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伦敦充满文学气息的景点写成书,会比七部《哈利·波特》还要长。从莎士比亚的环球剧院到狄更斯很喜欢的小酒馆,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到马丁·艾米斯笔下的波尔图贝罗街,你能看到一连串的熟悉名字,塞缪尔.佩皮斯、丹,尼尔·笛福、亨利·菲尔丁、奥斯卡·王尔德、亨利·詹姆斯、弗吉尼亚·伍尔夫、乔治·奥威尔、格雷厄姆·格林、伊夫林·沃……每个看似不经意的角落、不起眼的建筑,都可能曾有某位作家的身影。唐娜·戴利、约翰·汤米迪著的《伦敦文学地图(精)》沿着历史的隧道展示了伦敦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让有心人足不出户亦可以走进心仪的文学大师的生活空间,尽情领略这座城市异彩纷呈的人文风光。
读《红楼梦》,越来越记得一些小事,小到不能再小,却一再浮现出来。 《红楼梦》多读几次,恍惚觉得并没有真正的主角。主角是谁?贾宝玉?林黛玉?青埂峰下那一块顽石?灵河岸边那一株绛珠草?读到第六十三回,贾宝玉、林黛玉都不见了,主角又仿佛是尤二姐、尤三姐。读到第六十九回,尤三姐、尤二姐先后死了,一个刎颈,一个吞金。她们来过,又都走了,纷纷扰扰一场,有人感叹惋惜,有人落寞凄怆,但也就慢慢淡忘了。 也许,微尘众生,也都是“暂来歇足”吧。旅途漫长,每一处停留,也都是暂时来歇歇脚,或许并无关天地的因果。 作者说:“情既相逢”,作者也说:“与君两无相涉”。 本书为蒋勋说红楼小人物系列第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