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部《红楼梦》,如何真正进入曹雪芹的红楼梦世界? 台大中文系欧丽娟教授穷十年之功,潜心研究,读出那些隐藏在《红楼梦》文字之间与文字之外的声音,得出了自己*真切的感悟: 《红楼梦》是追忆之书,也是忏悔之言,书中字字是泪,饱含对诗礼簪缨世家光景不再的无尽伤感与眷恋。书中对清代贵族世家生活与场景的还原堪称巨细靡遗、入木三分,加上作者对于无法挽救家业衰败的自我疚责构成了《红楼梦》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魅力。 众金钗作为《红楼梦》重要的部分,处处散发着女儿们的芳香。尤其是太虚幻境中的正册女子: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史湘云、王熙凤、李纨、妙玉、秦可卿,以波澜壮阔的复调曲式共同交织了《红楼梦》种种可歌可泣的故事,由此焕发出不同的心灵光影、人格风景。
本书为分卷本中国文学鉴赏辞典之一,共收录古文名作五百六十余篇,选目涵盖各家各派,全面精到,每篇均包括古文原文、注释及赏析文章三部分。赏析文章由古典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如章培恒、王运熙、程千帆、陈振鹏、霍松林、吴小如、刘衍文、吴调公、刘乃昌、陈伯海、曾枣庄、安平秋、莫砺锋、骆玉明、周啸天等)撰写,以深入浅出的详尽解读,展现中国古文的辉煌成就,帮助读者了解其发展与流变,以利于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书中插配有关古文文意的书画作品。全书按时代先后分五册,*册为先秦、两汉,第二册为魏晋南北朝,第三册为隋唐五代,第四册为宋金元,第五册为明代、清代及附录。附录包括古文书目、篇目笔画索引等资料,以满足读者进一步求知的需要。每册含独立目录,便于检索。
《马瑞芳品读红楼梦》是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在总结六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后,按照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逐回细讲《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倾心之作。《红楼梦》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吃喝玩乐、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婚丧礼祭,细致地描摹了一群贵族男女的诗意享乐、悲欢离合,可以看作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文化百科全书。 全书品味《红楼梦》的人物情感,挖掘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内心世界,探寻家族盛衰荣辱背后的原因,感受文学语言的优美洗练。这种 接地气 的解读是温暖人心的,也是有生命力的,无论是谁,都可以在本书中学到知识、获得美感、体悟人生。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中国志怪小说的杰出之作。本书从《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小说中,以 鬼、狐、妖、神、人 为切入点,从全新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以便于读者更深入细致全面地了解这部名著,其中: 《鬼卷》讲述了鬼与鬼、人与鬼之间新奇有趣又变幻莫测的故事; 《狐卷》展现了狐女、狐叟、狐书生等一系列生动传神的狐狸精形象; 《妖卷》剖析了一系列幻化成人形的妖,以及自然界的生灵成精后与人类产生的联系; 《神卷》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神仙,人与神仙、人置身于仙境的奇妙经历; 《人卷》描绘了平凡尘世间各种匪夷所思的奇人异事与百姓非比寻常的生活经历。 每个主题都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风格等处细致分析,结合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发掘其深层内涵。作者以轻松诙谐的语言,为读者
本书是一部知识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工具书,共收史前至近现代中国名画五百余幅,画家四百廿余家,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美术史的流变及纷呈的流派、多样的风格。全书的基本构成为一文一图(偶有一文多图),画家皆附小传。鉴赏文章由伍蠡甫、王伯敏、王朝闻、唐云、谢稚柳、邵洛羊、丁羲元、卢辅圣、林树中、周积寅、单国霖、单国强、王克文、徐建融等中国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撰写,鉴定与欣赏相结合,介绍作品的基本信息和历代相关评论,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书后附图文笔画索引和画家笔画索引,便于读者查考。
詹姆斯 冈恩主编的 科幻之路 系列是世界科幻文学史的集大成之作,系统介绍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重要门类的发展演变,及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代表作,首次呈现出系统、公正、生动的科幻文学史。 分册介绍: 第一卷《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 想要理解科幻小说的今天,就必须知晓科幻小说的过去。《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回到现代文明开启之前,重温那些人类樶初的梦想、希望与恐惧。从古罗马人的月球首航到弗朗西斯 培根的海上亚特兰蒂斯,从乔纳森 斯威夫特的小人国历险到玛丽 雪莱的科学怪人,从爱伦 坡的2848年日记到H. G. 威尔斯的地球毁灭预言,这些科幻小说的萌芽之作首次集结,共同致敬那些开启科幻之路的先驱。 第二卷《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 《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介绍了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科幻小说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时期,科幻
以古今中外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分门别类编辑成书,分为十二册。 所辑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曾得到广泛好评的优秀赏析文章,有的甚至是相关作者的成名作或者代表作。
`
文德勒的演讲题目是 大海,飞鸟和学者 ,她的这本诗歌研究选集即是以这篇演讲为题。书中,文德勒教授广泛涉及了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诸多诗人及其作品,其中,狄金森、史蒂文斯、叶芝、济慈、悉尼是文德勒长期研究的诗人,相继有专著问世。她对于毕肖普、阿什贝利等美国诗人的阐述被广为称道并引用。
2015年是罗念生先生逝世25周年,为纪念这位将毕生精力献给翻译古希腊文学的翻译大家,我们隆重推出增订典藏版《罗念生全集》(全十卷),以*全面完整、*权威可信及典藏善选为特点,重新整理罗念生先生的所有作品,力图*好地呈现出罗念生先生的作品原貌。 本社多年前曾出版平装版《罗念生全集》,目前旧版断货已久,市面上早已购买不到,读者希望再版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旧版在编排和编校上也存在一定疏漏,故本社特别推出增订典藏版《罗念生全集》,以飨广大读者。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经典著作,唐人编撰《晋书》就多取材于此书,宋代以降刻本繁多,自宋末刘辰翁首先批点此书以来,直至明清时期,不断有研究者对之加以批、校、注、论,形成了源远流长的 世说学 。《世说新语》广泛传播到海外,在日本、韩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以来,留下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研究 世说学 ,研究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世说新语》是研究汉魏晋宋文学、文化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历代对于《世说新语》的评、校、注、论,则折射出传统士人思想文化演进的轨迹。本书是对《世说新语》的一次全面性的文献整理研究,包括汇校、汇注、汇评,不仅为学术界提供更为可靠的《世说新语》版本,丰富的汇注、汇评文献,而且提供了较为完整的 世说学 文献资料,将极大地推动《世说新语》的研
350年以前,我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大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说 天下之乐,莫若读书 ,而 读书之乐,莫若读《水浒》 。他又说: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而现在我们可以加上一句:不读《金本(水浒)》,又何以能知《水浒》之奇。 金圣叹博学多才,有丰富的文学素养,他对《水浒》做作的评语,其实是通过解剖一只 麻雀 ,来讨论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他也因此成为小说理论发展史上一位开创性的人物。 金圣叹既是使《水浒》最后定型的批评家,也是参与加工、修改《水浒》的重要作者之一;同时,金本《水浒》是《水浒》诸本中思想性强且艺术性高的本子。
中国现代文学馆于1981年由巴金先生倡议创立,1985年正式落成。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它是中国首座、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不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的重要收藏地,也是中国文学界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广大作家及家属的支持下,文学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已达143件,这其中既有巴金、郭沫若、茅盾、老舍等文学巨匠的重要手稿,也有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黄宾虹等著名画家的经典画作,以及一代藏书大家唐弢的绝版藏书等。现将这些馆藏一级文物精粹装帧印册出版,既可以供读者赏悦,也是对这些文人雅士的致敬和感谢。
1 、 《织田信长:菊与刀》(上、下) 山冈庄八 著 他,是日本历史上令人折服的武将,日本战国时期开创统一大局的杰出统帅。 他,幼年时粗狂莽撞、我行我素,不修边幅的外表下隐藏着匡正天下的勃勃野心。然而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众人皆认为他是缺乏才智、难当大任的 尾张大呆瓜 。 他,二十七岁在桶狭间之战以寡敌众,从此名震天下。后以 天下布武 为职志,在乱世中所向披靡,短短数十年间就横扫了整个日本,无人敢捋其锋。 他,是复杂的个体。狂放不羁,却思虑缜密;懂得忍让雌伏,也敢于大胆行事;虽积极引进西方器械和宗教,但也保留着日本武士极重名誉的特质;有人说他 先破坏再建设 ,是 风云儿 、 革命家 ;也有人因他 烧庙杀僧 而称他为 第六天魔王 。 日本畅销巨著《德川家康》作者山冈庄八,以文学化的传奇之
该论文集主旨在于探讨鲁迅对现代文化价值重建的重要意义,发掘鲁迅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文集精选了2021年9月25日 26日由中国鲁迅研究会、浙江省鲁迅研究会、绍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近100篇。论文作者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海外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鲁迅博物馆、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位鲁迅研究专家,其中名家云集。 论文涉及鲁迅作品、鲁迅思想、比较研究以及史料研究等多个维度,同时涵盖了不同代际的专家学者,以思维碰撞,取长补短的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学术研讨,促进了鲁迅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2016年6月至12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爱读文学网、山东师范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 首届网络文艺评论大赛 (以下简称 大赛 )经过半年的征稿,共收到近500篇参赛稿件,作者覆盖了大陆省份的高等院校文学研究者、专业评论家,以及爱好网络文学的受众人群。总体上看来,本次大赛无论是从参赛踊跃度,稿件的质量,还是评论的作品类型上,与国内繁荣的网络文学发展态势基本一致,反映了网络文学发展的整体格局。参赛稿件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重要网络文学作品的艺术经验进行了学理性的探讨,展示了我国网络文学评论的实绩。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著作。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整理者詹锳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研究成果卓著。其整理的《文心雕龙义证》荣获1991年河北省第三届社科成果著作类一等奖、1992年上海出版新书 著作一等奖、1992年全国古籍整理 著作一等奖。