成纯粹的历史知识介绍,而是在介绍前人故事时,融入个人思考,现在写史的人多,有学养、有深度的历史思考者相对较少。将新颖的史实与独特的充满现代意味的思考融为一炉,可出个性。二是特别注意视角的新颖和语言的生动形象,行文轻松,字里行间充满精彩的哲理。 三是在讲述前人故事时一般不用概述,而选择生动可感的细节还原历史,以加强文章的可读
一架小飞机,一行17人,一个由作家、诗人、建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组成的特别队伍一路西行,和你分享一场脚步轻缓的旅行。 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掌握自己脚步这件事, 让人惬意。这一路没有那些你熟知的喧闹景点,有的只是一些能让你在忙碌的奋斗中变得脚步轻缓、内心温暖的地方,既有文化底蕴很深的场所,比如瑞士歌德大殿、法国国宝女作家科莱特故居、英国查尔斯王子庄园、戴尔比贵族私家花园、利摩日瓷器博物馆、新罗马俱乐部……也有 烟火日常的法国乡间农场和威尔士路边的披萨店。 生活是一把刻刀,没有什么百战不殆的方法可以对抗,不过,如果你能披覆自信的铠甲,流淌充沛的热血,起码遍体鳞伤之后,尚可慢慢复原,以期重新强壮。请化繁为简,热爱你本真的样子,友好而仔细地欣赏路边的每朵小花,珍惜每个游戏般的、极小的瞬间……
与竹林七贤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造梦之旅当魏晋举办选秀会是什么样?魏晋天团帅气直拍:谢灵运 佛系担当许你一场清风霁月阮咸 创作担当与你垂泪琴音终叹裴楷 颜值担当邀你共赏玉山之姿王献之 书法担当陪你入梦如画江山初舞台趣味故事公开: 冷白皮 何晏 爆料神仙养颜秘方魏晋穿越指南 邂逅新晋顶流卫玠音乐导师嵇康 专设音律小课堂 有竹林天团人气TOP排行榜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所作的自传散文,也是写给妻子陈芸的绝美情书。 沈复与陈芸幼时初见倾心,成婚后举案齐眉,他们谈论诗歌,谈论臭腐乳与卤瓜,深夜赏月,在平淡生活中找寻诗意。他们的感情始终如水晶般纯净,屡遭家庭变故,颠沛流离,谁也不曾有半句怨言,只有相互扶持,苦中作乐。 陈芸不幸病故,沈复悲痛万分,写下《浮生六记》,记录自己与陈芸的每一个平凡的瞬间,以托哀思。 书中既有赏花与月的悠然自得,也有贫贱生活的无奈,在饱含对生活的巨大热情之下,是半生流离、阴阳两隔,是以题 浮生六记 ,作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之解。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国古代书信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书信的一个门类,家书指内外亲戚之间往来的信函,其报平安、告亲人、诉乡情的功能无可代替。不少古代家书作品兼具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是一笔极其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古代经典家书导读》精心挑选、整理了从汉至清代的53篇经典家书作品,涉及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既有文人骚客的潇洒行吟(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也有胆气英豪的慷慨悲歌(林觉民《与妻书》);既有闺阁儿女的绵绵情意(徐淑《又报秦嘉书》),也有官场名宦的谆谆教诲(曾国藩《致四弟》)。孙权、诸葛亮、鲍照、文天祥、夏完淳、纪昀……这一连串因 语文教材而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也在家书中讲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见信如晤,纸短意长,可谓言一家之相思,摹千古之真情。 除了家书原文以外
本书内容包括古代小说的各种本裁,分上(文言小说)、中(话本小说)、下(章回小说)三编。分别由石育良、王立言、刘烈茂等人撰写。作者对小说源流条分缕析,广征博引、深入探讨,尤其注重通过史实和文化背景阐释小说的内容,视野开阔,角度新颖。全书力求对小说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清晰地揭示了中国小说的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轨迹,不仅可供高等院校文科教学之用,也是普通文学爱好者掌握丰富而准确的小说史知识所 的案头读物。
作为一个“爱书、懂书又做书”的著名出版人,俞晓群以细腻的笔触,晓畅的文风,生动地讲述了自己进入出版界三十余年中所遇见的那些可敬的人,那些可亲的书。以较大篇幅分享了自己的买书心得、读书记忆,其中真知灼见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对出版业现状的一些深入的思考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见作者的理想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